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 斌
此次《魅力中国城》竞演,随州动用了三件国宝级文物复制件——编钟、鉴缶和大尊缶,三件动辄数百斤甚至一千多斤的“大国重器”亮相央视舞台,让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得以在观众面前惊艳呈现,多亏了一群守护者。
“这套编钟复制件是根据2号编钟改造过的,重1.6吨左右,拆下来有97件配件,加上大尊缶、鉴缶和编磬、古琴、古筝、建鼓,大大小小的配件有150多件,装了大大小小57各个箱子。”市博物馆艺术团团长聂荣说。8月11日在北京通州驻地,这些“大国重器”第一次亮相,参加节目合练,工人们把它们从大货车上卸下来,一件件搬进排练厅组装,大尊缶无法拆卸,8个工人一起把这个800多斤重的大家伙抬进去。
第一次组装出现了一次小意外,聂荣不仅受了皮肉之苦,更让大家惊出了一身冷汗。在组装编磬时,挂件松了,十多块编磬落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一旁指挥的聂荣赶紧用双手护住,胳膊被划出了一道血槽。“受伤事小,要是这编磬摔坏了,后面的竞演就不好搞了。”聂荣现在说起都还心有余悸。
8月11日晚上通州突降暴雨,当晚的排练结束后,工人们又将编钟拆卸装箱,连同鉴缶、大尊缶和编磬、古琴、古筝、建鼓一起装车,连夜冒雨运往几十公里外的廊坊大厂影视基地。
8月12日竞演战队进入大厂影视基地的影棚彩排,工人们又把他们从大货车上卸下来,一件件搬进影棚组装。这些重器都是大家伙,而影棚的门又比较狭小,搬运起来很费力。当晚随州战队排练结束已经是深夜十一点,演职人员都回通州驻地了,“大随国”的宝贝不得不夜宿影棚。因为四川大凉山的竞演战队接着排练,来来往往的人多,空间狭小而且光线暗淡,为了防止这些宝贝受损或者伤人,搬运队的队长曹启洲留下来看护“国宝”。
63岁的曹启洲和其他7名工人一样,是市博物馆考古队的工人,当天晚上大凉山的彩排结束后,影棚清场,这时已经快凌晨4点。影棚所在地太偏僻,曹启洲等了近一个小时才等到一辆回驻地的出租车。回到驻地后,曹启洲赶紧洗了个澡,还没来得及躺下,就接到通知要集合前往大厂。
13日和14日节目预录,虽然不用拆装,但是每次这些重器上舞台都得曹启洲他们搬运。13日晚上曹启洲又值守到凌晨3点多,不过当晚他找到了运送道具的大货车司机,得以在大货车上睡了一个多小时。
8月15日,“大随国”的宝贝回到随州,曹启洲和工友们将它们一一归置到位后,又投入到考古队的工作中去了。“竞演无论胜败,我们都没有怨言,因为是为自己的家乡作贡献,更何况咱们赢了,大家都很高兴。”曹启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