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04日
为基层减负增效为百姓守护平安
随州日报通讯员 马艳 张俊波
近年来,为快速有效处置各类警情,科学合理分流非警务求助,给人民群众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社会公共服务,市公安局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共同研究、密切配合,扎实推进社会公共服务联动改革。目前,已形成110接警平台与12345政务热线“中心运行一体化联动”的随州模式。
今年上半年,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共接报有效警情62056起,非警务警情4532起,分流联动3284起,分流率约为72.46%,从源头上为基层派出所减负增效,实现为民服务机制高效运转。
全平台作业实现一体化运转
“接警员接报非警务警情后,会从110系统将警情一键转发至12345平台,12345会通过平台即时签收并将警情派发到对应的联动成员单位,联动成员单位接收警情后,迅速核实、处理并反馈,再由12345平台对报警人进行回访并记录结办情况。”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负责人卢戒说。
2023年5月,随着市政府办公室《随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实施方案》下发,随州公安进一步完善“工作无壁垒、配合无缝隙”的对接联动机制,打通了12345政务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系统对接,对日常承接的各类报警、投诉、求助诉求进行了梳理,厘清了各类事项职责边界,实现了110与12345平台互联互通、数据融合共享,形成了以随州政数局+随州公安双轮驱动,政府职能单位、公安各警种相互协调、合力处置的工作格局。
前期110接警平台与12345服务平台分别对各自操作界面、应用层面、数据库层面进行整合,后期系统对接后,工单、警单双向流转,闭环运行,签收时间、接收人员、处置进展、办理情况以及最终处置结果实时反馈,每一步处置过程都能通过平台监测,流程清晰明了。
“自6月10日平台互通以来,联动处置机制运转流畅,协作配合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更加严谨规范。”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调度科负责人张俊波说,“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事,实现分类处理、高效处理,实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的良好效果。”
分流处置为基层减负增效
“警情分流是为了更加科学、高效的配合协作。110报警服务台受理紧急报警、紧急求助和涉警紧急投诉等警情,12345政务热线集中受理各类非警务咨询、投诉、建议和非紧急求助类事项的目标,职责边界明确,大大提高了群众服务率,也有效提升了基层实战单位工作效率。”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调度科民警表示。
我市现有民警占总人口的比率远低于全省平均值,而全市警情近三分之一为非警务警情,基层民警不堪重负。
市公安局以警情分流破题,110接警后,将违法犯罪、紧急求助和警务投诉之外的64类非警务事项转由12345政务热线处置。对性质不清、职能交叉、需多部门配合或求助事项不明的情况,按“首接即办、全程跟踪、负责到底”原则,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的求助有人承接、高效处置、不回流反弹。
警务事项和非警务事项合理分流,使有限的警力得以从繁重的接处警任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开展基层警务治理工作,有力促进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提质增效。1至6月,全市公安机关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262起,侦破民生小案1506起。
“大量的非警务工作在接警之初,就完成了分流和处理,避免了基层民警在非警务事项协调处置中牵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真正实现了为基层民警减负。”曾都区公安分局东城派出所民警说。
联动发力护百姓平安幸福
“110”与“12345”双向奔赴,从快派、快处、快督、快结4个方面入手,对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求助事项,由公安机关牵头,联动单位配合,第一时间到场,实现市区范围民生类事项及时处置率达95%以上。
6月12日22时,“110”接到群众报警称:“在随城沿河大道浮缨巷1号闻着好大的煤气味,疑似燃气泄露,担心有安全隐患。”接警后,接警员迅速录入平台,通过一键调度曾都区西城派出所处理并同步将工单流转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由12345将此工单紧急转给随州中燃公司调度中心指派当班应急人员等赶往现场处置。22时10分,派出所、消防、燃气等相关单位赶到现场。22时30分,天然气泄露被妥善处置。
目前,通过数据共享平台,与“12345”及相关联动部门由以前的三方通话转为实时联动互转。“110”接报非警务警情后,可以“一键式”分流至12345或其他联动部门,处置质态实时可视,提高处置时效,也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近年来,为快速有效处置各类警情,科学合理分流非警务求助,给人民群众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社会公共服务,市公安局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共同研究、密切配合,扎实推进社会公共服务联动改革。目前,已形成110接警平台与12345政务热线“中心运行一体化联动”的随州模式。
今年上半年,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共接报有效警情62056起,非警务警情4532起,分流联动3284起,分流率约为72.46%,从源头上为基层派出所减负增效,实现为民服务机制高效运转。
全平台作业实现一体化运转
“接警员接报非警务警情后,会从110系统将警情一键转发至12345平台,12345会通过平台即时签收并将警情派发到对应的联动成员单位,联动成员单位接收警情后,迅速核实、处理并反馈,再由12345平台对报警人进行回访并记录结办情况。”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负责人卢戒说。
2023年5月,随着市政府办公室《随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实施方案》下发,随州公安进一步完善“工作无壁垒、配合无缝隙”的对接联动机制,打通了12345政务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系统对接,对日常承接的各类报警、投诉、求助诉求进行了梳理,厘清了各类事项职责边界,实现了110与12345平台互联互通、数据融合共享,形成了以随州政数局+随州公安双轮驱动,政府职能单位、公安各警种相互协调、合力处置的工作格局。
前期110接警平台与12345服务平台分别对各自操作界面、应用层面、数据库层面进行整合,后期系统对接后,工单、警单双向流转,闭环运行,签收时间、接收人员、处置进展、办理情况以及最终处置结果实时反馈,每一步处置过程都能通过平台监测,流程清晰明了。
“自6月10日平台互通以来,联动处置机制运转流畅,协作配合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更加严谨规范。”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调度科负责人张俊波说,“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事,实现分类处理、高效处理,实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的良好效果。”
分流处置为基层减负增效
“警情分流是为了更加科学、高效的配合协作。110报警服务台受理紧急报警、紧急求助和涉警紧急投诉等警情,12345政务热线集中受理各类非警务咨询、投诉、建议和非紧急求助类事项的目标,职责边界明确,大大提高了群众服务率,也有效提升了基层实战单位工作效率。”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调度科民警表示。
我市现有民警占总人口的比率远低于全省平均值,而全市警情近三分之一为非警务警情,基层民警不堪重负。
市公安局以警情分流破题,110接警后,将违法犯罪、紧急求助和警务投诉之外的64类非警务事项转由12345政务热线处置。对性质不清、职能交叉、需多部门配合或求助事项不明的情况,按“首接即办、全程跟踪、负责到底”原则,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的求助有人承接、高效处置、不回流反弹。
警务事项和非警务事项合理分流,使有限的警力得以从繁重的接处警任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开展基层警务治理工作,有力促进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提质增效。1至6月,全市公安机关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262起,侦破民生小案1506起。
“大量的非警务工作在接警之初,就完成了分流和处理,避免了基层民警在非警务事项协调处置中牵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真正实现了为基层民警减负。”曾都区公安分局东城派出所民警说。
联动发力护百姓平安幸福
“110”与“12345”双向奔赴,从快派、快处、快督、快结4个方面入手,对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求助事项,由公安机关牵头,联动单位配合,第一时间到场,实现市区范围民生类事项及时处置率达95%以上。
6月12日22时,“110”接到群众报警称:“在随城沿河大道浮缨巷1号闻着好大的煤气味,疑似燃气泄露,担心有安全隐患。”接警后,接警员迅速录入平台,通过一键调度曾都区西城派出所处理并同步将工单流转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由12345将此工单紧急转给随州中燃公司调度中心指派当班应急人员等赶往现场处置。22时10分,派出所、消防、燃气等相关单位赶到现场。22时30分,天然气泄露被妥善处置。
目前,通过数据共享平台,与“12345”及相关联动部门由以前的三方通话转为实时联动互转。“110”接报非警务警情后,可以“一键式”分流至12345或其他联动部门,处置质态实时可视,提高处置时效,也提高了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