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5日
高城镇财政所精准施策助力新屋村旧貌换新颜
  随州日报讯(通讯员张家圣)近年来,随县高城镇财政所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24年,新屋村作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在财政所的全方位支持下实现“旧貌换新颜”,为全县乡村振兴树立标杆。
  建设初期,财政所深度参与规划设计,累计走访村民100余户,召开座谈会5次,收集群众意见30余条,确保规划“接地气、合民意”。立足随县“炎帝故里”文化底蕴和高城镇中药材种植传统,财政所联合专业团队制定《新屋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构建“一环(生态宜居环)、一带(中药材产业带)、多节点(文化景观)”空间布局,将神农文化、中医药元素融入村容设计,打造“陌上花开、幸福新屋”特色品牌。
  2024年,财政所争取新屋村美丽乡村建设中央及省级资金300万元、县级配套100万元,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同时创新“财政+社会”投入机制,统筹整合其他政策资金468万元,吸引乡贤产业投资700余万元,成功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通过“产业发展+村企联营”模式,新屋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30万元,实现“输血”变“造血”。
  财政所建立“立项-拨付-验收-公示”闭环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财务收支规范,全年开展专项审计3次,整改问题5项,确保资金“零违规”。在项目建设中,创新“村民监督员”机制,推选10位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和验收,公开公示资金明细13次,村级债务保持“零新增”,群众满意度达98%。
  依托财政扶持,新屋村构建“中药材+菌菇+光伏+文旅”产业矩阵:中药材种植方面扩种金银花、射干等200亩,配套建设烘干车间、冷链仓储,年产值突破40万元;菌菇产业方面引入白参菌等新品种,年产值达240万元,农户人均增收4000元;农旅融合方面打造“神农百草园”研学基地,带动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发展;光伏扶贫方面光伏电站年均发电收益12万元反哺村公益事业。通过“保底收购+技能培训+入股分红”机制,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5万元,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5%。
  该所坚持“建设为民、成果惠民”,走进群众家中解决土地纠纷、环境整治等问题11件。发动群众参与“庭院美化”“道路管护”“植树护林”等行动300余人次,形成“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氛围。
  从“面子”到“里子”,从“输血”到“造血”,高城镇财政所以“小财政”撬动“大发展”,书写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