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80504期 >> 第A3版:美丽村镇
强村之路怎么走?且看温州七彩经典(一)
  

尤建明
  编者按:村不强则民不富,满足村民的美好生活需求,首先要村强,即“大河有水小河满”。近年来,温州狠抓基层党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基层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仅提前完成占全省总量四分之一的集体经济薄弱村“摘帽”,还打造出了一批经济强村,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农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日,温州市委组织部联合浙报集团温州分社梳理出“消薄”七种模式。先行者勇毅笃行,后来者务期必成。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今日本报“美丽村镇”专刊特连载温州强村七彩经典案例,供我市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借鉴。
A 红色经典(规范管理型)乐清市白石街道下马岭村:党员带头干事 村企共享效益
  ■摘要下马岭村围绕“国家AAAA级中雁荡山”建设,依托乐清中心火车站的区位优势和中雁荡山玉甑峰旅游景点的独特资源,提升完善并规范管理,扩大旅游经济效益,实现增收创收。
  ■创新做法
  一是依托“靠山”做大做强。下马岭村“两委”以玉甑峰景点为核心,完善配套设施,积极谋划旅游提升改造。先后与多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合作,推动玉甑索道、中雁书画院、索道站农家乐、下马岭停车场等项目落地。其中,玉甑索道有限公司已投资1500万元用于索道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经营稳健,毛利率水平相对较高。
  二是留住“青山”全民参与。由于多个项目同时落地推进,为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及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村“两委”干部充分利用党员学习会、党员干部入户等方式,向村民宣传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做好土地流转工作。项目由村集体与开发商共同开发,村集体采取资源入股,开发商具体负责建造及经营活动,村“两委”及村民负责监督。
  三是守住“金山”持续壮大。通过旅游提升,2017年多个配套项目落成,已为下马岭村创收11万元。村里将增加钟前游步道等旅游配套,持续增加年接待游客数量,力争到2020年带动周边农家乐和民宿营业额超300万元,实现村集体年收入100万元以上。
B 橙色经典(综合经营型)永嘉县鹤盛镇西炉村:推广“红柿文化”助力乡村经济
  ■摘要西炉村拥有“水果村”的美誉,更因盛产红柿而闻名,西炉村党支部紧紧依托区域特色资源,投资建造红柿杨梅采摘观光园,打造集“采摘、游玩、摄影”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基地,同时采用“互联网+”模式拓宽经营渠道。2017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14.1万元,同比增长400%,其中经营性收入10.2万元。
  ■创新做法
  一是立足特色创品牌。为打响西炉红柿品牌,西炉村先后举办永嘉首届红柿文化节、永嘉首届枫柿长寿美食节等活动,使得红柿成为西炉村的金名片和代名词。同时,在销售产品时,宣传红柿文化和人文风情,吸引了大批游客。
  二是借力电商拓销路。90后女孩周姗姗当选西炉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西炉村探索电商发展模式,由村集体建立红柿专业合作社,实行产品统购统销,第一年就让西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额外增加3万多元。
  三是多栖发展促升级。西炉村在“红柿+”上做文章,专门开发了一处130亩的红柿采摘旅游观光园,积极邀请摄影旅游者到西炉村观光写生。同时,统一延迟红柿采摘期,使得游客们来到西炉买完柿子后,还会在村内游玩拍照留念。2017年,摄影基地吸引2万多名游客前来观赏消费。目前,村里正在发展农家乐、民宿,打造西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升级版”。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强村之路怎么走?且看温州七彩经典(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美丽村镇】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