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砥砺奋进正当时
——市规划院提能增效擦亮“三甲”名片
  

本报记者 张 清 通讯员 李云龙 李 柚
  近日,泰晶电子总厂区二期规划设计图正式出炉,为我市首家上市企业扩大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接到任务,到完成设计,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仅用时一周。
  近年来,市规划院秉承“科学规划、精心勘测、重约守信、创新发展”的办院理念,以“面对面、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坚持转作风、提质效,深入践行规划“一线工作法”,全面推进规划提质、服务提速、创新提效,不断擦亮规划院“三甲”金字招牌。

服务项目走在前
  酷暑难当。7月下旬,沿河大道延伸段(随州城区至随县)项目现场,市规划院测绘队的员工正顶着烈日与时间赛跑。测绘小组组长喻磊,刚刚完成曾都区一个项目消防通道的测绘工作,就马不停蹄赶到了这里。“我们基本上是干完一个项目,就要奔赴下一个项目,周末也很少休息。”喻磊说。
  服务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孙龙介绍,该院坚持转作风、提质效,围绕将随州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专汽之都、建成全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现代山水园林城市的总目标服务,今年上半年以来,全院共完成各类规划项目240多项,测绘项目200余项,勘察项目近150项,有效地服务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和民生改善。
  在活力四射的城南新区,随州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综合体项目正加速推进。该项目是我市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去年底,岩土勘察工作先期启动。
  市规划院勘察队副队长李洪飞介绍,该项目地块涉及城南新区白桃、涢水两个社区,场地高差超过10米,地表情况十分复杂,前期岩土勘察工作难度非常大。“地表有林地、农田、鱼塘,还有未征迁的房屋,连钻探设备进场都存在困难。”李洪飞说。
  为此,市规划院集中技术骨干现场踏勘,把该项目作为今年的报优项目,成立专班,全程跟踪项目进度。同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分析整理数据,绘制了相关图纸,形成勘察报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项目顺利开工提供了准确详细的技术参数。
  用汗水“浇灌”项目成长。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刘光海说,市规划院一班人发扬“亲自、立即、现在、马上”的工作作风,围绕项目转、盯着项目干,做好“提能增效”这篇大文章,让规划服务始终跑在项目建设的前面。目前,2017年全市93项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已完成80%以上,余下项目正在积极对接推进中。
  “三化”并举提质效
  孙龙介绍,该院每年完成各类规划编制、测绘和勘察项目1000多项,涉及城市重大规划、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等方方面面。如何合理、有序、高效推进这些项目运转?该院力推“三化”,即管理制度化、服务规范化、装备信息化。
  2016年,市规划院的规划、测绘、勘察三块业务相继取得甲级资质,成为全市唯一 一个“三甲”设计院。为规范经营管理、提升服务质效、优化服务流程,该院成立了经营管理办,对上述三块业务全面实行合同化管理。从项目合同的签订,到具体实施完成,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实行全程痕迹跟踪、管理。
  打开该院经营管理办负责人易山手机上的“项目进度管理平台”,今年来,该院各队所承担项目进展一目了然。委托武汉规划院创建的“项目进度管理平台”及微信企业号,对客户、项目合同、项目信息进行痕迹化管理管理。院各队所日常将项目进展情况实时上传,院领导可随时通过手机和电脑掌握项目进度状态及跟踪记录。
  除设立经营管理办、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外,市规划院还从规范完善管理制度、调整薪资分配方式、服务流程再造等方面入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不断激发队伍活力、提升服务质效。
  “背对背”少了,“面对面”多了。如今,在市规划院,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已成为常态。该院副院长肖先超介绍,一张项目规划设计图需设计、校对、审核、审定等多人审签才能上报,以往走审签流程耗费大量时间。该院推行联合审签制度,定期组织重大项目联合校审工作,一次性走完审签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深入践行规划“一线工作法”,组织专班上门服务,面对面讨论解决问题;规划编制人员与测绘人员联合踏勘现场,与项目方做好沟通,避免各自踏勘耗时过长、与项目方衔接不畅的问题。
  要揽“瓷器活”,还需“金刚钻”。市规划院先后投资数百万元,采购无人机航拍系统、GPS全站仪、履带式钻机等先进仪器、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紧扣“提能”聚人才
  日前,《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下称《总规》)在汉通过专家评审,这为随州发展描绘了新蓝图、新梦想。
  肖先超介绍,我市是湖北省第一批总规编制改革试点城市。“编制城乡总规,全国平均耗时两到三年,我们只用了一年时间,‘随州样本’正为全国提供借鉴。”
  城乡总规修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编制难度大。
  是挑战,也是难得机遇。市规划院会同《总规》主编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从项目的前期调研、实地踏勘,到密集编制期的思路讨论、方案比选等,派出技术骨干跟班学习、对接服务,从中了解到规划前沿的新技术、新方法,一批年轻技术骨干从中汲取了知识,得到了锤炼,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基础。
  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市规划院始终将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兴院”工程,着力培育各类优秀人才。近年来,先后引进一大批年轻人才充实到各个岗位;建立完善专业技术轮训和“传帮带”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轮流参加一次由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及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组织的培训活动;每名班子成员帮带几名中层干部,每名中层干部帮带几名技术骨干,形成全覆盖的“传帮带”体系。
  鼓励年轻干部参加在职学习。近几年,该院先后有8人取得研究生学历,13人考取国家注册规划师,4人考取国家注册测绘师,3人考取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
  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近年来,该院提拔一名80后年轻干部为班子成员,提拔一批年轻干部担任队(所、办)负责人,让他们立足岗位挑大梁,为规划事业长远发展储备了人才,增强了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实现事业发展和人才成长“双提速”“双丰收”。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砥砺奋进正当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