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柔肩担重任 丹心映党旗
——记曾都经济开发区周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钦春兰
  

特约记者 余运来
  “我们是村干部,群众骂我们,我们听着,群众若是动手打人,我站在前面……”8月24日,记者来到曾都经济开发区周家寨村一组拆迁现场,只见一位身穿长裙的女士在人群中说道。说话者就是该村党支部书记钦春兰。
  因还建房设计问题,已签订拆迁协议的少数村民打起了退堂鼓,阻挠施工。为了让44户村民早日乔迁新居,钦春兰和村干部深入村民家中,耐心地做着村民的思想工作。

受命于危难之时
  周家寨村原存在项目落地难,群众上访频繁,各项工作滞后等问题,为扭转这种局面,2013年10月,曾都经济开发区对该村两委会班子进行了调整,时任村妇代会主任的钦春兰满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钦春兰就遇到了季梁大道北段拆迁难题,7户村民抱团拒签。她一户户登门做工作,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让6户村民签下协议,村民王某却迟迟不肯签字。
  “王某和妻子代某住在城区白云湖小区,代某患有冠心病,一激动就要吃速效救心丸。”钦春兰记忆犹新,在代某病情好转的情况下,她利用早中晚的时间,到王某家里走访,但代某一直以患病为由拒绝拆迁,到后来闭门不见。
  从2014年到2015年,一年多的时间,因王某一家未签拆迁协议,季梁大道北段建设停滞不前。2015年6月的一天下午6点半,钦春兰到医院买了一盒救心丸放在包里,带着评估专班再次来到王某家,一直谈到次日凌晨四点,双方达成协议,正准备签字时,代某以未送车库为由,再次拒绝签字。评估专班工作人员起身离开王某家。
  “你们要将心比心,大家为你家的事通宵达旦不休息,辛辛苦苦忙活了大半宿,你却把大家的辛苦给否定了。”钦春兰疲惫不堪地起身离开。
  “你们都走了,我们怎么办?”王某着急了,钦春兰三步并作两步地追到楼下,把评估专班请了上来,直到六点半,王某一家才签下协议。

“大堂经理”接访记
  走进周家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大厅,一张暗红色的办公桌引人注目。
  “这是钦书记的办公桌,她是‘大堂经理’。”村委会副主任景光清介绍道,“村民到大厅来办事,有什么诉求直接向钦书记反映,钦书记不在时,我们在这里值守。现在,我们村是‘零上访’。”
  “李言贵反映果园面积经营权问题,赵绪芳与包德秀发生土地纠纷……”打开钦春兰的办公桌抽屉,八本民情日记塞得满满当当,记录着她4个年头的工作足迹,记挂的是580多户村民的冷暖。
  “群众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你认真了,老百姓就放心了。”4年来,她用柔肩担起了这份信念和坚持,得到了村民和同事的认可,“这是位有魄力、有能力、有亲和力的好干部。”

拆迁跑出“加速度”
  东合产业园落户周家寨村后,征地183亩,随着项目建设进度的加快,已征土地上的附属物拆迁成了当务之急。8月14日,曾都经济开发区召开会议,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拆迁任务。
  当天晚上,钦春兰就召集两委会班子,部署拆迁方案。15日一大早,5名村干部来到一组,组织44户村民召开会议,宣传政策,领学方案。下午开始入户,当天签了8户协议。
  “我最担心的是李某友。”钦春兰说,2012年,修星光一路时,李某友将自己的田块给村民叶某种,未享受二轮延包政策,未办理失地农民保险,李某友曾要求行政复议,也未得以妥善解决。李某友说:“征地拆迁不用到我家来,我家的问题不解决,我绝对不签。”
  面对李某友的不支持,钦春兰并没有知难而退。她连续两天来到李某友家,敞开心扉与李某友攀谈,经过开导,李某友同意了调解方案,一起长达五年之久的纠纷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8月21日晚上十二点,最后一户村民签下协议,该村仅用6天半的时间,签下了44户村民拆迁协议。曾都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万国文说,周家寨村两委会成员担起了主体责任,做了扎实细致的群众工作,把拆迁方案化为自觉行动,把信任和理解建在群众心坎上,化解了群众的实际问题,不仅凝聚了人心,而且推进了项目建设。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柔肩担重任 丹心映党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