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09日
村美业兴民风淳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张瑞珍 杨光兵 张缘
清澈的河水淙淙流淌,鲜红的桃子压弯枝头,宽敞的村道干净整洁,七彩的墙绘唯妙唯俏……芒种时节,行走在随县洪山镇杜家店村,一幅“村美、业兴、民风淳”的乡村振兴画卷映入眼帘。
杜家店村位于洪山镇南部,版图面积5.3平方公里。辖6个居民小组、607户、2130人。拥有耕地面积3399亩,林地面积1785亩。连续八年蝉联洪山镇综合考核“十强村”,随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目前,正在聚力打造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一个怎样的村庄,才能令人心驰神往?
近年来,杜家店村通过科学规划,发展产业,既一步步提升村容村貌的“颜值”,又赋予其文化内涵,打造一颗“有趣的灵魂”,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村民的干劲更足了!”杜家店村党支部书记李德兵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村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突出塑造乡村“形、实、魂”,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农村面貌焕发新颜,农民生活更幸福安康。
走进杜家店村四组曾子湾,水泥路面纵横交错、家家户户门庭整洁、一河两岸初显雏型、景观长廊竞展俏姿……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正在小涢水河浆砌河堤的村民陈明全见到记者,主动上前夸赞起美丽乡村建设来,他指着修缮一新的河道说:“原来这条河道两边布满杂草和粪土,又脏又乱又臭;现在河道拓宽疏浚了,河堤整治硬化了,正在打造一河两岸景观带,村庄真正变美了,这与村里一班人的努力分不开。”
为提高村庄的“颜值”,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杜家店村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村民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开启了全民化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潮。
农家院落错落有致,宽阔村道向前延伸,在杜家店村六组楼子湾,风貌改造后的村庄让人眼前一亮。
村民梁家才正在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以前村里脏乱差不说,自家卫生也很少打扫。为了改善环境,村里下了很多功夫。现在村里不仅环境好了,大家的环卫意识也提升了。”提及村里变化,梁家才打开了话匣子。
整治提升效果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
该村以“三清二建一提升”为抓手,突出“五治”重点,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扭转了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局面,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全村先后整合各类财政专项资金523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200多万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拓宽硬化乡村道路22公里,整治塘堰107口,安装太阳能路灯44盏,拆除建筑物256平方米,新建文化墙500平方米,硬化人行道280米,大理石树围280棵,新植绿化带1140平方米,改造雨污分流设施1200米,新建公厕5个、农户改厕422户。
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杜家店村还新建了2个高标准文化广场。在这“文化广场、精神家园”里,每天傍晚,设施一流的音响和灯光一同打开,痴迷广场舞的村民载歌载舞,如沐春风。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杜家店村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壮大“光伏发电、香菇种植、林果油茶、优质香稻”四大产业。相继建成光伏发电100千瓦,香菇种植50万袋,开发林果茶基地1200亩,种植香稻1200亩……
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如同一颗颗“希望种子”,在杜家店村干部群众的默默耕耘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村里环境美了,村民生活好了。时下,杜家店村正以乡风文明促规范提升、用乡风文明谋幸福跨越,全力打造内外兼修的“美丽”村庄,着力提升“魅力”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