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在希望的田野上
——随县新街镇苏湾村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特约记者 吴财荣 实习生 饶纯洁 通讯员 张莉 王华
  7月25日,走进随县新街镇苏湾村,只见遍野翠绿,白云环绕,亭台楼榭错落有致,映日荷花随风摇曳……一幅崭新的新农村画卷映入眼帘。
  近年来,苏湾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应势而谋,找准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动力源,一幅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振兴路线图初具形态、线条清晰、轮廓分明。
  产业兴则百业旺。苏湾人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昔日这个在人们眼中毫无特色和优势的“穷”地方,硬是让他们找到了打开桎梏的“金钥匙”,让“穷山恶水”变为“金山活水”。
  无资金、无项目,缺技术、缺人才,致富之路在何方?村民们曾一度彷徨观望、动力不足。面对老百姓的“急”与“盼”,2015年冬,村干部、党员带头筹资出力,积极外引内联,引进神农苗圃园林公司参与合作,成立了苏湾苗圃专业合作社,吸纳123个农户加入合作社,流转荒山、旱田面积400多亩,栽种桂花、樟树、梧桐、红叶石楠等风景苗木20万多株。昔日荒山野岭,而今换了新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邹国余告诉记者:“园林苗圃每年可为村民增加收入100多万元,它已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行走在黄家寨、艾家湾的田野上,记者看到,一望无际翠绿的荷叶和五颜六色的荷花随风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邹国余对记者说,过去苏湾村以稻麦种植为主,但作为传统项目一直收效甚微。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村“两委”把引导村民致富、甩脱“贫困”帽子当成一项重要任务,他们走村串户听取村民意见,召开党员大会集思广益,邀请农技专家把脉问诊,通过深入市场调查,最终决定大力发展太空莲产业,以期实现产业增收,旅游致富。
  起初,部分村民对太空莲产业认识不足,心存顾虑,并不愿意流转土地,村“两委”干部不分昼夜一家一户反复做工作,最终获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2016年冬,村“两委”仅用6天时间就流转土地500多亩。
  苏湾村迅速成立了太空莲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有89个农户入股参与,去年,该村种植太空莲收入达100多万元。太空莲种植,推进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无疑是一枚重要棋子。就是巧用这关键一子,苏湾村轻松激活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个棋局。仅去年,该村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乡村游收入就达100多万元。
  为了让贫困户尽早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苏湾村通过创新光伏发电产业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两委引导、农户参与、市场运作”的路子。据邹国余介绍,近年来,全村先后投资近200万元,建起了25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利用光伏帮扶项目使贫困农户实现持续增收脱贫。已对32个贫困户进行了重点扶持,仅光伏发电一项,每户可增收3500元。
  今年来,苏湾村“两委”积极作为,协调和整合美丽乡村财政奖补资金300万元,全力打造宜居宜游村庄。新建厕所70个、安装太阳能路灯45盏、建成垃圾池72个、添置垃圾桶1100个、整修房屋112间、栽植各种景观树1.4万株……休闲广场、文化长廊、村道硬化、观景亭、古寨墙、停车场等20多个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之中。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在希望的田野上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