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清
暮春时节,记者来到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群山环抱下的村庄,绿树青翠欲滴,鲜花绚丽多彩。药材基地里、千亩桃林中,村民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村支书张桄沦刚刚送走了随县乡村振兴观摩团一行。忙活了一上午的他,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今年,柏树湾村被列为随县乡村振兴战略试点村之一。4月18日上午的观摩活动中,柏树湾村一连端上了多道“大餐”,令观摩团成员目不暇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柏树湾村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张桄沦说。
通村道路宽阔平整、干净整洁,路边的花坛里,桂花、红叶石楠、杜鹃等苗木花卉随风摇曳,将村庄装点得绚烂多姿。行走在柏树湾村,无论是通村公路两侧,还是村民房前屋后,很难看到一片垃圾。
垃圾都去哪儿了?
“我们为每家每户都配置了垃圾桶,全村配置垃圾桶近300个。”柏树湾村党支部副书记蒋守法介绍说,“我们还大力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村里专门购置了一台垃圾清运车,由专人定期对垃圾进行转运。”
在该村四组居民点,记者碰到了保洁员唐清山,他正在清理道路两旁的杂草和苗木。
唐清山是柏树湾村两名专职保洁员之一。除此之外,柏树湾村还在人口居住集中的自然湾,通过村民推举的方式,选聘了一批兼职保洁员。“选聘保洁员由村民自己说了算。村委会接受报名,村民投票决定人选。谁做事踏实,村民心里自有一杆秤。”蒋守法说。
不仅看不到垃圾,就连道路两旁的猪舍、厕所等也不见了踪影。道路两侧全部种上了风景树,尽显生态秀美的田园景致。
张桄沦介绍,该村从2015年起,动员村民,拆除污染环境的传统的猪舍、厕所等。村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整合资金,对居住点房屋进行统一包装,配套进行绿化、亮化,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12月,柏树湾村被评为荆楚“十大最美乡村”。
既要美环境,还要富口袋。柏树湾村邀请专业机构,高标准编制了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乡村振兴,要有产业作支撑;产业支撑,需要龙头带动。山场面积广、水面资源丰富是柏树湾村的特色。立足山场做文章,柏树湾村先后种过意杨、金银花和芍药,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在张桄沦的带领下,记者看到,昔日栽下的意杨树已成材成林,前些年的投资,已经开始有了回报。在该村果品合作社种植基地看到,近几年新发展的2000亩优质大白桃,已进入丰产期。村民们正在基地内忙着疏果、追肥。“批发价两元多一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我们还与安徽亳州的药材商合作,在前期芍药种植成功的基础上,新上紫宛种植项目,由对方提供技术指导,合作社统一种植。目前,已完成了前期土地整理。”张桄沦说。
产业兴则群众富。在该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村民雷家刚正操作投料机,向水库中投鱼食。他告诉记者,自己在水产合作社打工,每月可以领到3000元工资。
蒋守法说,柏树湾村有水面近500亩,村里成了水产合作社,吸收了80余户村民入股,带领大家共同发展,村民除日常务工收入外,年底还可享受分红。
在柏树湾村,像这样的合作社还有很多。该村立足资源做好种养文章,发挥合作社龙头带动作用,围绕种植、养殖产业,分别成立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果品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5个合作社,形成了产销一条龙服务。
张桄沦介绍,今年,村里还将探索发展稻田养虾产业,先期发展100亩,由村干部带头示范,技术成熟后在向全村推开。
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柏树湾村对原通村公路进行扩宽,在视线范围50米内广植各种苗木和风景树;翻耕村集体土地,种植芍药等观赏花500亩;硬化产业基地道路,发展采摘体验观光游。
在前往村委会的路上记者看到,道路两旁可视范围内的14口堰塘,全部种上了荷花,鲜嫩的荷叶已露出尖尖的角。
望着眼前的美景,今年,村民史发亮将自家的房子粉刷一新,开起了柏树湾村的第二家农家乐。他说村里的变化一天一个样,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