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余运来
蒙蒙烟雨笼罩山村,白墙黛瓦掩映林间。1月29日,记者从随州城区出发,沿公路驱车前行,来到曾都区何店镇桂花村五组,徽派民居前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氤氲着浓浓年味。
“刚下车时,找不到回家的门了。”村民李丰菊满脸堆笑地说,她和丈夫在厦门打工,两人每个月有6000多块钱的收入。去年正月间去的厦门,9月份,丈夫黄金国回来签了份房屋包装协议,不久,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三间两层小楼房焕然一新。
“房屋改造一新,最实用的还要数厕所革命带来的变化。”黄金国领着我们来到楼房20米开外的地方,一个白墙黑瓦的农家厕所坐落在栎林间。“过去,粪便靠雨刷,污水靠蒸发,旱厕改造后,安装了蹲便器,还有水箱,掩埋了三格式化粪池。如今,粪便变资源,污水变清泉。”
“你看,这里还放了个塑料桶,停水也能用。”51岁的黄金国指着装满水的塑料桶说。
开小货车的何店镇龚家店村民叶忠清停车羡慕地说道,“你们村变化太大了!我们什么时候赶上你们就好了。”
在北京务工的村民徐长根接过话茬:“真的没有想到,在外打了一年工,回来自个寻不到自己家了。我们的村干部辛苦了!”
徐长根的两个儿子在深圳务工,两栋楼房屹立在公路边,改造成后变身为两栋小别墅。他家卫生间建在室内。推开玻璃门,只见浴霸、喷洒、洗漱台、蹲便器等设施一应俱全。
“去年9月,村干部给我打电话,说房屋要包装,还要进行厕所革命,我回来签了个协议,没想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改造到位了。”徐长根一脸幸福的笑容。
沿着随安公路一路前行,来到桂花村文化广场,从北京归来的村民朱宝安带着孙子在亭子里下象棋。不远处,一座40平方米左右的公厕分外醒目。
聊起厕所革命,朱宝安侃侃而谈,过去,每个湾子都有几个茅厕,一堆土砖围个坑,麻袋竹条难遮身,去趟茅厕牙咬紧,上淋雨来下虫叮,不是脚不敢踩,就是鼻子不敢闻。厕所革命后,公厕内外干净整洁,有洗手台、卫生纸等配套设施,方便大家就近如厕。
桂花村有村民549户2566人,去年,该村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点、厕所革命推进示范点,投资30万元对420个旱厕进行改造,投资25万元,添置6台垃圾车和500个分类垃圾桶,投资300多万元对75户民居进行包装。
“今年,我们将投资480万元对120户农房进行包装,对未改造的旱厕进行改造,实现水冲式厕所全覆盖。”桂花村党支部书记龚焕新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