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年08月19日
市农业农村局“虫口夺粮”稳定粮食生产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张清、通讯员鲍凤霞)“嘀、嘀、嘀……”8月17日上午,曾都区何店镇三岔湖村香稻基地内,无人机机手轻摇手柄,两台载满药剂的无人机腾空而起,雾状的农药被均匀喷洒在稻田里。“一台无人机每分钟可喷洒一亩稻田,统防统治,效率高、效果好。”随州市新神农绿色稻米合作社基地技术负责人王保明介绍说。
当日,市、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在三岔湖村举办随州香稻穗期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活动。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墨绿的水稻正在拔节抽穗。田边,一群身着橘色短袖的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无人机作业,忙得不亦乐乎。再过2个月,这片千余亩的稻田将迎来收获。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进山介绍说,我市今年中稻生产克服疫情、旱情和汛情等多重影响,基本实现了种满种足。但是,要实现丰产丰收,还需要守好虫情影响这一关口。当前我市中稻陆续进入抽穗期,也是稻纵卷叶螟、三代三化螟等水稻病虫害高发期。受前期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今年我市中稻栽插时间跨度较长,生育期推迟、苗情不一,病虫害防治难度大,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在三岔湖村香稻基地内,一台虫情监测仪器格外惹眼。市、区两级农技人员打开仪器,对一周来诱集到的水稻螟虫等虫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当前是稻纵卷叶螟和三代三化螟高发期,我们根据监测的飞蛾发生情况,推断下一代幼虫的高发期,从而指导各地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减少其对水稻作物的危害。”曾都区植保站植保专家张艾军介绍说。
据介绍,围绕打造随州香稻优势产业,今年全市共发展优质稻超过160万亩,其中“双订单”模式50万亩,高端香稻品种35.7万亩。一个多月来,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召开座谈会、加大植保条例宣传、密切虫情监测、强化技术指导、开展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各项工作,虫口夺粮,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
为确保香稻品质,我市还大力推广优质稻绿色栽培技术,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探索水稻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模式,通过设置诱捕灯、栽种诱虫植物等形式,多措并举减少农药使用。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董学斌表示,今年,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发展优质稻、推广随州香稻作为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抓实抓细抓落地。当前正是中稻抽穗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继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虫情,指导广大农户抓住最佳防治时期,科学选用农药,推广统防统治,力争把水稻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
当日,市、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在三岔湖村举办随州香稻穗期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活动。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墨绿的水稻正在拔节抽穗。田边,一群身着橘色短袖的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无人机作业,忙得不亦乐乎。再过2个月,这片千余亩的稻田将迎来收获。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进山介绍说,我市今年中稻生产克服疫情、旱情和汛情等多重影响,基本实现了种满种足。但是,要实现丰产丰收,还需要守好虫情影响这一关口。当前我市中稻陆续进入抽穗期,也是稻纵卷叶螟、三代三化螟等水稻病虫害高发期。受前期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今年我市中稻栽插时间跨度较长,生育期推迟、苗情不一,病虫害防治难度大,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在三岔湖村香稻基地内,一台虫情监测仪器格外惹眼。市、区两级农技人员打开仪器,对一周来诱集到的水稻螟虫等虫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当前是稻纵卷叶螟和三代三化螟高发期,我们根据监测的飞蛾发生情况,推断下一代幼虫的高发期,从而指导各地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减少其对水稻作物的危害。”曾都区植保站植保专家张艾军介绍说。
据介绍,围绕打造随州香稻优势产业,今年全市共发展优质稻超过160万亩,其中“双订单”模式50万亩,高端香稻品种35.7万亩。一个多月来,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召开座谈会、加大植保条例宣传、密切虫情监测、强化技术指导、开展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各项工作,虫口夺粮,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
为确保香稻品质,我市还大力推广优质稻绿色栽培技术,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探索水稻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模式,通过设置诱捕灯、栽种诱虫植物等形式,多措并举减少农药使用。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董学斌表示,今年,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发展优质稻、推广随州香稻作为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抓实抓细抓落地。当前正是中稻抽穗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继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虫情,指导广大农户抓住最佳防治时期,科学选用农药,推广统防统治,力争把水稻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