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随县:共筑产业致富路
  

特约记者

鲍亚忠 江开军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支撑是关键。
  随县针对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创新扶持方式,巧用政策杠杆,聚合扶贫要素,用特色产业铺就脱贫致富路。
  水果丰收、香菇上架、莲藕上市、飞鸽出栏……行走在随县村村组组,处处感受到产业脱贫带来的蓬勃生机。

村村有主业 户户有产业
  不到一年,瑞信鸽子叫响淮河镇。
  在龙泉村瑞信鸽子养殖基地,“咕咕”鸣叫声此起彼伏。“乳鸽养20多天就能出售,脱贫效果短平快。”忙着装货的村民邱道发说,基地按照“村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村支部担保,吸纳50多户贫困户参股,收益按比例分给贫困户。
  扶贫部门帮扶,合作社先期贷款100万元采购种鸽5000对,近期又扩建5000平方米厂房,形成“出栏一批、培育一批、扩大一批”的循环养殖格局。“今年纯利润可达50万元,70%的收益分给参股的贫困户。”村支书曾兆童说,还将扩大规模,让贫困户获得更多收益。
  “村村有主业、户户有产业”,是随县“5517”工程的内容之一。该县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定食用菌、优质粮油、果蔬茶、光伏、乡村旅游5个脱贫主导产业,县级贫困村集体收入过5万元,贫困户掌握1项实用技术,助推7万余贫困人口脱贫。目前,建成油桃、蓝莓、油用牡丹、核桃等基地30多万亩,实现40多个贫困村、近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个人办产业 村里有帮扶
  尚市镇太山村,一边是连片的葡萄大棚,一边是排列整齐的太阳能电池板,构成别样景观。
  “3年前建起5亩大棚葡萄,今年就收入6万多元,明年就能收回投资本钱了。”贫困户周红笋喜滋滋地说,“葡萄丰收还得感谢光伏扶贫呢”。
  原来,太山村是贫困村,2015年,上级援建了3个50千瓦光伏电站,村集体年收入一下子就达到15万元左右,这笔钱用来“以奖代补”,鼓励贫困户建大棚种葡萄,一亩补贴3000元,有20多户申请,建起50多亩大棚葡萄。眼下秋收还没结束,周红笋他们的葡萄收入已经落袋为安。
  “光伏工程”是随县扶贫攻坚的重头戏,5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100个县级贫困村都建起光伏电站,还借助市级融资平台贷款19.8亿元,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设5千瓦光伏电站,户均年增收3000元。贫困村一举解决了村集体收入“过5万”问题,还抽出部分资金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
  集体搭台子 村民得红利
  今年,万和镇曹门村“走红”随县。
  进村一看,稻虾共养、香菇种植、母猪繁育等产业扶贫项目红红火火,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示范基地里,各种大型机器设备还在不停施工。
  该村在扶贫政策帮扶下,建成了占地90余亩的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探索出一条“以奖代补、产业帮扶、合作带动”的产业脱贫模式。合作社主要吸纳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20多户贫困村民通过参股成为合作社“股东”,领到金灿灿的股金证书。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曹门村新建、改造堰塘25口、兴修机耕路5000米、拦水坝2处,建设育秧大棚8500平方米,不少贫困户实现了“一池三改”,整村面貌大改观。
  随县为促进贫困户抱团发展,探索出“企业+产业+贫困户”扶贫模式,鼓励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扶贫到户资金等参股企业或者合作社,实现土地流转得租金、资产入股得股金、基地务工得薪金、委托经营得酬金、超产提成得奖金、订单种植得售金,这种模式被贫困村民称为“六金模式”,目前已帮助6000余贫困户稳定脱贫。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随县:共筑产业致富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