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林洲
在人们心目中,老虎一直是危险而凶狠的动物。所以,山里的大人们习惯性在小孩子哭闹或在地上打滚时,趁机说“老虎”来了,吓得小孩子连滚带爬地起来,瞬间扑到大人怀里,不再哭闹了。而我们兄弟三个小时候,每次调皮捣蛋时,奶奶总喊“老虎”来了,我们就以为是父亲回来了,慌忙躲起来,免受皮肉之苦。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在动物园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只雄虎的领地内可以有多只雌虎,却不能容忍另一只雄虎。如果雄虎的领地面积过大,就难免会有竞争对手,出现决斗搏杀,拼命捍卫自己的领地。
至于老虎头上的那个“王”字。传说是老虎拜猫为师学得十八般武艺后,英勇无敌,成为林中霸主,玉帝获知后调虎回宫,当他的殿前卫士。不久,山林中的飞禽走兽,为非作歹,欺压百姓。土地神以“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上报天庭,玉帝为保平安,派虎镇压百兽。虎回林中,立刻向最厉害的狮、熊、豹三猛兽宣战,不到十个回合,击败狮、熊、豹三兽。其它恶兽闻风而逃。百姓敲锣打鼓为虎请功,因三连胜,玉帝提御笔,在老虎额头上画了三条横线记功。刚画好,凡间又报东海龟怪领虾兵蟹将作恶,致使大地一片汪洋。擅长游泳的老虎主动请战,只一个时辰,就咬死海鳖,平定了海疆。玉帝大喜,在虎额的三横中又添上一竖,一个醒目的“王”字写在老虎头上。玉帝御笔题封老虎为百兽之王,传旨重回山林,总管百兽。
在民间,老虎的传说很多,可你听说过有虎雪冤为老百姓伸张正义的吗?有虎为媒促成人间秦晋的吗?有虎刨地找到汩汩涌泉的吗?有虎喂奶领养人间弃儿的吗?但我最喜欢听的,还是药王救老虎的故事。
药王孙思邈一次上山采药,途遇一只老虎张嘴蹲在地上,拦住去路。药王走近一看,发现有一根动物骨头卡住老虎的咽喉。
于是药王取下药篓上的大铜环,塞进虎口,将虎嘴撑开,手从铜环中穿过,帮其拔出骨头,并在流血的伤口上抹上药膏,然后取回铜环。解除痛苦的老虎,当即跪下三叩头谢恩。从此,药王每次上山采药,那只老虎总远远地注视着,暗中保护药王。后来采药者都将铜环改造成手摇铃,作采药标志,称为“虎撑”,上山摇铃,祈求老虎保佑。
正因为虎的威武,人们习惯性地喜欢把它同军人联系在一起,往往在赞美军人时,加个虎字,如虎将、虎臣、虎贲、虎士、兵雄将虎等,意喻像老虎一样勇敢无比。“虎狼之师”,比喻军队战斗力强大,如狼似虎一般凶狠。元帅营帐称虎帐,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刻着一只老虎,称为虎符,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见符才能发兵。赞威猛的人,如猛虎下山、人中龙虎、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背熊腰、虎啸风生、龙行虎步等。对活泼可爱的小孩子称之为虎仔、虎头虎脑。
正因为虎的正义,在农村,人们喜欢把虎画挂在堂屋墙上,正对着大门,让恶魔不敢进来作祟;用虎画、虎脸、虎门神来祈福避邪;用虎符、虎环、虎雕作为镇邪物来除灾免祸。
虎,一直是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崇虎的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