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0年08月21日
临危不惧担使命 披荆斩“疾”守初心
——与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进集体、个人面对面

  【阅读提示】  
  为隆重庆祝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歌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树立随州卫健系统的良好形象,彰显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精神风貌,着力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为建设品质随州、健康随州作出新贡献,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随州日报社联合推出纪念特刊——《与“随州好医生”“随州医师奖”“抗疫先进集体”“抗疫先进个人”面对面》,本报今日刊登的是与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进集体、个人面对面,敬请读者关注。   
 
  随州市五一劳动奖状
  防控一线当“尖兵”
 
  ——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一打响,随州市疾控中心就立即组建了90人的防控工作专班,成立了检验、流调等5个小组,明确职责分工,上下拧成一股绳,各司其职,奋战在防控一线前沿。  
  疾控中心流调人员奔赴在没有硝烟的战场,甘当防疫战场上的“侦察兵”,他们不分昼夜,穿梭在医院隔离区,近距离面对患者,全面、精准记录信息,快速、谨慎分析情况,为新冠肺炎疫情正确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  
  检验队员每天连续24小时连轴转,面对困难他们毫不畏惧,全力以赴,互相加油打气,争着抢着进实验室。再苦、再累、再晚也要将每天的标本做到“应检尽检”,当天检测“清零”。  
  中心消毒组的四个工作专班人员,按照“属地管理、科学消毒、精准消毒、应消尽消”的原则,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培训了700余人次,对确诊病例家庭和周边环境进行100%的终末消毒,对疑似病例的所有医疗隔离点、发热门诊等特定场所进行了预防性消毒和随时消毒,力争做到疫点无遗漏、消毒无死角。  
  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组负责防控专班人员及时做到信息报送,上传下达;电话值守,耐心解答;车辆待命,随时出发;多方筹措,抢购物资;八方求援,筹集募捐;防护用品,及时发放;物资储备,数目清晰;精准测算,专款专用;用忠诚当好“红管家”,用党性管好“钱袋子”。  
  健康宣传组的工作人员紧急设计印发新冠肺炎科普知识传播材料30万余份到社区、公共场所等地进行发放和张贴,及时发布健康温馨提示,引导公众科学防控,每天在新媒体和“健康随州”微信公众号推出权威的、科学的新冠肺炎防治相关文章,消除社会恐慌情绪。   
 
  随州市卫健系统抗疫先进集体
  运筹帷幄战疫情
 
  ——市疾控中心信息与应急处理办公室  
  市疾控中心信息与应急处理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4名,具体负责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应急处置综合协调、应急工作综合管理、法定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各类信息化建设与保障等工作,承担着“公共卫生侦察兵”和“事件处置尖刀排”的重要角色。  
  历年来,全科人员严格要求认真履职尽责,组织、带领、协调全中心各类专业技术团队圆满完成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应急保障工作,科室多名人员多次获得省级及市级表彰,特别是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科室每名工作人员克服诸多困难,一人多岗、勇挑重担。  
  疫情期间,市疾控中心信息与应急处理办公室是全单位每天工作任务最重、工作时间最长的科室,他们充分发挥了“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疾控精神,追赶时间、与疫情赛跑,每个人每天都长时间紧盯电脑,汇总全市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寻找密切接触者,最大程度减少交叉传染概率,提供精准的科学决策和数据,为全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全国卫健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胡傲容,市疾控中心疾控党支部书记,传染病防治所所长。

  
  工作以来,胡傲容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多次获得随州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曾荣获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金牌讲师”等称号。  
  疫情防控期间,她和流调队员一起完成了1600多例确诊和疑似病例以及900多例发热留观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追踪观察14000余名密切接触者,并对100余起新冠肺炎聚集型疫情进行了调查处置,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建议,有效防止了疫情的蔓延。   
 
  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郭芳,市疾控中心检验科主任。

  
  从事卫生检测工作三十余年,郭芳担负着全市传染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判定、食品风险、水质检测等工作,成功处置百余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月22日接到启动检测指令后,她立即投入战斗,吃、住在科室,不分昼夜协调、采样、检测,与时间赛跑,每个检测报告都像是定好的闹钟准时报出。同时,她视整体生物安全如同自己生命,白天晚上一进实验室就是大半天,不吃不喝不擦汗,最大限度降低防护物资消耗和避免污染。实验后严把检测废物出室关,杜绝了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湖北省优秀团干部  
  聂丹文,市疾控中心主管检验技师。

  
  在疫情防控期间,他奋战一线,积极参与现场病例调查,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病毒溯源工作,频繁深入病区采集患者标本,迅速展开实验室检测准备工作,连续通宵反复试验,精心比对验证,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为随州市科学防控疫情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不分昼夜地连续奋战抗疫一线近六个月,每次进入实验室连续开展检测工作至少8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检测结果零差错,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医务工作者的誓言。   
 
     随州市先进工作者  
  冯东红,副主任医师。

  
  作为一名疾控卫士,冯东红义无反顾地投身疫情防疫工作中,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既要对流调个案进行分配,又要对每个个案进行审核登记,还要亲自进行个案调查,每天都忙到深夜十点多钟。  
  为了使流调工作有条不紊地有序开展,冯东红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明确各个环节的分工、设置、职能、职责,使流调工作逐步进入正轨;优化流调工作流程,保证流调信息及时准确地推送到各个指挥部,同时也保证了每个个案资料完整和可追溯;对于在流调工作出现的问题,及时利用流调工作群和会议进行调整和部署。   
 
  随州市巾帼标兵  
  肖静,主治医师。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义无反顾地加入新冠疫情防控专班流行病学调查队,冲在了疫情防控最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初心使命。为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她到病房和病人面对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从不畏惧。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组织有安排,她都毫无怨言立刻赶赴现场。她每日收集、整理并录入当日个案调查信息,汇总、分析后撰写当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炼有价值、有关联的信息,及时发现聚集性疫情并预警,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叶峰,市疾控中心党委委员、信息与应急处理办公室主任。

  
  自参加工作以来,叶峰曾参加了SARS防控、禽流感防控、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并指挥协调全市绝大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在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叶峰就敏锐地对我市可能面对的风险进行了判断,组织动态开展风险评估,在1月初就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布控“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网络。出现第一例疑似病例时,在他的建议下,市疾防中心迅速对各卫生应急小组进行了人员编组调整,确保了疫情发生后市疾控中心各专班迅速到岗并按照原定方案开展实施各项预防控制工作。   
 
  随州医师奖
  卢全义,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科员。

  
  卢全义的日常工作是对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督导与学校结核病疫情防控处置,他每月下乡督导,积极找出工作中的不足,规范乡、村医生的工作流程,督促病人规范、按时、按疗程服药,减少中断治疗的病人。他还积极协助开展校内结核病防控工作,多年没有一起学校结核病疫情暴发。  
  疫情期间,他积极投身抗疫工作,多次进入病房并走进社区开展入户调查和进留观点开展调查,尽可能细致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连续五十多天吃住在办公室。   
 
  随州好医生  
  赵琨,主治医师。

  
  赵琨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现就职于市疾控职业病防治所。他的日常工作是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职业病网报、厂矿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申报。  
  疫情期间,赵琨积极投身抗疫工作,流调统计疑似、确诊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数据并及时向各指挥部进行对接与反馈,连续五十多天吃住在办公室,每天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为抗击新冠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抗疫先进个人  
  王永光,主管技师。

  
  王永光从事卫生检验与消杀检验工作20余年,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起,获得随州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市重大成果奖二项,发表论文多篇。  
  疫情期间,舍小家、为大家,积极报名参与单位成立的检测专班,自1月3日随州市发现首例不明原因肺炎以来,他连续两个多月奋战在一线,不分昼夜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常常是工作到凌晨,确保24小时内出具检测报告,给疫情防控、医院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在检测人员少、检测设备少的情况下,检测总量在全省地级市中高达第二。  
 
  曹慧婕,主管技师。

  
  曹慧婕在生活饮用水检测、食品风险检测、兽药残留检测、公共场所监测检测、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等多项工作中独挡一面,工作出色。2010年,参加国家碘缺乏病实验室质控工作,成绩优秀,获得联全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表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立即投入应对疫情的战斗中,每天穿着密闭的防护服,戴上N95口罩、双层手套、护目镜进行大量标本的检测工作,经常连续工作6小时以上,与时间赛跑,与病毒博斗,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核酸检测的前沿阵地。  
 
  朱建华,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毒生物控制科科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后,朱建华立即进入战斗状态。消毒作为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为做好科学消毒、精准消毒,他白天参加现场消毒工作,晚上加班加点编写各种场所的消毒技术方案,有时一忙就是凌晨一两点。  
  他始终冲锋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每天带领科室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喷洒着刺鼻难闻的消毒液,游走在确诊患者家中及各个隔离点,尽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在防疫工作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刘邦,医师。

  
  新型冠状病毒袭来,作为一名疾控卫士,刘邦责无旁贷,全身心投入疫情防疫工作中,为疫情最终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一场战疫的胜利,既离不开一线人员的冲锋陷阵,同样也离不开默默无闻的后勤保障。刘邦虽不在战斗的最前沿,却始终站在自身阵地的最前面。信息报送,上传下达;电话值守,耐心解答;车辆待命,随时出发;司机不够,亲自驾驶;多方筹措,物资保障;八方求援,筹集募捐……他就是这场抗疫战场上的“勤务兵”。  
 
  熊丹,市疾控中心应急办科员。

  
  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她每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时发现新冠肺炎病例网报情况,确保2小时内完成县市省三级审核,认真核查病例信息,确保不漏报、不错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信,为党和政府科学正确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坚守工作岗位,每天连轴工作15个小时左右,收集整理好疫情数据,为疫情防控中的流调、检验、消杀等处理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每晚零点过后,她开始统计全市的新冠肺炎病例信息,并进行汇总上报,为打赢防疫整体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后加祥,随州市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所所长,门诊党支部书记。

  
  疫情发生以来,后加祥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中心流行病学调查专班,虽然他此前没有从事过传染病防治工作,但他迅速进入角色,成为流调队的骨干力量。  
  疫情期间,他和同事们白天穿梭在各定点医院传染病房和隔离点开展流调,晚上统计分析相关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和疫情分析报告,疫情期间他吃、住在办公室与同事们一同在疫情防控一线,坚持战斗了60多个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