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09日
双拥花开映山红
——广水五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特约记者 彭晓华 通讯员 程淇 李军
  五连冠!
  喜讯传来,全城鼓舞。
  10月20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广水市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这是该市连续第5次获此殊荣。
  “全国双拥模范城”是军地共同颁发的国家级城市品牌,每四年为一个评选周期。多年来,广水市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呈现出全民拥军拥属、驻军拥政爱民、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深入践行习近平强军思想,突出军地协调发展、军民同频共振,持续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广水市委书记黄继军说。
  传承红色基因谱写双拥赞歌
  广水,北望中原,南依荆楚,素有“鄂北门户、荆楚咽喉”之称,自古为兵家战守要地。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撒下革命火种,留下革命遗迹;解放战争时期,该地支援刘邓大军南下,有力配合了解放全中国的斗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在这片热土上扎根、绵延。
  新时期,广水市人民不忘革命本色,继续发扬拥军优属传统。该市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部队建设规划和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制定责任清单,细化责任事项,促进责任落实,形成了上下同欲、军地同心的双拥格局。
  传承红色基因,需要增强全民国防和双拥意识。该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不断强化全社会双拥共建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今年9月份,空降兵驻广某部举行庆祝空降兵成立70周年军营开放日活动,来自市内外的市民代表和官兵家属1300余人近距离参观了现代化武器装备,观看了军事演练。
  该市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月”“国防进课堂”“国防教育军事日”等活动,大力推进国防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近几年,共举办国防教育讲座200余场次,开展国防知识测试3.5万余人次,军训学生3万余人次。该市坚持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积极开展双拥宣传。每年以纪念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建军节等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宣传活动,广泛传播红色文化,使双拥宣传教育入脑入心。
  全民拥军优属巩固“钢铁长城”
  该市不遗余力,全力保障和服务驻广部队战备训练、工程建设、基础改造,助力强军兴军。
  2017年,首次由中国空军承办的“国际军事比赛-2017”空降排项目在广水市郝店镇举行。为全力保障比赛有序进行,训练场区内的331户农户主动配合迁出。供电部门提前完成了军赛场地周边3个村、500余户村民的用电线路迁改任务,应急电源车、抢修工器具全部配备到位。
  该市统筹力量,协调各方,在战场输油管线建设、通信线路改造、军用公路建设、靶场和营区建设等工程中,营造了项目建设良好环境,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该市全面提升军粮供应保障能力,实行库站一体发展。目前,该市军供站下设军供门市部、军民粮油精品超市、中心粮库、军粮加工厂,仓储能力达3万吨,为驻广部队提供了稳定的军粮供应。
  保前方还需稳后方。该市组建了市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420个,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成运行。积极落实安置就业政策,实行阳光安置,广泛搭建平台,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优惠政策。2019年12月,该市成功举办了首场中部地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现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350余人。
  该市扎实开展“关爱革命功臣”活动。每年八一、春节前夕,该市“四大家”领导和各地各部门到驻广部队走访慰问,组织市直单位结对帮扶特困优抚对象,及时为他们解决现实困难。该市对军人子女入读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实行费用减免、贫困生资助、升学优录、就近就学等优待政策,积极为军人和家属排忧解难,使广大官兵不为后路担心、不为后院分心、不为后代忧心。
  驻军拥政爱民守护美好家园
  驻广部队始终把驻地当作第二故乡,在完成战备训练各项任务的同时,积极用实际行动支援地方建设。
  驻广部队广大官兵积极开展义务献血、捐款、捐衣被、植树等各类“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近几年,累计捐款300余万元,捐献衣被5000余件;组织官兵累计义务献血14万余毫升。2019年,因持续干旱,国庆期间该市突发森林火灾,驻广部队闻讯而动,及时协调直升机2架,组织部队官兵500余人次迅速赶赴火场扑火,最大程度减少了火灾损失。
  该市先后启动了“一河两岸”建设、大邦路改造、107国道改扩建等工程建设,沿途涉及驻广部队道路改线、国防光缆迁移、军营电网改线、信号设施改址等多个问题。驻广部队克服各种困难,调整训练计划,按期组织线路迁移和交割,并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经过3年军地携手并肩奋战,熊冲村贫困户减至6户6人(皆为五保户),贫困发生率从7.34%降至0.31%,全村人均收入从9000元提升至1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