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天才
他虽近花甲之年,却愈老弥坚,工作不止,奋斗不息,似乎有着无穷的干劲;他虽体弱多病,却品性刚毅,顽强执着,浑身充满着激情与活力;他恪尽职守,尽情挥洒着果敢与老练,用忠诚与担当诠释着党徽的含义。他,就是曾都区财政局监察室主任马村家。
常超负荷抓防控
财政部门是掌管资金的地方,是一个风险较高的部门,预警防控显得更为重要。
2010年来,马村家调到局监察室工作。多年来,推进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内容多、标准高、要求严。在艰巨任务面前,他没有畏惧退缩,勇敢地挑起重担,拟方案、定措施、建制度、搞汇报、检查落实等,不辞辛劳地抓好每个工作环节,尽心尽力地去做好每一个具体事项,凡是上级要求落实的,他全部高标准做到位。
为巩固和发展工作成果,建立长效机制,马村家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将《财政职权风险表现及防控办法》编印成书,发送机关和局属各个单位,全书300多页,从收集资料、编排、到校对成书,页页饱含了他的艰辛与汗水。他还整理汇编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资料20余本,本本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和智慧。
长期超负荷工作,经常熬夜加班,马村家瘦掉了20多斤肉,头发也更加稀少了。有人问:“你马上就要退休了,还图什么?”他回答说:“工作时间越是不多,越要珍惜。”
亲力亲为连轴转
监察室仅有马村家一人,他既是主任,也是办事员,工作繁多,人手紧缺,哪怕是向市局或区纪委报送一份请示、报告,他都需亲力亲为,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大家都能见到他伏案疾书的身影和楼上楼下匆忙行走的脚步。
近年来,从上到下的各项重大活动和专项整治相继开展,工作一轮接一轮、一环扣一环,往往一项活动还未结束,又要投身到另一项专项整治中,多项任务同时进行,也成为他实际工作的一种常态。每次专项活动,他总是积极参与,坚决服从局党组安排,完成好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从制发方案到落实整改,他既是谋划者、组织者,又是推动者、执行者。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区财政局高质量地完成了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工作经验在全区专题会上发言并得到充分肯定。
2014年9月,为筹备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马村家昼夜连续工作36小时。在第二天下午的会议上,大家发现他步履蹒跚,脸色苍白,眼里布满血丝,局领导要他回家休息。然而,不到一个小时,他又出现在会议室里。
动真碰硬敢亮剑
马村家不仅尽心履职,把监督责任扛在肩上,而且对歪风邪气敢于亮剑,动真碰硬。
他常说:我不“得罪人”,就要“得罪党”。一次,他在明察暗访时,发现多名同志存在上班迟到和工作不在状态等违反工作纪律问题,准备处理时,这几名同志都找到他求情,要求打个圆场,网开一面,不追究问责,表示事后请客。马村家说,是的,只要我不吭声,局领导也不知道,这样,人情也落了,饭也吃了,但我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这样的“好事”做不得,否则,就对不起这个岗位,对不起领导和同志们的期盼。他对几名同志的求情当场拒绝,事后按规定分别作出了处理。
多年来,马村家共调查处理区直部门和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19件,通报批评上班迟到早退和工作不作为的财政干部17例,纠正违规行为和诫勉谈话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人。
他以身作则,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赢得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同志们的广泛好评,连续6年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等次。
由于尽心履职,曾都区财政局系统干部职工2011年以来没有出一起严重案件,为曾都区财政局荣获2011-2015年度全省财政系统反腐倡廉先进单位、2014-2015年度随州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2012-2016年度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突出单位付出了艰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