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25日
务实求真勇担当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张家圣
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强化民生改善。
随县高城财政所在随县财政局和高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聚财为公、理财为民的理念,坚持生财聚财一流增收,财务运行一流监管,为民理财一流服务,窗口形象一流提升,财政队伍一流管理,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提升服务水平,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全力保运转、保发展、保民生,为促进高城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抓实党建固根基
高城财政所按照“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党建工作成为该所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
在党建工作中,该所坚持开展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学习,定期召开“三会一课”,让每个党员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纯洁党性,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健全党组织活动开展机制,使党员的组织生活和监督管理常态化、制度化。2022年,该所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上党课6次,红色教育1次。全所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政策业务水平、法律法规意识,以及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和主动性、守纪律讲规矩的自觉性都得到了全面提高。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该所多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社区和企业,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坚持调查研究,掌握财政政策和资金使用的实际效果,在调查研究中改进工作,创新思路。该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的重大事项必须向局党组织报告,年底向党组织述廉述职,接受全体党员的评议与监督。
在实际工作中,高城财政所坚持把党建工作和财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每名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展现党员风采。全体党员干部恪守“发展第一、人民至上、继承创新”的诺言,在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全镇公共财政保障能力逐年提高,各项民生政策、民生实事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
文明创建树形象
创文明单位,谋行业发展。高城财政所紧紧围绕“带好队、理好财、服好务”的工作思路,以“奉献于事业,服务于社会”为宗旨,对内用文明聚人心,对外凭服务树形象,在被授予随州市“文明单位”的基础上,迈向省级“文明单位”行列。
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知礼重仪的文明礼仪、规范有序的公共秩序、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整洁优美的庭院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开展办公环境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推动“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把文明的理念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该所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力求形成高度一致的认同感。在政治和业务工作会议、主题教育实践、“六型”机关建设以及日常思想引导过程中,始终强调干部职工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恪尽职守、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职业价值和职业形象。
财政公信力是检验财政工作是否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支持的重要标志,也是创建文明和谐的内在要求。为切实增强财政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该所紧紧围绕“管理、监督、服务”工作目标,加强规范化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阳光财政”的内容方式,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取得了良好的效应。
拓宽“阳光窗口”。在便民服务大厅建立了“阳光窗口监督台”,畅通信访接待渠道,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促进“阳光办事”。着力打造“阳光办事”工作模式,将财政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使“阳光财政”有形式、有内容、有实效。
加强“阳光交流”。不定期地邀请人大代表、各界群众参观指导“阳光财政”工作,并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意见卡等方式征求建议意见,以推进“阳光财政”工程建设。
融合发展助振兴
一条条村道交织延伸,一个个产业生机盎然,一座座农宅整洁雅致,一张张笑脸幸福荡漾……初秋时节,走进高城镇梅子沟村,景色如画、韵味别致,阡陌纵横中,迸发出乡村振兴新的生机与希望。
近年来,梅子沟村在随县财政局和高城财政所的大力支持及具体指导下,整合财政专项资金4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500多万元,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先后对望城岗44户农房外观进行了立面包装,兴建了两个660平方米文化娱乐广场,新建改造5座公共厕所和78户农户厕所,建设绿化景观带532平方米,对路边墙面进行彩绘包装,绘制彩图737平方米,对九组至茶山3.2公里土路进行硬化,方便了村民出行和游客观光、采风。
记者穿行在高城镇高黄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山峦层林尽染,田野蓝绿交融,村庄鸟语花香……如此美景,是近年来随县财政局和高城财政所支持引导高黄村打造美丽乡村书写的时代答卷。
近年来,高城财政所聚焦美丽乡村、聚力产业发展,成功打通了产业富民、环境宜民、连心便民三条路,为村民铺就了坚实的“小康路”。
高城财政所主任邓育玲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所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抓手,秉承“均衡、共享”理念,全力以赴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先后争取整合各类财政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9000多万元,投入到全镇乡村振兴行动之中。
在财政奖补资金的拉动下,高城镇扩宽硬化乡村道路42公里,整治塘堰96口,安装太阳能路灯600余盏,新建公厕34座,改造户厕3662户,新建文化广场21个,栽植景观树木5万余株,建设景观点28处。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今的高城镇,正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用“各美其美”打造村湾,用“美美与共”连线成片,让美丽乡村的“大美画卷”越画越长。
履职尽责勇担当
作为民生服务窗口,高城财政所以“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工作创一流”为总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主题,全力做好便民、惠民、利民大文章。
着力培植财源,协调组织财政收入入库。主动与税务部门联系,加强征管力度,深入企业及项目建设区域开展调研式检查,掌握纳税第一手资料,并建立台账,全程管理,加强信息的搜集和反馈,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组织财政收入。
做好“三清两建”,化解村级债务。为加快“三清两建一提升”工作进度,该所联合政府农业部门通过召开“三清两建一提升”暨农村集体管理三资培训会议,为“三清两建一提升”工作顺利展开打下基础。党支部书记邓育玲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走村入户,为农户宣讲“三清”政策,清收村集体债权债务。2022年,全镇累计化解债务1869.94元,占债务总额96.74%。建立村级资源资产台账74本,摸清了村集体家底,减轻了村集体债务压力。
开展专项治理,落实惠民惠农政策。该所通过走村入户,分组核查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情况资金发放情况现场为农户核对补贴账号,共收集2020-2021年27项惠民惠农补贴数据47000条。对于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不折不扣地把各项惠农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2022年发放耕地补贴资金5679户,补贴面积4.5万余亩,合计335.85万余元;一次性种粮补贴分三批次发放总计160.67万余元,申报稻谷补贴面积2.9万余亩,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地体会到党的政策温暖。
发展壮大产业,做好专项资金监管。通过完善预算资金审批拨付流程,建立全镇乡村振兴资金专账制度,保障资金使用安全。同时,帮助大桥村依托村集体50亩香稻生产基地,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村群众发展香稻订单农业,建立香稻米加工厂,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产业,以乡村合作公司为依托,挖掘本地资源,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22年,高城财政所突出抓基础、强管理、严标准、树形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新时期新担当新作为,高城财政所将紧跟新形势、履好新职责,在乡镇财政管理中扬长避短,开拓创新,务实有为,为高城镇高质量发展奉献新智慧、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