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23日
凝聚文明力量谱写服务新篇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刘金超
【阅读提示】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隆重召开。从首都京城传来喜讯:随州市中心医院、随州农商银行、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为全面展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丰硕成果,随州日报隆重推出全国文明单位巡礼展示专题宣传活动,今日刊发的是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明创建工作纪实,敬请读者关注。
文明是一道风景,文明是一种力量。
近年来,以服务改善民生为己任的随县人社局,将文明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集合,一手抓创建,一手抓发展,努力建设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作风、提供一流服务、干出一流业绩,着力打造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升级版,让文明之花在这里次第开放。
建机制奠定文明之基
创建工作要扎实,组织领导是关键。随县人社局把文明单位创建列为党组书记“一把手”工程,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将创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形成党建引领、全员参与、突出特色、持之以恒抓创建的工作格局。
该局立足实际、理清思路、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建设了“1+23”工作组织架构,为文明创建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保障。
“1”即局机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3”即5个局属二级单位文明实践站和18个镇(场)人社中心文明实践站。现有23支常备志愿服务小队和5支特色志愿服务小队,配置有办公室、文明讲堂、图书阅览室(书吧)、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室,面向群众、联系群众、关系密切的活动场所。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县人社局围绕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建立“四送四帮”志愿服务队:以领导干部、青年党员为主体组成“送理论帮扶志愿服务队”,以机关业务骨干、局属单位窗口服务标兵、乡镇人社中心经办人员为主体组成“传政策帮扶志愿服务队”,以技能提升培训讲师、村里能人、致富能手为主体组成“送技术帮扶志愿服务队”,以人社党员先锋、劳动模范、退休老干部等为主体组成“送文明帮扶志愿服务队”,每一名人社的志愿者都是一名追梦人,在人社局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前行的道路上努力奔跑。
铸文化锻造文明之魂
在随县人社局的图书阅览室,休息闲暇的时候干部职工会来这里弹琴、写字、下棋、分享读书会、交流心得体会,其乐融融中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社大集体向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建设是文明单位创建的灵魂,随县人社局始终坚持将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创建工作的“主导力”,以文化建设带动精神文明建设。
该局深入了解辖区和结对共建帮扶村党员群众的需求,让党员群众来“点菜”,宣讲小分队点对点“照单上餐”,实现每年有计划、每季有重点、每月有活动。突出主题特色,力争打造“一站一品牌、一所一特色”。
安居镇人社中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实施“阳光人社”工程,着力打造“暖心·惠民”家园。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和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一车、一廊、一场、一堂、一屋”(便民直通车微信平台、家风家训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讲堂、书香小屋)等五个阵地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该局利用节假日,积极参与实践站各类庆典活动。如:每年岁末,利用民工返乡之际,在白鹤湾村文明实践广场组织“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文艺汇演活动,为广大村民带来满满“年味”;“五一”劳动节,组织局机关志愿服务队开展“亮美白鹤湾·洁净亮子河”主题实践活动,号召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整治、共庆“五一”。
抓教育营造文明之风
只言片语体现修养,小事细节彰显文明。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单位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过程,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直接决定着创建工作的成效和质量。随县人社局不断强化思想阵地、舆论阵地和文化阵地建设,开创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紧扣“新”思想,理论武装学习持续深化。坚持联系实际,组织开展局中心组学习和机关干部日常学习,对指导思想、学习专题、学习要求作周密计划,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作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把握领导干部、普通干群两个层面,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
展现“新”特色,文明实践活动长效推进。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党组“书记”工程,成立了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专班,发挥人社职能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充实服务力量,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各尽其职、共同参与的人社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格局。
引领“新”风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在人社系统内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管理,实施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同时,深入文明共建对接村推进乡风文明行动,不断提高村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落实“新”要求,意识形态管理鲜明有力。县人社局党组高度重视党委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把意识形态工作和各项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优服务追求文明之效
精神文明建设与日常业务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随县人社局立足人社部门职能,突出“阳光人社”志愿服务精神,紧紧围绕宣讲理论政策、普及法律知识、践行主流价值、涵养文明新风、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合法权益、弘扬志愿精神、提升服务效能“八大任务”,重点开展“六送”活动,让群众真真切切共享文明发展成果。
送政策,聚人心。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深入镇村和企业集中宣讲、组织群众开展网络答题等方式开展“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活动,广泛宣传就业、社保、劳动保障政策,先后组织了25场政策集中宣讲活动,为群众享受国家政策牵线搭桥,让群众感知就业有门路、创业有扶持、养老有盼头、维权有保障,感受党和国家政策的惠民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凝聚广大群众的爱党爱国之心。
送技术,强信心。依托就业训练中心和其他定点培训机构,大力开展送技能培训下乡活动,针对群众培训需求,重点开展叉车、装载机驾驶、电工电焊、烹饪、西式面点、月嫂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达4000余人次,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水平,增强了劳动者的就业信心。
送服务,暖民心。今年,该局创新开展“党员先锋队·服务走基层”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乡镇、社区,与群众面对面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服务、解疑释惑、代办事项、收集社情民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事、办好事、少跑路。在疫情防控期间,局机关派出30名志愿者突击队,就近下沉公务员小区和厉山镇红星社区,协助物业公司和社区干部开展联防联控;安排8名志愿者参与随县“滞留在随外地人员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及时处理滞留人员求助信息线索;局属就业局志愿服务小队成立“随县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专班,累计组织协调“点对点”运输服务外出务工人员145余次(趟)2532人次。
送温暖,献爱心。开展“人社扶贫-志愿者在行动”活动,组织50余名志愿者与贫困户结对子,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助力脱贫攻坚,近三年共为3个驻点村提供帮扶资金30余万元,志愿者个人为贫困户捐款捐物达5万余元。组织党员志愿者到随县福利院、淮河镇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爱心大礼包,帮老人洗衣服,与老人拉家常;组织青年志愿者到随县特殊教育学校看望残疾儿童,为他们买零食、买玩具和学习用品,与他们一起做手工、玩游戏,让弱势困难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送文化,筑同心。先后到高城镇、尚市镇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到淮河镇高庄村开展送图书活动,到淮河镇白鹤湾村开展环境整治、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到厉山镇灯塔社区开展“保护母亲河、共建生态文明城”志愿服务活动,到招聘会现场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节约粮食”等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携手同心共树文明新风。
送法律,稳人心。开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人社法律法规“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活动,增强企业和职工的法律意识。在洪山等镇设立“流动仲裁庭”,主动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用工企业、到矛盾发生的“第一现场”,及时协调劳动关系,真正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文明无句号,创建无止境。随县人社局将继续坚持好的创建经验和做法,从严、从细、从实抓创建,使创建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个干部职工思想上,落实在行动中,推进更高水平的文明建设,保障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