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05日
以设施配套完善促进中心城区能级提升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云 见习记者 钟金辉
  当前,襄阳经随州至信阳高速公路随州段项目正在挂网招标。从市交通局获悉,我市力争年内启动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工作。这一高速通道承担着襄阳、随州北部至长三角城市群交通的直接联系,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快速路网格局。
  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提出,“要以花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和‘双创’工作为抓手”,“以设施配套完善促进中心城区能级提升”。
  提升城市能级,是持续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之举,是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之需。《关于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以流域综合治理牵引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从统筹燃气、供水、防洪与排涝安全,实现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加快“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等方面着手,完善设施配套,提升城市“硬实力”。
  地下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积极抢抓城市更新政策机遇,将老旧管网更新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全力推进,统筹谋划实施供水、排水、燃气老旧管网更新项目。我市确定2023年地下管网改造目标任务178公里,截至7月已完成各类管网改造约101公里,占比约56.7%。
  市住建局总工程师郭国成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加强项目统筹谋划,全面推进排水、供水、燃气等城市老旧管网更新,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不断夯实城市韧性基础,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花园城市。
  用一张数字网络,串联起城市治理、城市运行、政务服务等方面,为城市管理装上“智慧大脑”,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城市治理“一网统管”。今年以来,我市在现有的数字城管平台基础上,建设了城市运管服平台的“指挥协调应用系统”和数据对接项目,实现了“操作更便捷,分类更细致,范围更全面,定位更精准”。目前,正在试运行中。
  “按‘覆盖全面、多网融合、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加快推进城市运管服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建设综合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系统、AI智能视频分析系统、‘门前三包’综合管理平台、智能井盖管理等应用系统。”市数字化城管中心主任李玉生说。目前,二期项目已完成招投标。
  8月24日,国能长源随州电厂2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至此,该电厂建设的两台66万千瓦发电机组具备对外输送电能的能力和条件,对提升随州综合能源供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近年来,我市依托特色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风能、光伏、生物质“三位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新能源产业全省领先。截至6月,我市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累计发电量分别为316.22万千瓦、294.05亿千瓦时,分别占全省的11.70%、23.49%。同时,火电项目并网投产,随县徐家塆和广水花山2座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首座电化学储能电站华润随县文昌项目实现并网投运,全市“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打造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强化城市和产业双集中发展的能源支撑。“下一步,将围绕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力争到‘十五五’,实现‘千万千瓦’能源装机规模目标。以火电项目为龙头,壮大用电用热产业板块。利用新能源发展机遇,完善全域可再生能源布局。加大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外送及内消能力。”市发改委总经济师阎祥林说。
  道路通,百业兴。我市制定《随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实施方案(2022—2024年)》,力争三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200亿元,实施重点支撑性项目37个,建成“八纵五横三联一环”的干线公路网,形成市内1小时通勤圈、城际2小时交通圈。
  自去年以来,全市掀起交通运输项目建设热潮。目前,随信高速已累计完成总投资额的27.8%,南外环正向年底通车目标奋进;G346广水市城郊至长岭段改扩建工程、S263随县柳林镇区至随岳高速出口段改扩建工程、S262曾都区万店至淅河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谋划中的随州至荆门高速随州段正在进行路线规划研究。
  “项目为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市交通局负责人李经发说,下一步将着力续建项目抓调度、新建项目优服务、谋划项目争支持,奋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助力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