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08日
山村追梦人乡野绘新篇

在大棚查看草莓长势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乡村名片
万福店农场凤凰山村
凤凰山村位于随县万福店农场西南部,316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版图面积12.24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湾,836户3512人。近年来,凤凰山村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思维方式,内挖资源潜力,外抓引资合作,闯出了一条以“农业为基础、多业作支撑”的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光伏发电、苗木培育、特色种养、酒店民宿、乡村旅游五大产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城乡一体化、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的典范,先后被授予“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累计获得全国、省市县各项荣誉42项。
近年来,随县万福店农场凤凰山村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成绩卓著,这背后离不开党建引领下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与不懈努力。
从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到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再到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提升民生福祉,凤凰山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将党的温暖与力量传递到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一过程中,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祥树无疑是关键的领路人。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这位扎根基层30余载,用坚守与奉献诠释责任担当的山村追梦人——潘祥树。
记者:潘书记,您好!在凤凰山村,您是大家公认的“领头雁”,乡亲们对您赞誉有加。能跟我们讲讲,是什么让您在基层坚守30多年,一心为村里发展付出呢?
潘祥树:我土生土长在凤凰山村,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看着以前村里环境差、乡亲们生活不富裕,我心里着急。我是一名党员,这个身份赋予我责任,让我下定决心要为家乡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既然名叫凤凰山村,就要对得起这个美名,不仅村要美起来,村里人更要富起来,这是我在接过老村支书接力棒时所作的承诺。
记者:确实,如今凤凰山村的变化有目共睹。就拿村庄环境整治来说,当初是怎么想到那些独特的改造办法的呢?
潘祥树:以前村里环境不好,留不住人。为了改变这状况,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外出考察学习,发现利用本地的山石、废砖废瓦,既能节约成本,又能保留村庄特色。我们就开展整体包装、拆旧建新、就地改造、迁湾腾地,将原有的29个自然湾合并成11个自然湾,新建居民安置点3处,改造自然湾8处,在保留原有村庄风貌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凤凰山村民居建筑群。现在的凤凰山村已经实现了“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香”的生态格局。
记者:环境美了,产业发展也得跟上。咱们村在产业发展上有哪些思路和举措呢?
潘祥树:村民住上了好房子,接下来就得想办法让大家富起来。我们决定走“农业为基、多业支撑”的路子。在村里推行“支部引领干、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模式,我带头办了蛋鸡场。现在村里全自动化养殖蛋鸡30多万只,还有生猪、淡水养殖,形成了特色养殖体系。
同时,我们发挥土地优势,吸引光伏发电、苗木花卉产业落地。还利用村里的生态和人文资源,打造了千亩花海、万福店农垦展览馆这些景点,配套建设农家乐和民宿,形成了现代化生态农业观光园。一到节假日,游客特别多,不仅村集体经济增收了,还为村里部分弱劳动力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记者:在这个过程中,党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潘祥树: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中,党员始终冲在前面。就拿建设观光园来说,党员带头流转土地、宣传推广,让群众看到发展的前景,大家才更愿意跟着干。而且通过党建活动,我们党员的凝聚力更强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
记者:除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也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凤凰山村有哪些独特的举措和经验呢?
潘祥树:我们始终坚持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村里的重大决策都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让村民参与到村庄事务的管理中来。同时,建立了积分制管理办法,对村民在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文明家庭等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也是村集体分红的重要依据,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村风。
记者:展望未来,凤凰山村有哪些新的发展计划和目标?
潘祥树:下一步,我们打算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结合村里的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旅游项目。我们的目标是把凤凰山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让每一位村民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