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补齐生态建设短板 助力品质随州建设
——随州市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扫描

  编者按:生态兴则文明兴。2018年以来,随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立足补齐生态建设和民生领域突出短板,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决定用3年时间,全面推进“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
  近两年,全市各地各部门精准发力,聚力攻坚,“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初战告捷。为激励全市上下再接再厉、扩大战果、奋力冲刺,确保“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圆满收官,全力推进品质随州建设,本报今日特刊发专版,推出一组专题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小厕所”改善“大民生”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小厕所体现大文明。2018年“厕所革命”启动实施以来,随州强力推进“厕所革命”,扎实开展统筹规划、全面建改、管理提升、示范引领、文明如厕等五大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19年8月底,全市累计完成86766座农户无害化厕所、518座农村公厕、120座乡镇公厕、163座城市公厕、9座交通厕所、76座旅游公厕,分别占省定总目标任务的77.1%、60.8%、71%、92.1%、90%和76%。
  规划引领有序推进。通过建立完备的规划、推进、验收体系,确保全市“厕所革命”科学规范、全面有序推进。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按照科学化、系统化、具体化要求,制定随州市《“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厕所革命”总体规划》及农村、城镇、交通、旅游、“厕所革命”治理等“一总五专”规划,并因地制宜编制《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市区有序有力推进。二是明确目标任务。深入开展调研,立足各地实情,科学制定下发各地目标计划,明确时序进度要求,促使各地不仅能较好完成目标任务,且台账一致率得到提高,建改质量得到保障。对各地农村厕所应改尽改数量进行初步摸底,为今后实现农户无害化厕所建改全覆盖打下基础。三是细化验收流程。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细化明确全市“厕所革命”验收依据、内容、方法等,并组织相关部门对省级试点曾都区2018年度“厕所革命”工作进行验收,确保各类厕所建改规范推进。
  完善机制高效推进。一是压实责任。着力构建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推进格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专门听取“厕所革命”推进情况汇报,前往各地实地调研督办,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二是跟踪落实。建立周调研、月通报、季度召开现场会的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每周公布各地建改工作情况,每月对整体建设进度滞后、质量不高、推进不平衡的县市区和部门进行通报,多次召开部署会、推进会、协调会,定期选取各类厕所建改力度大、质量高、效果好的地方召开现场推进会,营造拼搏赶超浓厚氛围。三是正向激励。实行年终考评奖励机制,每年年初组织相关部门组成考评组,从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制度管理、推进情况、工作质效、探索创新等六个方面,客观评价各地上年度“厕所革命”工作推进情况,并依据考评结果拨付各地“厕所革命”工作年度考评奖励经费及省级债券市级贴息资金,激发各地工作热情。
  严把质量规范推进。始终坚持“量质并重,质量第一”原则,不断规范“厕所革命”建改质量。一是强化技术培训。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分县市区召开“厕所革命”建改技术培训班,组建市级专家组前往各地建改现场巡回开展技术指导,讲解施工规范,检查建改质量,督导各地抓好“厕所革命”质量管理。二是强化质量监督。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厕所革命”工程建设质量监管责任落实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市“厕所革命”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完善县镇村三级质量巡查监督管理队伍,明确了相关责任人员工作职责,同时整理了“厕所革命”推进中易发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清单下发各地,要求各地对照清单开展日常监管和自查整改,确保质量管理贯穿建改全过程。三是强化问题整改。市政府督查室、农业农村、卫健、住建、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前往各县市区开展调研督办,并向辖地政府分管领导及乡镇党政主职逐一反馈,明确整改目标时限,督导各地完成问题整改工作。
  试点示范创新推进。着力引导各地在建改模式、融资途径、管护机制、资源利用和规范推进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改建模式。随县通过集中终端处理模式将“厕所革命”整湾推进与污水治理有机结合,实现“厕污共治”。广水市采用水泥预制板三格化粪池农户无害化厕所建改模式,建造难度小、成本低、无害化效果好,得到省卫健委认可并在全省范围推广。曾都区坚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厕所革命”相结合,打造村容村貌精品示范村,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宣传引导纵深推进。在《随州日报》设立专版,先后刊登《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文明如厕倡议书》,以及“厕所革命”工作经验总结和宣传报道,营造出良好舆论氛围,有效激发了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在公众场所张贴主题为“践行核心价值观、从文明如厕开始”画报,积极开展文明如厕宣传教育,推动全市来一次文明素养的革命,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将“厕所革命”打造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治理人居环境的文明工程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民心工程。

让乡村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州地处府河、淮河的上游,生态屏障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全市上下着力强化上游意识、上游担当,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深入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坚持以“建得成、用得好”为目标,加快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共新建37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其中随县18个、广水市13个、曾都区4个、随州高新区1个、大洪山景区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6.24亿元,污水处理总规模5.85万吨每日,主支管网设计总长度376.97千米。除大洪山景区长岗镇自建外,其余县市区均采用PPP模式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2017年至2018年,全市共申请到位省政府债券资金6.74亿元。截至2019年8月底,全市37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主体工程全部竣工,主支管网全部建成,厂区污水处理设备全部通水调试完毕,广水市、曾都区、随州高新区、大洪山景区进入运行阶段。
  压实责任,强化跟踪督办。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制定《全面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市级推动、县级实施、市场主体”的责任体系,将此项工作纳入县市区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和环保督查的重点。市政府成立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实地调研、现场督办,并召开现场会予以推进,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全程介入实施督办。近两年来,市人大、市政协先后4次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调研督办,强力推动项目建设。
  精心组织,推进工程建设。一是组建专班。从市排水处、质安站、建筑设计院等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抽调专门力量组成专班,并组织各地分管领导、住建局长和专班骨干参加省市业务培训。指导各地按照《湖北省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指南》要求开展工作,及时协调化解各方责任主体之间的矛盾,督促整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明确标准。先后制定下发随州市《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方案》《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考核办法》等政策指导、行业管理文件。全市各地先后采取PPP模式打捆招标确定社会资本方,全面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是加强调度。建立信息上报制度,即时掌握各镇设施建设动态,指导各地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全市37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每周不定时明察暗访、每月召开一次情况分析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村镇工作调度会,对推进情况实行一周一督办通报、一月一考核排名,注重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倒逼各地落实建设任务。四是确保质量。建立污水处理设施“专业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三方监管机制,将乡镇污水治理项目全部纳入工程质量监督范围。
  科学布局,做到统筹兼顾。结合小城镇建设品质提升行动,统筹推进,综合施策,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改善城镇人居环境相结合。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同步进行集镇道路改造、完善雨污分流设施、整治周边环境等工程,既增加了工作合力,又提升改善了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出行条件、生产生活条件。二是与农村污水治理相结合。将集镇周边村庄纳入收集范围,既扩大生活污水收集覆盖面,又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解决污水直排问题提供了条件。三是与城镇“厕所革命”相结合。同步组织城镇老街居民及农户“改厨改厕”,按照“源头改厨改厕、雨污分类收集、三管有序联通”的建设模式,实现污水源头收集,确保镇区污水收集全覆盖。
  再加措施,保障稳定运营。明确2019年为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收官之年,对照全省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时间节点和总体要求,加大力度,硬化措施,务求12月底前全市形成设施完善、管网配套、在线监测、运行稳定的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体系。一是强化接户管网建设。加强组织协调,倒排工期,集中力量,多点施工,推进接户管网建设,确保污水收集全覆盖。注重抓好入户管网相关信息录入和台账建立工作,确保录入时效性、准确性、完整性。二是强化运营维护管理。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研究谋划运营经费及运营管理等相关事宜,加快制定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办法,着手探索建立县域统筹、市场运作、政府补贴的长效管理机制,避免设施建成后出现“空转”和“晒太阳”等问题。三是强化资金投入保障。通过财政分级投入、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费收取等多种途径,提高运行资金保障能力,确保所有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努力推动全市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昔日荒山今如画
  荒山尽绿,层林尽染。仲秋时节,随州的远山近川格外绚烂,一幅壮美的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是全市近年来在“绿满随州”的基础上,全力推进精准灭荒的丰硕成果。
  经过2015年以来“绿满随州”三年奋战,全市累计完成造林84.9万亩,超额完成三年行动目标,全市容易造林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经造了,还剩下一些地理位置偏远、立地条件差的荒山。这些荒山形成的原因,或是自然条件恶劣,或是早期人为活动破坏,不仅影响乡村生态环境,也制约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随着“绿满随州”行动收官,市委、市政府立即吹响了向荒山进军的“冲锋号”。从2018年开始,按照省政府精准灭荒工程三年行动方案,随州正式启动精准灭荒工程三年计划,迎难而上、奋力作为,开启荒山绿化新征程,着力打造“绿满随州”升级版。
  全市上下大力推进精准灭荒工程,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圆满完成精准灭荒任务,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和2019年,全市两年累计完成灭荒造林9.6万亩,占三年总任务的111.05%,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全市2018年灭荒造林不合格面积1.5万亩,已全部完成补植补造。
  坚持高位推进。全市精心组织实施精准灭荒工程,分阶段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力推进。在《随州日报》刊载灭荒进度情况通报3次,刊发整改典型宣传报道6篇。2019年4月8日,全市召开“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专题会议,各县市区也分别召开推进会,对精准灭荒工作进行谋划部署,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科学规划设计。按照市政府《关于印发随州市精准灭荒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确定的精准灭荒计划,结合本地实际,分别拟定年度精准灭荒工程目标和造林作业设计方案,同时绘制详实的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
  严把造林质量。一是严把整地关。只要是能够机械作业的,都采取机械整地挖窝。随县要求全部采取机械整地,挖大穴或水平带,杜绝“一锄法”造林。广水市要求能机械整地的必须一律实行机械整地,坡度较大不宜机械整地的一律实行人工挖大穴整地。曾都区一律要求机械整地,由林管站验收整地质量合格后再进行植树造林。二是严把选苗关。选用优质良种壮苗造林,确保造林质量。随县种苗站和林管站技术人员深入造林现场,对使用的苗木进行抽查,严格“两证一签”制度。广水市通过招投标由种苗站统一采购造林种苗,精准灭荒优先采用容器苗,保证造林种苗数量和质量。曾都区要求精准灭荒用苗必须达到二级苗标准,不合格苗木不准上山。三是严把栽植关。各地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操作,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如广水市所有的精准灭荒造林一律实行植苗为主、点播为辅,适宜发展经济林的尊重业主意愿栽植经济树种。四是严把抚育关。把“成活是硬道理、成林是硬政绩”作为灭荒造林的硬标准,组织技术人员加强示范引领,指导各地高质量推进精准灭荒工作。特别是在今年特大干旱的情况下,坚持对两年造林进行抚育,落实除草、培土扶苗、抗旱保苗等措施。
  落实造林主体。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创新机制,大力发展造林主体。2019年全市落实政府招标专业公司造林2.3万亩、企业流转林地造林1.5万亩、部门包保企事业单位承包和其他方式造林1.4万亩。随县落实企业流转林地造林12973亩、部门包保义务植树1215亩、林业企事业单位造林145.4亩、其他方式造林11689.7亩。广水市落实政府买单招投标造林公司、专业合作社24家,造林23529亩;林场承包1家,造林266.57亩;大户承包等其它方式25家,造林1700.9亩。曾都区落实公司造林2185亩、大户造林729亩、农户造林310亩;签订造林合同41份,签订管护责任书41份。
  广泛筹集资金。据统计,全市用于精准灭荒资金累计达6924万元,其中政府投入490万元、社会投入6434万元。随县政府整合资金3000万元用于荒山、村庄、道路等绿化。广水市从森林植被恢复费中,每年列支200万元用于精准灭荒。曾都区政府拨付森林植被恢复费90万元,用于2019年精准灭荒。
  加强督办整改。市委、市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注重加强调研督办,及时指出问题,扎实抓好整改。多次组织分片对全市精准灭荒工程进行实地抽查,将问题清单以指挥部文件通报各地。各地及时组织拉网式整改,对照《湖北省精准灭荒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对存在问题逐一整改、逐一销号,以精准灭荒的工作成效,全力助推“鄂北生态屏障”“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品质随州”建设。

推进垃圾治理 共建美好家园
  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关系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随州围绕《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统筹安排,全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成效显著,集镇乡村焕然一新,展现出整洁的卫生面貌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精心组织抓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断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引向深入。市本级及各地均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各镇(办)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市政府先后印发《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完善工作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全市形成从生活垃圾产生到终端处理全过程的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链条式管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同时,组织在全市开展“环境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掀起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热潮。
  拓宽渠道抓投入。建立争取省级财政支持、市级财政“以奖代补”、县(市、区)自筹和市场化运作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资金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市95%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地方财政、社会投入、农民自筹资金投入累计达8.5亿元。2018年,全市共争取省政府农村垃圾治理债券资金2.21亿元、城乡垃圾治理奖补资金820万元,用于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和存量垃圾治理工作。市政府自2014年起每年预算500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奖代补”资金,县级财政按照不低于市级1:2的比例实施配套,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强化督办抓落实。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现责任主体重心下移,形成“市长抓县长,县长抓镇长,镇长抓村长,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坚持日常督办与暗访相结合,采取季度考核通报、年度考核总评,并对季度考核后3名的镇(办)实行黄牌警告,并进行约谈。2018年以来,持续在随州电视台、《随州日报》“作风聚焦”栏目公开曝光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组织领导和考核体系,人民群众对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满意度不断上升。
  加强配套抓运行。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随州中心城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启动主厂区施工,预计2020年6月份建成运营;广水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基本建成,计划今年10月份试运营。此外,餐厨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处理厂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之中。二是加快完善配套设施。按照省、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加大设施设备建设投入力度。截至目前,37个乡镇已完成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建设,配置各类垃圾转运车辆351辆、勾臂式垃圾箱3365个、垃圾收集容器55000个,有力保障了垃圾收集转运。三是建好保洁队伍。全市各乡镇、村组均按要求建立清扫保洁制度,成立了稳定的保洁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共配备保洁员5038名,基本满足了日常清扫保洁需要。四是强化存量垃圾治理。重点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截至2019年8月底,累计清除地表垃圾4.8万吨,清除道路沿线、河湖沿岸垃圾3.13万吨。23个镇级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实施封场和生态修复,57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完成整治并在住建部信息系统销号。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的顺利实施,有力助推了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新农村和“品质随州”建设。

曾都区洛阳镇污水处理厂
广水市城郊垃圾中转站
随县三里岗镇污水处理厂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补齐生态建设短板 助力品质随州建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专题】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