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1年08月27日
“隔空破案”的技侦尖兵
随州日报讯特约记者 彭晓华 刘冬 程淇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从警9年来,他一直奋战在技侦一线,先后为600余起案件提供主要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人,追回被盗财物价值70余万元,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
日前,在广水市公安局,记者见到了这位年轻民警。“刚跟班学习回来,现被抽调到情指勤舆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中心刚组建,千头万绪,每天都泡在这儿。”
他就是刘俊华,广水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
现场勘查寻蛛丝马迹
“叮铃铃……”凌晨2点,刺耳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刘俊华猛地惊醒。广水市应山街道办事处三里塘社区一养蜂人家中被盗2万元。犯罪嫌疑人入室后用绳栓门,盗窃成功后取冷水泼醒受害人潜逃。
熟悉的作案手法让刘俊华心中一惊——又是那个“恶作剧式入室盗窃”嫌疑犯。“此人多在农村、城市偏僻地区作案,以广水市为中心,范围波及河南、安徽等地。”刘俊华介绍,“犯罪嫌疑人作案多年,是危害当地百姓的‘毒瘤’,多昼伏夜出,且无其他犯罪前科,始终未确认身份。”
刘俊华立即赶赴现场。刚进门,受害人如同见到救星似的跪倒在地,嚎啕大哭。“看到这种情景,作为技术员,就想着赶紧破案,尽快为老百姓挽回损失。”刘俊华说。
他仔细勘查现场,不放过每一个角落、每一丝线索,认真提取现场痕迹物证。经对现场遗留绳子进行检验,发现绳上留有犯罪嫌疑人DNA,且和此前发生在多地入室盗窃案现场的DNA相同,遂将案件串并侦查。经过一年多时间持续跟踪侦查,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2018年5月,刘俊华随命案积案攻坚专班出征,辗转五省八个县市,行程万余公里,采集DNA血样3000余份,通过DNA检验认定,成功破获一起沉寂10年的命案积案,为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海量数据中顺藤摸瓜
2019年8月,在网上作战追逃工作中,刘俊华发现在十堰市、荆门市两地多次涉嫌故意杀人、背负5条命案的逃犯郑某某具备抓获条件,随即对其进行细致分析研判。
郑某某是湖北荆门人,1995年伙同他人在荆门市杀死3人后潜逃,两年后在十堰市因盗窃、抢劫杀死两人后藏于茫茫人海,杳无踪迹。十堰市公安局曾面向社会公开悬赏1万元对其追逃未果。
经过对郑某某及相关案情细致研究分析,刘俊华认定此人求生欲望强、生存本领高,不会畏罪自杀,极有可能改名换姓潜藏在某地。20多年过去了,也许会放松警惕,重归社会生活。
经过多日大数据“碰撞”及社会关系情况摸排等综合分析研判,在海量数据里,刘俊华终于捕捉到郑某某化名张某在广东省活动的蛛丝马迹。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和喜悦,迅速上报情况,将线索推送给侦办民警。2019年9月,潜逃24年的郑某某在广州被荆门市公安局民警抓获归案。
利用信息化查询和大数据“碰撞”,刘俊华先后协助随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抓获潜逃23年命案逃犯2人;协助荆州市监利县公安局抓获流窜三省抢劫致死3人、潜逃18年命案逃犯1人;协助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分局抓获持枪杀1人致伤1人、潜逃25年命案逃犯1人。
2020年7月,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选拔刘俊华为特邀情报研判专家,成立刘俊华情报研判工作室。他被公安部刑侦局列为优秀视频侦查员,面向全国公安机关通报表扬。
学用结合中淬炼成长
采访间隙,刘俊华不时打开手机看时间。记者发现,他的手机锁屏照片是一张颇有年代感的女人像。
“这个照片是?”记者好奇发问。
“她是犯罪嫌疑人,这个案子我跟了多年,日思夜想,做梦都梦到她。”刘俊华说,2001年22岁的邓某某因感情纠纷,杀死情敌后外逃,至今音讯全无。
“都已经过去20年了,照片还是年轻时候拍的,即使看到真人,你认得出?”
“只要让我看到,肯定认得出!”刘俊华语气坚定。长时间的研判和刻画,逃犯的面貌和其所涉及的相关信息早已深深地刻入他的脑海。
利用休息时间,刘俊华主动钻研刑侦新手段,深入研究信息研判、数据追逃技术。他先后对省内所有逃犯、周边省市八大类恶性案件及全国部分命案积案等10万余逃犯进行研判,积累了大量追逃实战工作经验。
在海量追逃实战工作中,刘俊华不断积累经验并总结提炼,耗时近一年编写出《追逃研判六步技战法》。该技战法一经推出,迅速被随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和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采纳并转载,广受好评。
面对记者的夸赞,刘俊华只淡淡地说:“身为人民警察,责任重大。我是幕后工作者,真正冲锋陷阵的还是一线的兄弟们。我现在还年轻,正是做事的时候,只要还有一份劲,就要全力以赴。”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从警9年来,他一直奋战在技侦一线,先后为600余起案件提供主要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人,追回被盗财物价值70余万元,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
日前,在广水市公安局,记者见到了这位年轻民警。“刚跟班学习回来,现被抽调到情指勤舆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中心刚组建,千头万绪,每天都泡在这儿。”
他就是刘俊华,广水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
现场勘查寻蛛丝马迹
“叮铃铃……”凌晨2点,刺耳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刘俊华猛地惊醒。广水市应山街道办事处三里塘社区一养蜂人家中被盗2万元。犯罪嫌疑人入室后用绳栓门,盗窃成功后取冷水泼醒受害人潜逃。
熟悉的作案手法让刘俊华心中一惊——又是那个“恶作剧式入室盗窃”嫌疑犯。“此人多在农村、城市偏僻地区作案,以广水市为中心,范围波及河南、安徽等地。”刘俊华介绍,“犯罪嫌疑人作案多年,是危害当地百姓的‘毒瘤’,多昼伏夜出,且无其他犯罪前科,始终未确认身份。”
刘俊华立即赶赴现场。刚进门,受害人如同见到救星似的跪倒在地,嚎啕大哭。“看到这种情景,作为技术员,就想着赶紧破案,尽快为老百姓挽回损失。”刘俊华说。
他仔细勘查现场,不放过每一个角落、每一丝线索,认真提取现场痕迹物证。经对现场遗留绳子进行检验,发现绳上留有犯罪嫌疑人DNA,且和此前发生在多地入室盗窃案现场的DNA相同,遂将案件串并侦查。经过一年多时间持续跟踪侦查,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2018年5月,刘俊华随命案积案攻坚专班出征,辗转五省八个县市,行程万余公里,采集DNA血样3000余份,通过DNA检验认定,成功破获一起沉寂10年的命案积案,为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海量数据中顺藤摸瓜
2019年8月,在网上作战追逃工作中,刘俊华发现在十堰市、荆门市两地多次涉嫌故意杀人、背负5条命案的逃犯郑某某具备抓获条件,随即对其进行细致分析研判。
郑某某是湖北荆门人,1995年伙同他人在荆门市杀死3人后潜逃,两年后在十堰市因盗窃、抢劫杀死两人后藏于茫茫人海,杳无踪迹。十堰市公安局曾面向社会公开悬赏1万元对其追逃未果。
经过对郑某某及相关案情细致研究分析,刘俊华认定此人求生欲望强、生存本领高,不会畏罪自杀,极有可能改名换姓潜藏在某地。20多年过去了,也许会放松警惕,重归社会生活。
经过多日大数据“碰撞”及社会关系情况摸排等综合分析研判,在海量数据里,刘俊华终于捕捉到郑某某化名张某在广东省活动的蛛丝马迹。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和喜悦,迅速上报情况,将线索推送给侦办民警。2019年9月,潜逃24年的郑某某在广州被荆门市公安局民警抓获归案。
利用信息化查询和大数据“碰撞”,刘俊华先后协助随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抓获潜逃23年命案逃犯2人;协助荆州市监利县公安局抓获流窜三省抢劫致死3人、潜逃18年命案逃犯1人;协助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分局抓获持枪杀1人致伤1人、潜逃25年命案逃犯1人。
2020年7月,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选拔刘俊华为特邀情报研判专家,成立刘俊华情报研判工作室。他被公安部刑侦局列为优秀视频侦查员,面向全国公安机关通报表扬。
学用结合中淬炼成长
采访间隙,刘俊华不时打开手机看时间。记者发现,他的手机锁屏照片是一张颇有年代感的女人像。
“这个照片是?”记者好奇发问。
“她是犯罪嫌疑人,这个案子我跟了多年,日思夜想,做梦都梦到她。”刘俊华说,2001年22岁的邓某某因感情纠纷,杀死情敌后外逃,至今音讯全无。
“都已经过去20年了,照片还是年轻时候拍的,即使看到真人,你认得出?”
“只要让我看到,肯定认得出!”刘俊华语气坚定。长时间的研判和刻画,逃犯的面貌和其所涉及的相关信息早已深深地刻入他的脑海。
利用休息时间,刘俊华主动钻研刑侦新手段,深入研究信息研判、数据追逃技术。他先后对省内所有逃犯、周边省市八大类恶性案件及全国部分命案积案等10万余逃犯进行研判,积累了大量追逃实战工作经验。
在海量追逃实战工作中,刘俊华不断积累经验并总结提炼,耗时近一年编写出《追逃研判六步技战法》。该技战法一经推出,迅速被随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和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采纳并转载,广受好评。
面对记者的夸赞,刘俊华只淡淡地说:“身为人民警察,责任重大。我是幕后工作者,真正冲锋陷阵的还是一线的兄弟们。我现在还年轻,正是做事的时候,只要还有一份劲,就要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