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吴财荣通讯员龚子文
10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随县三里岗镇杨家棚村。走进村落,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水泥村道干净整洁,家庭院落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掩映,花草簇拥,空气清新,排水沟渠修砌整齐,引人注目。
“我们村子不大,但建设是越来越漂亮了,大家生活舒适安逸,特别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杨家棚村党支部书记蔡建明介绍说,该村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脉相连的牛角尖山下,随应公路、随长公路穿境而过,处随县、京山县结合部,距镇区6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096人,总版图面积13.47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6499亩,耕地面积861亩。2018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16688元。被授予“湖北省宜居村庄”“随州市文明单位”“随县基层组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先后整合财政奖补专项资金25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2000多万元, 建设通村道路9公里,整修小二型水库2座、塘堰10口,硬化渠道2600米,河道整治364米,架桥2处;购置垃圾清运车1辆,大型垃圾桶50个、小型垃圾桶300多个,配备保洁员7名;安装太阳能路灯55盏,新建文化广场2个;迁湾腾地33亩,新建新农村住房180套,栽植紫薇、桂花风景树木5000多株。
在杨家棚村,处处就能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气息。记者了解到,全村所有人都吃上了安全清洁卫生的自来水,85%的农户用上了液化气,40%的农户用上了电磁炉,55%的农户用上了沼气,太阳能普及率更是达到了95%以上。
优美的环境是杨家棚村最大的优势,该村房前屋后绿化率达75%,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1.5%。
登上牛角尖山顶,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山泉小溪密布四季长流,山川之间奇峰怪石,溶洞钟乳屡见不鲜。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不仅形成了牛角尖奇异的生态景观,也让杨家棚气候格外的温和湿润。在杨家棚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中,植被种类约有1500种以上,“植物中的大熊猫”银杏树千年树龄就有30多棵。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2组村民杨大旺的香菇种植基地, 一座座香菇大棚整齐排列,熠熠生辉。
“种植香菇大棚,既不用投入很大成本,也不担心市场风险,只要精心管理,保证香菇的产量和品质,收益还是很可观的。”杨大旺高兴地对记者说,他家今年种植袋料香菇1.2万袋,纯收入可超过10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杨家棚村是全国香菇的发源地,早在70年代末,华中农学院杨新美教授在该村牛角尖栽培椴木香菇成功,打响了香菇人工栽培的第一枪。目前,全村有85%以上的农户种植香菇,户平种植袋料香菇5000袋,菇农年户均收入达3万余元。
离开杨家棚村,一幅绿水青山的画图依然清新可见, 挥之不去。记者相信, 有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杨家棚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会不断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