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年04月03日
我市全力推动消费扶贫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包东流、通讯员周长勇)“疫情期间,玉兔园公司帮我销售1500斤鲜菇,价值7500元。”日前,随县洪山镇王家台村贫困户段书贵感激地说。段书贵的妻子患肾衰竭,家庭因病致贫,这笔鲜菇销售收入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市部分贫困户的农产品出现销售难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市提前介入,超前谋划,多部门联动,积极做好疫情期间消费扶贫工作,通过政策统筹驱动、帮扶干部推动、部门企业联动、网络平台带动,销售扶贫产品5000余万元,努力将贫困户的疫情损失降到最低。
政策统筹驱动。市扶贫办积极与市商务局和市农业农村局沟通,采取网络办公的形式,于2月份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消费扶贫工作的通知》,明确在疫情防控期间,以消费扶贫行动为抓手,以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稳定脱贫成果为目的,以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为重点,实现城区“菜篮子”“米袋子”工程与贫困户、带贫企业农产品的有效对接,确保产业扶贫健康发展。
帮扶干部推动。1月27日,全市897支驻村工作队闻令而动,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驻村工作队把疫情期间消费扶贫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利用直接联系贫困户的优势,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向结对帮扶贫困户宣讲疫情防控政策知识,询问生活状况,统计产品滞销情况,全面摸实摸透产品的品种、数量、价值等并建立详细台账,为解决扶贫产品销路问题奠定基础。经统计,全市扶贫产品滞销量共计6189吨,总价值近7500万元。其中,时令蔬菜2568吨,价值1377万元;水果27吨,价值98万元;米面油2980吨,价值248万元;禽肉蛋类355吨,价值4333万元。
部门企业联动。疫情期间,根据各地摸排的产品情况,我市将保供企业作为产销对接重点,组织各地扶贫、商务、农业部门联络员及保供企业负责人建立了全市消费扶贫工作群,定期在群中推送各地扶贫产品滞销信息,引导保供企业主动与农户或合作社对接,打通扶贫产品供需渠道,取得显著成效。博裕公司帮助销售曾都区南郊苏家寺村白条鸡、南郊马家榨村鸽子、北郊九间屋村草莓、城南新区白桃村蔬菜、随州高新区淅河镇十岗村黑公鸡等多种扶贫产品,总销售额达109.12万元。银泰新世纪购物中心积极支持广水市关庙镇四畈村等村产业扶贫项目,建立长期合作,采购荸荠、香葱等扶贫产品,总销售价值达58万元。玉兔园公司积极对接随县洪山镇香菇扶贫产业,与三家合作社开展合作,通过“顺丰小当家”APP将洪山鲜菇销至武汉,日销量达1吨以上,解决了洪山镇菇农的燃眉之急。
网络平台带动。根据疫情期间交通不畅的工作实际,我市建立了8家抗疫生活物资供需信息平台,一方面为全市生活物资生产企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推送供应信息,另一方面为商超、社区(村)、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食堂提供需求信息发布平台,有效解决供需对接难题。截至目前,各类平台关注人数已达近10万人,100多家单位和个人通过平台实现了供需对接,2至3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600多万元。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市部分贫困户的农产品出现销售难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市提前介入,超前谋划,多部门联动,积极做好疫情期间消费扶贫工作,通过政策统筹驱动、帮扶干部推动、部门企业联动、网络平台带动,销售扶贫产品5000余万元,努力将贫困户的疫情损失降到最低。
政策统筹驱动。市扶贫办积极与市商务局和市农业农村局沟通,采取网络办公的形式,于2月份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消费扶贫工作的通知》,明确在疫情防控期间,以消费扶贫行动为抓手,以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稳定脱贫成果为目的,以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为重点,实现城区“菜篮子”“米袋子”工程与贫困户、带贫企业农产品的有效对接,确保产业扶贫健康发展。
帮扶干部推动。1月27日,全市897支驻村工作队闻令而动,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驻村工作队把疫情期间消费扶贫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利用直接联系贫困户的优势,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向结对帮扶贫困户宣讲疫情防控政策知识,询问生活状况,统计产品滞销情况,全面摸实摸透产品的品种、数量、价值等并建立详细台账,为解决扶贫产品销路问题奠定基础。经统计,全市扶贫产品滞销量共计6189吨,总价值近7500万元。其中,时令蔬菜2568吨,价值1377万元;水果27吨,价值98万元;米面油2980吨,价值248万元;禽肉蛋类355吨,价值4333万元。
部门企业联动。疫情期间,根据各地摸排的产品情况,我市将保供企业作为产销对接重点,组织各地扶贫、商务、农业部门联络员及保供企业负责人建立了全市消费扶贫工作群,定期在群中推送各地扶贫产品滞销信息,引导保供企业主动与农户或合作社对接,打通扶贫产品供需渠道,取得显著成效。博裕公司帮助销售曾都区南郊苏家寺村白条鸡、南郊马家榨村鸽子、北郊九间屋村草莓、城南新区白桃村蔬菜、随州高新区淅河镇十岗村黑公鸡等多种扶贫产品,总销售额达109.12万元。银泰新世纪购物中心积极支持广水市关庙镇四畈村等村产业扶贫项目,建立长期合作,采购荸荠、香葱等扶贫产品,总销售价值达58万元。玉兔园公司积极对接随县洪山镇香菇扶贫产业,与三家合作社开展合作,通过“顺丰小当家”APP将洪山鲜菇销至武汉,日销量达1吨以上,解决了洪山镇菇农的燃眉之急。
网络平台带动。根据疫情期间交通不畅的工作实际,我市建立了8家抗疫生活物资供需信息平台,一方面为全市生活物资生产企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推送供应信息,另一方面为商超、社区(村)、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食堂提供需求信息发布平台,有效解决供需对接难题。截至目前,各类平台关注人数已达近10万人,100多家单位和个人通过平台实现了供需对接,2至3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