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张远富 邱峰
走进随县澴潭镇财政所,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都在展示着他们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随县澴潭镇财政所坚持党建统领,着力改革创新,时刻践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党建责任,将党建与财政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履职尽责,跨越赶超,推动财政工作迈上新台阶,撑起镇域经济发展的一片蓝天。
A 让党建一路引领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领导能不能得到加强和改善,从严治党的方针和干部的队伍建设能不能落到实处,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的基础组织建设状况。
长期以来,澴潭镇财政所在县委县政府、县财政局党组和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紧扣财政监管的中心工作,认真落实上级党委的各项文件精神,在全体党员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党支部注重开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争做爱岗敬业模范”,开创了党建工作新局面,树立“为民、务实、清廉、高效”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财政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加强支部班子建设,选配好支部委员。把思想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热心党务工作、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选出来担任支部委员。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将民主生活会作为支部紧密联系党员群众的交流平台,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民主生活会的有效开展。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确保党员终身学习,永葆党的先进性。透过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使支部建设始终处于一个健康、有效、规范、良性的发展状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
该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时组织好全体党员的学习、实践活动。采用领导专题导读、专家讲座、观看专题教育片、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提高学习的实效。通过学习十九大报告,使全体党员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领导班子进一步增强了党性意识、看齐意识、群众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明确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增强了团结,提高了战斗力。
B 让正气一路同行
同唱正气歌,让正气一路同行。澴潭镇财政所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动力,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和造就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财政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创新学习方式上下功夫。为了确保学习效果,该所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每名党员记学习笔记达2万字以上,每月写学习体会一篇,每季度写一篇与自己分管工作相联系的调查报告,从而达到了学用结合的目的。
在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上下功夫。为了让全所干部职工坚守政治和纪律底线,该所利用集中学习时间,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认真开展“党培养我们为什么?我们为党又干了什么”的大讨论,从而达到了干部职工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深刻认识的目的。
在学法、懂法、用法水平上下功夫。财政所既是执法部门又是服务部门,既有监管责任又有服务职能。去年以来,该所组织全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会计法》《经济合同法》《预算法》《招投标法》《物权法》等多项与财政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举办了两次由村书记、主任、会计参加的政策法规培训班,从而达到了提高干部职工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的目的。
在抓党员学习教育培训上下功夫。财政所对党员定期进行教育培训,持续党员思想的先进性、行动的规范性,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体现。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将素质高、品德好、思想上进的群众吸收到党组织中,严把党员的“入口关”,及时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不断壮大党组织的力量。抓好年轻党员的岗位技能培训个性是年轻党员业务骨干的培训,建设一支精通财政监管各项法律法规,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党员业务骨干队伍;加强对支部班子干部的管理培训,建设一支综合管理潜力强、善于解决难点问题,造就一支紧跟财政发展趋势、适应新形势发展规律、拥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党员监管专家队伍。力争打造“思想政治好、工作实绩好、服务基层好、廉洁奉公好、遵纪守法好”的“五好”党员队伍。
C 让资金一路阳光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强农惠农资金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点,政策信息的公开公示是国家惠农资金公平、公正和安全通达的关键。澴潭镇财政所结合实际,强化措施,建立“职责明确、保障有效、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财政监管机制,在规范化、日常化、实效化、最优化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抓工作重点,确保各项收入任务完成。根据2017年澴潭镇财政收入计划,该所确定以抓收入、促征管的工作规划,保证了财政收入及时均衡入库,截至到去年底,完成财政收入799万元,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财政收入计划。同时在新农保、新农合基金征收工作中,由于村干部的大力支持,财政专管员在实行票款同行、基金入库过程中的积极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两金的征收任务。
注重“三资”监管,确保运作程序规范。“三资”监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利益。对此该所一是规范管理重“三抓”,即资金管理抓死角、资产管理抓实效、资源管理抓发展;二是完善机制抓“三进”,即资料进柜子、数字进机子、资金进笼子;三是资源处置抓“三公”,即资源评估公正、投标主体公平、招标程序公开;四是规范操作“五统一”,即统一配备财会人员、统一“三资”管理制度、统一实行电算化操作、统一资金管理账户、统一管理操作流程;五是优质服务“六到位”,即收支管理审核到位、资金入库督导到位、合同运转跟踪到位、群众来访接待到位、反映的问题处理到位、财务收支公示到位。
D 让百姓一路欢笑
澴潭镇财政所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突出民生支出重点,加大民生支出投入力度,保障和推动了民生事业健康发展,谱写了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新篇章。
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立了“领导值班岗”“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以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考评党员干部工作实绩和效率的重要标准,把为群众服务贯穿于财政监管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要求党员干部严格履行服务承诺,实行限时办结制、首问职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有效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歪风,赢得了前来办事的群众一致好评。
抓政策落实,确保农民利益得到保护。为了认真落实2017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村计划生育奖励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公益生态林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该所严格依照政策、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实行责任到人,采取统一补贴范围、统一补贴时限、统一计算依据、统一补贴标准、统一发放程序的要求,做到操作程序规范、核实登记全面、数字测算准确、资金足额兑付。2017年共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1188.93万元,退耕还林补贴46.8万元,确保了发放质量和发放效果。
抓配合中心,确保三产融合协调发展。农村三产业融合是指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实现资本、技术、人力等要素跨界配置,使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增加农民收入。该所根据自身职能,为三产融合协调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一是按照相关政策的要求,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在土地流转、项目申报等方面及时办理,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目前,澴潭镇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实际示范社2个、县级示范社5个,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成为新型农业主体的载体,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二是为打造“油茶之乡”积极主动搞好服务。为了保证慧勤公司、佳禾公司、岳雄峰公司、昱晨公司顺利发展,该所在山场流转,“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服务,依法依规流转山场面积1万亩余亩、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300余万元等。
回首过去,澴潭镇财政所服务大局,服务基层,他们肩负使命,肩扛责任;放眼未来,澴潭镇财政所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他们情怀不变,执著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