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绿色织就脱贫梦
——广水市杨寨镇东周村产业扶贫侧记
  

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吴本登 吴明远
  炎炎夏日,树树绿色,阵阵清香……近日,记者在广水市杨寨镇东周村看到,漫山遍野的红桅子汇成一片绿色的林海,幽静清新。
  东周村位于广水市东部,属山冈丘陵地带。全村共有耕地3270亩,其中山地1870亩。受自然条件制约,当地农业生产耕作粗放,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难度大。
  “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种田、养鸡为了油盐钱”曾是东周村民的生活方式。要脱贫致富,产业支撑是关键。村“两委”结合本村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实际,经深入调研,并多次邀请相关专家考察论证,坚定了以“以绿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发展目标,并确定发展红桅子产业。
  刚开始,部分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村“两委”就明确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方式,走湾串户动员村民栽种红桅子,与农户算效益账、增收账、明白账,让农户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实施。而今,绿色成为村民“脱贫”的法宝和致富的希望。近年来,东周村片片山地奏响脱贫之曲,形成了“山上一片绿、兜里一袋银”的幸福之景。
  “山林资源是宝藏,充分利用起来,将更有助于我们村发展旅游业。”村支书周和永介绍,东周村人均耕地面积少,田地大都零碎分布于山坡上,收入主要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和外出务工。为改变这一现状,东周村充分利用黄杨公路穿境而过的交通优势及林地资源,采取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将“产权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户变股东”,做大做强绿色产业。
  2014年冬,村里引进湖北天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山地900亩栽种红桅子,并成立了东周红桅子加工合作社。如今,在天耕公司和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发展红桅子1200多亩,有83个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东周村的红桅子产业已成杨寨镇10个高效农业示范区之一。如今,公司与合作社不断探索发展壮大红桅子产业新路子,采取公司带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推进产业扶贫‘两带一推’的发展模式,促进了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湖北天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张武介绍。
  “以前在家种地,全家人累死累活一年到头都无法从泥巴里‘抠’出几个钱。如今,栽上红桅子后,日子越过越好了。”九组村民周亮清是精准扶贫对象户,自从加入红桅子合作社后,家庭收入逐年增加,预计今年他在合作社的务工收入和股金分红有1.2万元以上。
  像周亮清这样的贫困户,全村有51户、203人。近两年,通过红桅子产业扶贫,已有37户、141人脱贫了。
  青山绿、田园秀,生态美、百姓富。红桅子产业的发展,使东周村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荒山野岭变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桅子园,狭窄的泥巴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电脑、轿车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向生态要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扩容。近年来,东周村实施造林绿化和“四绿”工程等建设,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村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500多亩,四旁植树3.7万株。
  绿色扶贫,行在路上。为了那一句“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记得住的乡愁”的叮咛,东周村在绿色产业的发展中正快步向前,愈发魅力四射!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绿色织就脱贫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