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01日
红色画笔绘就美丽乡村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周庆国 罗军 余娟
沃野良田,生机盎然;绿树鲜花,美景如画;红色精神,催人奋进……7月的随县小林镇祝林店村,山川七彩浸染,村庄干净整洁。作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祝林店村深挖红色资源,融合红色旅游、特色产业,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祝林店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处,是交通、商贸流通的重要关口。在这里,诞生了随州第一个红色政权;在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在这里,英雄儿女保卫新政权,与反动组织殊死搏斗……如今,战火的硝烟已经远去,历史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近年来,我们依托本地特有红色资源,围绕‘党建+乡村振兴’主线,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将‘红色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打造了一个有故事、有记忆、有温度的红色美丽乡村。”祝林店村党支部书记胡继成告诉记者。
走进祝林老街,红旗漫卷,星火灿烂,红歌响亮。苏维埃区公所旧址旁,一面巨大的党旗墙格外引人瞩目,右下角的入党誓词,诉说着那段革命先驱们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峥嵘岁月。
在老街中间,一家已传承三代的铁匠铺至今仍在开门营业。“我的爷爷和父亲给工农革命军打过大刀、长矛,修过枪。”村民潘明奎是这家铁匠铺的老板,他表示红色基因需要传承,他要把这家铁匠铺一直传下去。
来到祝林小学,两面红色文化墙纷外夺目。校长雷良献介绍说,为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奋力拼搏的精神,学校依托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长期开展“红色经典浸润成长”计划,让学生感受红色魅力,接受红色熏陶与精神洗礼。
“红色是祝林店美丽乡村建设的底色,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些红色历史,才能更好地促进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的发展。”胡继成告诉记者,祝林店村已成为随县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有约400个党组织,近2万人次来这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漫步在黄家大湾,屋舍俨然、道路平坦、绿树掩映、河水汵汵……“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这里的真实写照。
为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近年来,祝林店村先后整合财政专项资金4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高标准修复了红色革命旧址,拓宽硬化村级公路7.5公里,整修塘堰37口,建成漫水桥7处,新建文化广场6处,建成绿化带2500平方米,绘制文化墙1200平方米,新建公厕4座,建成集中式化粪池6个、污水管网15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栽植景观树木3000余棵。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祝林店村投资200万元,建设五香花生加工厂,年产五香花生300吨,全力打造“上天梯”花生品牌;种植黄桃600亩、种植紫茶400亩、种植瓜蒌200亩、珍珠花120亩。今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纯收入50万元,解决200余位村民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一个个项目、一处处基地已成为拉动全村经济的“新引擎”。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祝林店村环境,完善了基础设施,发展了致富产业,还点燃了村民文明创建的激情。为了让村民不断获取新知识、接受更多正能量,该村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打造有特色的文化墙,通过让身边好人好事上墙,广泛宣传乡风文明,图文并茂大力宣传新风、转民风、促村风,在做好各种宣传的同时亮家风、展家训、办留守妇女儿童乐园、建乡风文明亭、村民议事亭。此外,该村通过“最美系列”“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宣扬好人好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树立农村文明新风貌。
一条条道路湾湾相连、一个个小院整洁优美、一盏盏路灯照亮村庄、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祝林店村正见证着一场深刻变革,美丽乡村建设仿佛一支画笔,笔触之处挥洒出一幅大美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
沃野良田,生机盎然;绿树鲜花,美景如画;红色精神,催人奋进……7月的随县小林镇祝林店村,山川七彩浸染,村庄干净整洁。作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祝林店村深挖红色资源,融合红色旅游、特色产业,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祝林店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处,是交通、商贸流通的重要关口。在这里,诞生了随州第一个红色政权;在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在这里,英雄儿女保卫新政权,与反动组织殊死搏斗……如今,战火的硝烟已经远去,历史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近年来,我们依托本地特有红色资源,围绕‘党建+乡村振兴’主线,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将‘红色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打造了一个有故事、有记忆、有温度的红色美丽乡村。”祝林店村党支部书记胡继成告诉记者。
走进祝林老街,红旗漫卷,星火灿烂,红歌响亮。苏维埃区公所旧址旁,一面巨大的党旗墙格外引人瞩目,右下角的入党誓词,诉说着那段革命先驱们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峥嵘岁月。
在老街中间,一家已传承三代的铁匠铺至今仍在开门营业。“我的爷爷和父亲给工农革命军打过大刀、长矛,修过枪。”村民潘明奎是这家铁匠铺的老板,他表示红色基因需要传承,他要把这家铁匠铺一直传下去。
来到祝林小学,两面红色文化墙纷外夺目。校长雷良献介绍说,为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奋力拼搏的精神,学校依托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长期开展“红色经典浸润成长”计划,让学生感受红色魅力,接受红色熏陶与精神洗礼。
“红色是祝林店美丽乡村建设的底色,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些红色历史,才能更好地促进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的发展。”胡继成告诉记者,祝林店村已成为随县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有约400个党组织,近2万人次来这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漫步在黄家大湾,屋舍俨然、道路平坦、绿树掩映、河水汵汵……“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这里的真实写照。
为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近年来,祝林店村先后整合财政专项资金4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高标准修复了红色革命旧址,拓宽硬化村级公路7.5公里,整修塘堰37口,建成漫水桥7处,新建文化广场6处,建成绿化带2500平方米,绘制文化墙1200平方米,新建公厕4座,建成集中式化粪池6个、污水管网15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栽植景观树木3000余棵。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祝林店村投资200万元,建设五香花生加工厂,年产五香花生300吨,全力打造“上天梯”花生品牌;种植黄桃600亩、种植紫茶400亩、种植瓜蒌200亩、珍珠花120亩。今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纯收入50万元,解决200余位村民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一个个项目、一处处基地已成为拉动全村经济的“新引擎”。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祝林店村环境,完善了基础设施,发展了致富产业,还点燃了村民文明创建的激情。为了让村民不断获取新知识、接受更多正能量,该村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打造有特色的文化墙,通过让身边好人好事上墙,广泛宣传乡风文明,图文并茂大力宣传新风、转民风、促村风,在做好各种宣传的同时亮家风、展家训、办留守妇女儿童乐园、建乡风文明亭、村民议事亭。此外,该村通过“最美系列”“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宣扬好人好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树立农村文明新风貌。
一条条道路湾湾相连、一个个小院整洁优美、一盏盏路灯照亮村庄、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祝林店村正见证着一场深刻变革,美丽乡村建设仿佛一支画笔,笔触之处挥洒出一幅大美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