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印发<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百日巩固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随组通[2017]53号)。日前,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就《通知》有关问题,回答本报记者提问。
  问:“两新”组织和“两个覆盖”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百日巩固行动”?
  答:“两新”组织,是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是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是基层党建的重要领域,也是新兴领域。为贯彻落实全省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认真整改省委组织部和省委“两新”工委指出的我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巩固提升“两个覆盖”质量,自2017年10月中旬起,在全市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百日巩固行动”,目标是力争到 2017 年 12月底,在去年“百日攻坚行动”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有形覆盖,提升有效覆盖。
  问:“百日巩固行动”有哪些工作部署和要求?
  答:一是全面开展摸排核查,组织相关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进行逐户排查核查,做到经营运行情况清、职工队伍情况清、党员队伍情况清、党组织情况清、出资人(负责人)情况清、未建党组织原因清。二是选优配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采取从退居二线党员领导干部中选聘、社会招聘、组织选派等多种方式,选派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党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确保每一个“两新”组织都有党建指导员。三是提升党组织覆盖率,按照“一企一策”“一社一策”的要求,分类建立组建工作台账,组建一个销号一个,对所有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做到应建尽建。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四是巩固提升覆盖质量,重点指导党组织做好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规范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强化经费保障、规范场所建设等工作,防止“边建边软”“边建边散”。
  问:“百日巩固行动”摸排核查工作涉及范围如此广泛,如何保证摸排结果的准确性?
  答:摸排工作由组织部门牵头,按照分管领域分类实施,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由工商联、工商等部门负责;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负责,主管部门配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仅统计有8名以上员工、有固定经营场所、实体经营的,社会组织只统计正常运转的,二者均须在注册登记数据基础上,剔除有名无实的“空壳”组织、久不运转的“僵尸”组织、多重注册的“影子”组织。乡镇“七站八所”不纳入社会组织统计基数。加强动态管理,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定期报送制度,从11月份开始,各相关单位要每两周上报一次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其中,统计数据和统计数据专项说明需由相关统计单位、民政或工商部门共同核实盖章后上报。
  问:如何选派党建指导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各地各有关部门通过社会招聘、组织选派等形式,从在职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退居二线党员干部、离退休老党员中,选拔一批熟悉党务工作的同志,到“两新”组织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确保8名员工以上的非公企业和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社会组织都有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党建指导员全覆盖。
  党建工作指导员主要有三大职责:一是找准查实本企业“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二是帮助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尽可能招引党员员工;三是培养推荐入党积极分子。
  问:对于一些党员人数不足3名特别是没有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如何实现党的组织覆盖?
  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有党员但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分类探索设立地域性、行业性、跨区域联合党组织。社会组织中,有党员但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必须采取联建、共建、挂靠组建、派驻帮建、龙头带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组织。
  没有党员的“两新”组织,采取每个“两新”组织选派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从原单位转出组织关系),由行业相近或地域相邻的7个以上党建工作指导员组成联合党支部委员会,直至所负责联系指导的“两新”组织达到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党建工作指导员方可转出组织关系。社会组织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但组织关系因各种原因暂未转入的,可组建“功能型党组织”,纳入党组织覆盖范围。
  问:社会组织中该如何设置“功能型党组织”?它与一般党组织有何不同?
  答:社会组织组建或撤销“功能型党组织”,要向上级党组织提出申请,由上级党组织审批。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高度重合的,可视同该社会组织已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功能型党组织”委员会成员可由党员大会推举,也可由上级党组织指定。
  “功能型党组织”与一般党组织相比,不具备发展党员、收缴党费、接转党组织关系、选举党代表等功能,其党员按照“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原则参加“功能型党组织”的活动,党费交纳和党内年报统计均在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进行。
  问:对于已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如何巩固“两个覆盖”工作质量?
  答:一是素质过硬的支部书记要配备到位,首先要内部选优,注重从中高层管理者中选党性强、有威信、肯奉献、热爱党务工作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内部没有合适人选的,各地可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党建工作指导员兼任“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也可帮助企业和社会组织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书记人选。二是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要开展到位。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请示报告等党的组织生活五项制度。按照《随州市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指导书》的要求,扎实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使党员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中受到教育、锤炼党性。三是民主管理制度要落实到位。健全民主管理组织,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保障和落实党员、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四是经费和阵地要保障到位。通过财政支持、税前列支、党费返还、以奖代补、企业支持、党员自愿捐助等渠道,加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加强党员职工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
  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是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两新”组织党组织将如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答:一是要扎实开展多种形式学习宣传。采取报告会、辅导讲座、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两新”组织党组织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党组织负责人带头宣讲,力求全面准确地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二是要分层举办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市、县、乡三级要分级举办“两新”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级党组织举办示范培训,确保每名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党务工作能力和服务企业发展本领。三是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谋划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和制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规划。要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学深悟透,特别是要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基本方略体现在“两新”组织发展壮大中,推动“两新”组织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