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我与香菇同行
  

李旭斌
  我的老家随县吴山镇新集村香菇产业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中期,周围村种香菇就已经红红火火了,特别是比邻的联华村,许多乡亲不但靠种香菇甩掉了穷帽子,还成了“万元户”。我们村的栎木资源虽然不如联华村,但也不少。于是,我也在自己院子里尝试着种起了香菇。
  好在湾子里有2个从联华村嫁过来的新媳妇,技术是现成的。一年后有收获了,年底一算账,除了自己吃了的,还换来1300元。当时国家干部的月工资也只有百元左右,这笔钱相当于一名干部的一年工资收入。虽然没有当上“万元户”,我也非常高兴,毕竟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我知道香菇最初是长在山间腐朽树木上的。种香菇之后,我对人工栽培香菇有了更深入了解。原来,随州的人工栽培香菇的技术,是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于1978年带领一个科技攻关小组,在三里岗镇杨家棚村试验成功并推广开的。
  杨教授“点木成金”,很快在随州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香菇冲击波”。有些乡镇甚至有近八成农民种植香菇。好多村出现了“一年种菇盖新房,两年种菇娶新娘”的喜人局面。随着段木香菇种植的风起云涌,栎木资源逐渐紧张起来。一时间,原料缺乏和破坏生态,严重影响到香菇产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解决生态影响和资源短缺问题,市委、市政府于1998年大力推广“袋料香菇”栽培模式。昔日当柴烧的树枝丫、树叶子粉碎后也能长出优质香菇了。在这一次香菇大革命中,我作为基层办事员,在做好宣传组织、技术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要为菇农提供政策、信息、设备、资金及销售等方面的指导与服务,整天为香菇忙得不亦乐乎。
  新世纪开始,随州香菇生产迎来了第三次革命,逐步实现从“大棚农业化”到“车间工业化”的跨越。传统的菌菇种植都是在简易的大棚里进行,菌菇只能按照季节规律性生长,不仅产量有限,而且工序复杂,抗自然风险能力低。食用菌生产基地以工厂化生产方式一举破解了这些难题。此时,我已经住进了随州城,不再直接与田地和香菇打交道了,但写与香菇有关的文章成了我的第二职业。随州香菇产业的飞速发展,催生出许多大型生产加工、出口创汇知名品牌和企业;很多领导、企业家、技术员及菇农的事迹,值得总结宣传。近些年来,我采写了有关香菇人物与企业的报告文学20多篇。特别是长篇小说《布袋沟》,其中一半的篇幅与香菇有关。
  如今,随州已经成为“中国香菇之乡”,香菇已经成为随州的支柱产业之一。而香菇生产在随州不仅仅是物质生产的范畴了,其生产过程与场景本身就是一道优美的风景。游客走进裕国股份随县科技园香菇生产基地游览、学生走进香菇生产基地游学,已经悄然兴起。随州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关于香菇的小说、散文、故事、诗歌,民歌民谣,以及摄影、书法、音乐、美术等文学艺术作品。小小香菇,成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与香菇同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国内】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