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80424期 >> 第A3版:财政新声
曾都区综改办综合施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本报讯 通讯员钟先涛、陈炯报道:4月19日傍晚,在曾都区万店镇小河沟村看到,一栋栋徽派风格的建筑整齐排列,一条条平坦宽敞的水泥路向村中延伸,一排排太阳能路灯照亮每个角落,一群穿着靓丽的妇女在文化广场上轻歌曼舞……这是曾都区综改办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而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曾都区综改办综合施策、分类指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精心规划选试点。把村“两委”班子作风扎实、集体经济实力较好、“一事一议”抓紧抓实的村作为美丽乡村试点。经镇(办)推荐、相关部门评审、区政府审定,最终将万店镇小河沟村、洛阳镇小岭冲村、府河镇冯家畈村3个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精心组织实施。
  集中投入抓重点。根据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确定从2016年开始,用3年时间,完成首批3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任务,利用上级财政专项奖补资金600万元和区政府配套的300万元资金,支持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
  规范管理攻难点。按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相关制度要求,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行“规划先行、合同管理、考核验收、资金直达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账户”。在试点村的建设上,综合考虑村庄规模、受益人口、自然经济条件等因素,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及规模,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劳民伤财形象工程。在立项过程中,严格遵循“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程序、健全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严禁加重农民负担或违背农民意愿搞行政命令和“运动式”创建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综改、财政等部门的牵头组织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提高建设质量。
  挖掘文化增亮点。注重挖掘当地文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展示当地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组织有关人员实地调查,挖掘收集有关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地名来历、典故、历史沿革及传说等,供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参考使用。在项目建设上,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顺势而建,保留古井老树,整修民居村落,新建文化广场,既降低了成本,又保留了乡愁,增添了文化内涵。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曾都区综改办综合施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财政新声】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