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陈晓林)传奇曾侯墓,又有新发现。昨日,我市文化学者王文虎依据近年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等权威科研机构对曾侯乙墓出土文物“蜻蜓眼”的最新科研成果提出:早在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300年前,随州地区已经与地中海地区的北非古埃及和西亚有经贸往来。
1978年,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73颗表面布满圆圈纹的琉璃佩珠,俗称“蜻蜓眼”。这批2400年前的琉璃佩珠从重见天日起,就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关注。学界最初通过文物比对以为,这些“蜻蜓眼”可能是当时曾国或周边诸侯国生产制作的“国货”,因为1965年在湖北荆州江陵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上,就镶有蓝色玻璃。
真相在“蜻蜓眼”出土数十年后呈现。2014年以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开展考古合作。科研人员采用高性能便携式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曾侯乙墓出土“蜻蜓眼”进行原位无损检测,确定这些玻璃珠属于钠钙硅酸盐玻璃,与兴盛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铅钡玻璃(如勾践剑上镶嵌的玻璃)显著不同。按照考古学“同构同源,异构异源”定律,既然曾侯乙墓中的“蜻蜓眼”和当时中国本土玻璃成分不同,那么它的源头必然不一样。于是,科学家们放眼世界,发现它和当时地中海南部古埃及、东部西亚区域的玻璃成分一样。按照考古学逻辑,它被确定来源于地中海南部、东部地区。
古埃及或西亚“蜻蜓眼”怎么跑到曾侯乙墓里去了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著名史学家张正明、刘玉堂和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后德俊等专家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认为,中西方文明交流存在着一条早于“丝绸之路”的“玻璃之路”,曾侯乙墓出土的“蜻蜓眼”正是“玻璃之路”存在的实物证据。后德俊在今年12月中旬接受采访时介绍,当把国内外出土西式“蜻蜓眼”的地方串联起来,就可以显现出一条从地中海经西亚经印度经云贵高原到达两湖地区的商道,这条可称为“玻璃之路”的商道比西汉开通的“丝绸之路”要早几百年。当然,这条商道不同于今天中欧班列的直达式交流,而是辗转式交流。
王文虎称,曾侯乙墓出土的“蜻蜓眼”,是古埃及文化和两河文化向南中国荆楚(曾随)文化馈赠的珍贵礼品,让人们见识了2400多年前随州地区对外经贸的范围之广,见证了曾随文化的开放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