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05日
托起民生幸福梦助力建设示范区
—— 我市2024年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侧记

▲ 举办招聘夜市暨“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


组织参加2024年湖北省就业援藏专项招聘活动


▲ 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调研我市稳就业工作


▲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道亮调研全市就业促进工作


▲ 万达广场向市就业服务中心赠送感谢锦旗


▲ 曾都区“零工驿站一站式服务案例”荣获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全国总决赛优秀就业服务案例三等奖


▲“归巢曾都·创享未来”就业创业推介会在东莞市举行


▲ 举行“学子看家乡、高校企业行”观摩活动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清 通讯员 张扬  
  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对就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由各级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的就业工作机制,坚持把促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锚定全年目标抓实抓细稳岗就业各项举措,推动全市就业工作持续稳中向好,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强支撑。  
  2024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 978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593人,实现高校毕业生来随就业创业5082人,平均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40%以上;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7亿元、新增返乡创业2306人,带动就业4803人,以高质量充分就业托举起民生幸福梦。  
  聚焦重点群体织密就业“帮扶网”  
  “专业对口,离家近,待遇也不错。”在“‘就’在金秋,‘职’面未来”2024年曾都金秋就业圆梦行动夜市招聘会,刚毕业的李同学与一家本地电子企业达成就业意向。此次招聘会,共吸引了3000余名求职者参与,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8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最终都要体现到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上,重点群体稳,则就业大局稳。全市人社部门织密织牢就业帮扶“一张网”,把促进就业与服务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产业和城市集中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聚焦青年群体、困难群体等重点群体,通过拓宽就业渠道、创业带动就业等方式,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擦亮幸福生活底色。  
  帮助青年群体“好就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才聚荆楚”工程,实现高校毕业生来随就业创业5082人,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47%。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多形式开展青年求职能力实训服务周活动,累计开展“1131”服务8828人次,有效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就业。  
  支持创业驱动“带就业”。开展“马兰花”SYB创业培训2865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7亿元,向返乡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共计306人152.7万元,11名高校毕业生获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扶持资金共计61万元;组织开展“学子看家乡、高校企业行”系列活动,曾都区在东莞市成功举办首届返乡就业创业推介会,与数位企业家签订返乡创业投资协议,30多名技术技能人才达成返乡就业意愿。  
  帮扶困难群体“保就业”。引导38.8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就近就业,脱贫人口稳定务工规模5.97万人,有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全部实现就业。全市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7631人,对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1905万元,代缴医保费415万元,充分保障失业人员生活。在就业援疆、援藏专项招聘活动中组织10家企业提供岗位300多个,近百名新疆、西藏籍高校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  
  稳住市场主体增强就业“吸纳力”  
  “47.5万元的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补贴今天已到公司账上,这笔资金为我们提升员工福利、稳定人员队伍提供了很大帮助。集团今年已累计享受社保费减免、稳岗返还、吸纳就业困难人员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等各类人社部门补贴资金共计320余万元。”湖北齐星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张雨向前来我市调研的李述永厅长介绍到。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市场主体发展得好,保就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围绕企业纾难解困,全市人社部门把稳市场主体作为各项政策部署的主线,以纾困帮扶企业为抓手,多措并举持续为市场主体“输血”,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地增强就业吸纳能力,为保就业、稳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持续开展“阳光人社惠企行动”。在服务本地重点企业的基础上,新增9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人社系统干部作为服务专员,“一对一”对全市114家重点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包保服务。定期通过电话、微信和实地走访等方式,主动向企业宣传人社政策,了解企业状况,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2024年累计帮助企业解决紧缺用工9269人。  
  打好“降”“返”“补”政策“组合拳”。2024年延续实施1%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全市减征失业保险费5510万元。继续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实施稳岗返还政策,通过“免申即享”模式向2634家企业发放返还资金1928万元,稳定就业岗位5.82万个。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1.19亿元,发放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和招用退役军人的社保补贴、就业补贴、培训补贴等各类惠企补贴。向108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9.3万元,惠及193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向763人次劳动者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16.6万元。  
  做实劳务品牌打造就业“新引擎”  
  打孔、接种、套袋……2024年12月12日,第五届“随县工匠杯”香菇种植工职业技能大赛在随县举办。来自全市的150余名从事香菇种植、香菇制作、香菇销售从业人员汇聚一堂,赛技能、比本领、促产业,进一步擦亮做实“随县香菇种植工”劳务品牌。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县香菇种植工”是湖北省第四批“十大劳务品牌”,也是我市极具地方特色、产业特色的劳务品牌,带动全市10多万户农民从事香菇种植,创造与香菇相关的就业岗位超过30万个。  
  劳务品牌是促进就业、返乡创业、特色产业、招商引资和城乡发展的“金名片”和“强引擎”。近两年,我市依托本土特色产业,深入开展特色劳务品牌创建工作,培育“随县香菇种植工”“曾都焊匠”“广水巾帼月嫂”“风机制造商”“不锈钢制品商”等一批省级重点劳务品牌,累计带动从业人员近70万人。  
  “随县香菇种植工”是目前我市影响力大、带动范围广的劳务品牌之一,“随县香菇种植工”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被纳入2024年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省人社厅、省就业中心主要领导多次到我市调研指导。  
  2024年,市、县人社部门持续实施擦亮“香菇种植工”劳务品牌“五个一”工程,邀请省就业中心领导、人社部劳务品牌专家对品牌建设作专题辅导,确定了“规范化培育、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出、品牌化推广和产业化发展”的建设方向。2024年出版发行全国首本《随州香菇种植技术》培训教材,研究制定“随县香菇种植”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建设“随县香菇种植工”实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3000余人,上线“随县香菇种植工技能人才助企服务平台”,2000多名“土专家”活跃在新疆、十堰、贵州等全国各地开展技术培训和行业指导。  
  以“随县香菇种植工”劳务品牌“五个一”建设为标准,全市人社部门将持续培育、擦亮、做实劳务品牌建设工作,力争打造更多在全省、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地方特色劳务品牌,带动更多劳动者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促进均衡可及服务送到“家门口”  
  “感谢人社部门提供的服务,让我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与某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的广水市城郊街道富康社区居民李某高兴地说。李某今年42岁,平时在家打零工,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通过街道零工驿站,李某应聘到附近企业就业,“现在好了,不但工作稳定了,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李某感慨道。  
  健全均衡可及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是落实就业政策的重要保障,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支撑。2024年,全市人社部门以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提升群众就业便利度为目标,开展“家门口”就业服务工作试点探索,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持续巩固提升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广水市探索县域精准化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被纳入2024年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  
  就业服务网点“便捷可及”。2023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先后建立59家覆盖城乡的零工驿站,同时依托县市区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乡镇党群服务中心等载体,为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提供集求职招聘、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劳动维权于一体的公益性就业服务。曾都区“零工驿站一站式服务案例”荣获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全国总决赛优秀就业服务案例三等奖。  
  就业创业政策“触手可得”。利用就业服务网点、专场招聘会和人社官网、新媒体矩阵,印发各类宣传资料4万余份,公开政策文件和政策解读文件19个,制作政策短视频13期,在人社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累计播放量达75万多次;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政策法规宣传“进工地”2场次;参加“惠企政策进县市区宣讲活动”21场次;参加全市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新闻发布会1场次,有效提升就业创业政策覆盖面和知晓率。  
  高频服务事项“就近可办”。推进就业创业高频服务事项“应沉尽沉”,实现更多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就失业登记、“4050”社保补贴、失业保险金申领、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资质审核等23个就业创业高频服务事项均下沉至街道、社区和乡镇服务网点受理或直接办理,切实减少群众跑腿次数,最大限度便企便民。  
  创新数字赋能推动就业“数智化”  
  打开手机微信“随时就业”小程序,“我要求职”“我要招聘”“我要培训”“直播带岗”等功能板块跃入眼帘,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可在线发布求职需求和招聘信息。  
  系统后台将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薪资待遇,与求职者的学习经历、从业经历、期望薪资等进行自动比对,随即向求职者精准推动岗位信息、向用人单位精准推送求职者信息,通过数字赋能,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提升了就业服务时效。  
  这是记者最近在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采访时看到的一幕。据介绍,“随时就业”智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以建立“两库两平台”为核心,即通过建立我市全量“人力资源信息库”“市场主体岗位信息库”,通过“精准就业服务平台”和“动态管理和运营平台”提供“职岗智配”“政策智推”等精准就业服务。2024年底,系统主体功能通过初步验收,今年初将正式上线运行。  
  以数据赋能,促就业提“智”增“效”。针对传统模式下缺少统一开放的线上精准对接平台,求职、招聘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求职者工作难找、招聘者人才难寻、政策支持不够及时高效等问题,市人社局积极打造“随时就业”、“创业担保贷款高效办”等线上平台、信息系统,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再升级。  
  “随时贷”创业担保贷款信息系统于2023年底上线运行,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可通过市就业中心微信公众号在线申请,通过数据赋能,在验证个人基本信息后,系统随即自动识别并校验婚姻状态、营业执照等证照信息,随后只需将其它附件在线提交即可;人社部门、担保机构、经办银行通过系统后台在线审批放款,实现“三分钟申贷、零跑腿、一键式提款”的“301”高效服务模式。“创业担保贷款高效办”通过2023年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试点验收。2024年,依托“高效办”系统平台,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通过“301”模式申贷的占贷款总量的一半。  
  2025年,全市人社部门将重点开展“随时就业”两个“信息库”的数据采集更新,通过平台运营有序开展精准就业服务等工作,同时推广用好“随时贷”创业担保贷款信息系统,为推动我市开展“家门口”就业服务提供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