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90509期 >> 第A2版:综合新闻
愿作春泥育桃李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万良俊

  

随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松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心为一切人跳动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随州市曾都区实验中学教师万良俊,将其诠释为“心为一切学生跳动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
  从教32年来,万良俊一心扑在教书育人工作上,他有过转行的机会,但从没动心过。“我喜欢教书”,平平常常的五个字早已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因子。
  坚守师德师风不忘责任担当人民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为此,万良俊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增强人格魅力,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从点滴做起。
  从教32年来,万良俊每天早中晚都提前到校进班,也往往最后一个离校回家。他时常提醒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学生及其家长,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1996年中考前夕,万良俊的母亲突发脑溢血,生命危在旦夕,作为儿子理应担负起服侍母亲的责任,但面对班上60多双期盼的眼睛,他做出了痛苦的抉择:把照顾母亲的担子托给了妻子和姐姐,一头扎进课堂,和学生一道作最后的冲刺。当年,他所带的毕业班,正取市一、二中的学生,在全校遥遥领先,以优异的成绩告慰了含笑九泉的老母亲,也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称赞。
  2006年9月,万良俊胆囊因结石发炎,疼痛难忍,实在坚持不住,不得不去医院做了胆囊切除手术。躺在病床上的他放心不下自己的学生,手术后仅五天就提前出院,拖着非常虚弱的身体走上了讲台,咬紧牙关坚持给学生上好每节课,学生们也被他的精神所感染,都暗自加油,2007年中考,他所带的两个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播洒爱的种子 放飞学生梦想
  把爱播撒到孩子心田,就如同在广袤的沙漠中泛起几片绿洲。当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万良俊总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随时关注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2000年,万良俊班上的小红同学由于父亲去世、母亲下岗,生活困难,心情非常忧伤,万良俊多次找她谈心,鼓励她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并隔三岔五给她送去奶粉、鸡蛋、排骨,让她苍白的脸色红润起来,心情欢乐起来。2001年,小红正取市一中后不断努力,现在已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小芳同学爱好文学,万良俊就鼓励她,引导她,并买来文学名著赠送给她,2002年中考,她以优异的成绩成为随州市语文状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万良俊的爱心举动,给学生上了较好的人生启蒙课,自己也收获了感动和欢乐。每年教师节,曾经教过的学生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发来的问候让他沉浸在过节的快乐之中。许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也延续着这份爱,传递着这份爱。
  运用科学方法 提高教育效果
  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就必须掌握精湛的教育教学方法,做智慧型教师。为此,万良俊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万良俊一方面精心备课,突出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特别是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名著,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及其自身素质,他所带班的语文成绩位居随州市前列,先后培养了多名随州市中考高考状元。在历史课教学中,他探索出了一套“生动讲解——情景再现——理解记忆——归纳提高”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所教班历史成绩多年在全市遥遥领先。
  在班级管理中,万良俊积极营造平等、温馨、和谐的氛围,对学生非常敏感的问题,如坐位子、当干部、评先进、入团等,他都采取学生或班干部民主评议,班上所有教师共同商定的方式,“公生明,廉生威”,他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学生及其家长的信任。
  万良俊从不体罚、挖苦学生,而是善于对学生做“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工作。他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他平时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交心谈心,点燃学生的心灵之光,对于违纪表现欠佳学生,耐心教育,直至其转变。
  收获来自耕耘,勤奋换得硕果。万良俊凭着执著与坚毅,获得了一份份荣誉,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愿作春泥育桃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