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2日
抬升标杆挑大梁 建功支点争进位
中共广水市委 广水市人民政府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随州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锚定“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目标,把全部心思、精力和工作向“整体提升环境、建功支点建设”聚焦聚力,抬升发展标杆、提升发展能级,以实干实绩实效答好“广水十问”,努力在随州县域经济中挑大梁当标杆做示范。2024年,广水地区生产总值451.8亿元、增长6.1%,规模工业增加值92.32亿元、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178.69亿元、增长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亿元、增长12.8%,增速位居全省103个县(市、区)前10,获评随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以全省第6的成绩位居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94位,连续三年实现再进位。
提升经济能级 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传统产业蝶变焕新。深入实施“技改赋能、制造焕新”行动,推动包装印刷、服装纺织等传统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开展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签约投资50亿元的华仲生物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中粮家佳康全产业链、翔天食用菌三产融合产业园等10余个重大牵引项目,打造以农产品供应链平台为载体的百亿农产品加工业。
支柱产业裂变成势。以华鑫为链主打造百亿低碳冶金产业,建设湖南利钢共享特钢精深加工产业园,低碳冶金产业集群入选全省29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以新煌为链主打造百亿循环经济产业,建设投资20亿元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以三峰透平为链主打造百亿风机智能制造产业,推进高端风机高端环保设备制造产业园,风机产业集群被纳入全省19个创新型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聚变突破。以“后退一公里、先保后扩”思路加快化工园区建设,探索“重资产+产业基金+上市公司实控人担保”方式,对接推动三利沣压敏胶、广利沣光学膜、含氟灭火剂等项目落地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深化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加快推进安通林、舜宇精工等项目,建设智能网联汽配产业园。
提升项目能级 战略支撑力持续增强
立项争资有额度。坚持“立项争资就是招商引资”,2024年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5.5亿元,居全省县(市、区)前列,其中G346城郊至长岭段改扩建项目获批3.32亿元,创造随州市单体项目争资新高。2025年已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0个、专项债项目1个,以“真金白银”筑牢发展根基。
招商引资有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编制产业链招商“掌上地图”,谋划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建设广水市(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深化“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促成投资50亿元的华铭控股中国风谷智能制造等一批高质量项目落户广水。一季度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合同金额170.07亿元,同比增长110%,创历年同期新高。
项目建设有速度。坚持“项目为王、大项目为王中王”,落实“四大家”领导“四个一”包保制度,推行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普利赛斯、广金桦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进规,刷新广水速度。纳入省级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377.5亿元,分别增长28.6%、167.2%;在建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307.1亿元,分别增长69.2%、61.4%。
提升平台能级 创新策源力持续增强
创新力量不断增强。对接融入湖北省科创供应链平台,通过“一对一”辅导推动新入驻企业51家、总数达231家;对注册企业提供资源对接全流程跟踪服务,累计发布技术、金融、人才等需求48条,帮助粤众鑫、凯立恒等企业融资1300万元,促成合作8项、成交额1522万元,10项合作持续跟进。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22家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企业获评国家、省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为历年最多。毅兴智能入选全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三峰透平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大洋塑胶e-PSP钢塑复合压力管道获评首届“湖北精品”。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兑现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技术改造等奖励资金1800余万元,支持校企共建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依托华鑫冶金、三峰透平分别创建先进冶金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风机技术创新联合体,构建龙头引领、梯次发展的科技创新转化体系,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
提升改革能级 开放辐射力持续增强
重大改革落地见效。统筹推进大财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工业园区“标准地”出让率100%,基本实现五证同发,9项改革事项被纳入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成功发放全省县域首笔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贷款、首例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执行保险,连续15年获评全省金融信用县市。
对外开放卓有成效。积极参加行业专业展会、广交会、进博会等各类展会,风机年出口突破千万美元。用好“澳洲—舟山港—鄂州北站—杨家寨站”海江铁联运新通道,加快推进投资3.2亿元的杨寨铁路货场改造项目,建设年货物吞吐量达500万吨的鄂北地区货运枢纽,每吨可降低物流成本10元。
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开展整体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兑现惠企政策资金3.46亿元,548个高频事项在22省343地通办,1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主题事项全面落地,“悦·广水”营商环境品牌进一步叫响。广水营商环境进位30位,是全省进位显著的县(市、区)之一。
提升绿色能级 生态承载力持续增强
环境保护成效明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年均浓度、重污染天数实现“双下降”,优良天数比率稳步提升;5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王店国考断面实现有监测记录以来持续达标,6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生态治理纵深推进。龙泉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启动实施,浆溪店河综合治理项目稳步推进,入河排污口项目完成验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进度达60%,荣获全省幸福河湖创建推进力度大的地区。绿化国土4000亩,完成16家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恢复治理218.51公顷,整体修复率超87.5%。
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围绕风机、智能装备、新型建材、风光电等行业,打造低碳高效、资源集约的绿色工厂及其产品体系,广彩印刷成功创建随州市首家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B级企业(全省环保标杆企业),观音村纳入第一批“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试点名单。
提升品牌能级 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
特色文化传承出新。推进李白、贰国、三乡、四贤等特色资源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成立詹王饮食文化协会,发布“詹王故里·广水厨嫂”区域公共品牌,武汉旗舰店暨詹王厨艺·非遗美食传承体验馆开张营业,并成为央视春晚武汉长桌宴拍摄地,拐子饭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文旅IP品牌出圈。推动月光海整体融入随州旅游“一号”公路建设,在“一山一水一村一城”率先打造一批“随遇而安·自在小院”民宿,《月光海·渔火露营景区》《长安三万里·寻踪到广水》被评为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中华山盟·月光海誓”文旅IP品牌持续叫响。
旅游目的地出彩。举办“跟着赛事游广水”系列文体活动,精心打造6条“花漾年华·相约广水”赏花之旅精品线路,支持三潭争创5A级旅游景区,支持浆溪店红色革命旧址群、观音和桃源生态旅游区创建4A级旅游景区,广水被纳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获评全国气候康养旅居地。
提升城市能级 区域协同力持续增强
县域发展提质竞进。做好“主副互促”文章,构建“一中心、三走廊、六线路”交通网,推进交通提级、枢纽分级、物流升级“三级联动”,全力打造随州区域副中心城市;商品房投资、销售、房价均保持正增长,吸引3000余人进城安居,常住人口实现“止跌回升”。广水入选国家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今年4月六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镇域经济齐头并进。将乡镇“五大”活动作为建功支点建设的具体实践,打造一批经济强镇、旅游发展型特色镇、农业发展型特色镇。杨寨镇以全省第4的成绩位居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245位,在上年前进20位基础上再进18位;武胜关镇跻身全省综合竞争力百强镇第65位。蔡河镇猕猴桃产业强镇项目入选农业农村部产业融合项目,为随州市唯一。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村(社区)清零,10万元以上374个、占比93%;关店村以党建赋能香菇产业链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做法,在随州市学习推广。在随州市乡村振兴(清洁家园)观摩活动中,广水荣获第一名。无访村(社区)数量增至381个、占比94.78%,纳入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安全风险等级较低县(市、区),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勇立潮头敢为先,建功支点正当时。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随州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拼抢实进、勇毅前行,以实干实绩实效作答“广水十问”,助推“整体提升环境、建功支点建设”,努力在随州县域经济中挑大梁当标杆做示范,为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更多广水力量!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随州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锚定“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目标,把全部心思、精力和工作向“整体提升环境、建功支点建设”聚焦聚力,抬升发展标杆、提升发展能级,以实干实绩实效答好“广水十问”,努力在随州县域经济中挑大梁当标杆做示范。2024年,广水地区生产总值451.8亿元、增长6.1%,规模工业增加值92.32亿元、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178.69亿元、增长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亿元、增长12.8%,增速位居全省103个县(市、区)前10,获评随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以全省第6的成绩位居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94位,连续三年实现再进位。
提升经济能级 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传统产业蝶变焕新。深入实施“技改赋能、制造焕新”行动,推动包装印刷、服装纺织等传统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开展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签约投资50亿元的华仲生物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中粮家佳康全产业链、翔天食用菌三产融合产业园等10余个重大牵引项目,打造以农产品供应链平台为载体的百亿农产品加工业。
支柱产业裂变成势。以华鑫为链主打造百亿低碳冶金产业,建设湖南利钢共享特钢精深加工产业园,低碳冶金产业集群入选全省29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以新煌为链主打造百亿循环经济产业,建设投资20亿元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以三峰透平为链主打造百亿风机智能制造产业,推进高端风机高端环保设备制造产业园,风机产业集群被纳入全省19个创新型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聚变突破。以“后退一公里、先保后扩”思路加快化工园区建设,探索“重资产+产业基金+上市公司实控人担保”方式,对接推动三利沣压敏胶、广利沣光学膜、含氟灭火剂等项目落地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深化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加快推进安通林、舜宇精工等项目,建设智能网联汽配产业园。
提升项目能级 战略支撑力持续增强
立项争资有额度。坚持“立项争资就是招商引资”,2024年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5.5亿元,居全省县(市、区)前列,其中G346城郊至长岭段改扩建项目获批3.32亿元,创造随州市单体项目争资新高。2025年已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0个、专项债项目1个,以“真金白银”筑牢发展根基。
招商引资有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编制产业链招商“掌上地图”,谋划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建设广水市(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深化“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促成投资50亿元的华铭控股中国风谷智能制造等一批高质量项目落户广水。一季度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合同金额170.07亿元,同比增长110%,创历年同期新高。
项目建设有速度。坚持“项目为王、大项目为王中王”,落实“四大家”领导“四个一”包保制度,推行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普利赛斯、广金桦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进规,刷新广水速度。纳入省级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377.5亿元,分别增长28.6%、167.2%;在建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307.1亿元,分别增长69.2%、61.4%。
提升平台能级 创新策源力持续增强
创新力量不断增强。对接融入湖北省科创供应链平台,通过“一对一”辅导推动新入驻企业51家、总数达231家;对注册企业提供资源对接全流程跟踪服务,累计发布技术、金融、人才等需求48条,帮助粤众鑫、凯立恒等企业融资1300万元,促成合作8项、成交额1522万元,10项合作持续跟进。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22家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企业获评国家、省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为历年最多。毅兴智能入选全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三峰透平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大洋塑胶e-PSP钢塑复合压力管道获评首届“湖北精品”。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兑现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技术改造等奖励资金1800余万元,支持校企共建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依托华鑫冶金、三峰透平分别创建先进冶金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风机技术创新联合体,构建龙头引领、梯次发展的科技创新转化体系,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
提升改革能级 开放辐射力持续增强
重大改革落地见效。统筹推进大财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工业园区“标准地”出让率100%,基本实现五证同发,9项改革事项被纳入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成功发放全省县域首笔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贷款、首例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执行保险,连续15年获评全省金融信用县市。
对外开放卓有成效。积极参加行业专业展会、广交会、进博会等各类展会,风机年出口突破千万美元。用好“澳洲—舟山港—鄂州北站—杨家寨站”海江铁联运新通道,加快推进投资3.2亿元的杨寨铁路货场改造项目,建设年货物吞吐量达500万吨的鄂北地区货运枢纽,每吨可降低物流成本10元。
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开展整体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兑现惠企政策资金3.46亿元,548个高频事项在22省343地通办,1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主题事项全面落地,“悦·广水”营商环境品牌进一步叫响。广水营商环境进位30位,是全省进位显著的县(市、区)之一。
提升绿色能级 生态承载力持续增强
环境保护成效明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年均浓度、重污染天数实现“双下降”,优良天数比率稳步提升;5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王店国考断面实现有监测记录以来持续达标,6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生态治理纵深推进。龙泉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启动实施,浆溪店河综合治理项目稳步推进,入河排污口项目完成验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进度达60%,荣获全省幸福河湖创建推进力度大的地区。绿化国土4000亩,完成16家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恢复治理218.51公顷,整体修复率超87.5%。
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围绕风机、智能装备、新型建材、风光电等行业,打造低碳高效、资源集约的绿色工厂及其产品体系,广彩印刷成功创建随州市首家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B级企业(全省环保标杆企业),观音村纳入第一批“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试点名单。
提升品牌能级 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
特色文化传承出新。推进李白、贰国、三乡、四贤等特色资源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成立詹王饮食文化协会,发布“詹王故里·广水厨嫂”区域公共品牌,武汉旗舰店暨詹王厨艺·非遗美食传承体验馆开张营业,并成为央视春晚武汉长桌宴拍摄地,拐子饭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文旅IP品牌出圈。推动月光海整体融入随州旅游“一号”公路建设,在“一山一水一村一城”率先打造一批“随遇而安·自在小院”民宿,《月光海·渔火露营景区》《长安三万里·寻踪到广水》被评为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中华山盟·月光海誓”文旅IP品牌持续叫响。
旅游目的地出彩。举办“跟着赛事游广水”系列文体活动,精心打造6条“花漾年华·相约广水”赏花之旅精品线路,支持三潭争创5A级旅游景区,支持浆溪店红色革命旧址群、观音和桃源生态旅游区创建4A级旅游景区,广水被纳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获评全国气候康养旅居地。
提升城市能级 区域协同力持续增强
县域发展提质竞进。做好“主副互促”文章,构建“一中心、三走廊、六线路”交通网,推进交通提级、枢纽分级、物流升级“三级联动”,全力打造随州区域副中心城市;商品房投资、销售、房价均保持正增长,吸引3000余人进城安居,常住人口实现“止跌回升”。广水入选国家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今年4月六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镇域经济齐头并进。将乡镇“五大”活动作为建功支点建设的具体实践,打造一批经济强镇、旅游发展型特色镇、农业发展型特色镇。杨寨镇以全省第4的成绩位居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245位,在上年前进20位基础上再进18位;武胜关镇跻身全省综合竞争力百强镇第65位。蔡河镇猕猴桃产业强镇项目入选农业农村部产业融合项目,为随州市唯一。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村(社区)清零,10万元以上374个、占比93%;关店村以党建赋能香菇产业链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做法,在随州市学习推广。在随州市乡村振兴(清洁家园)观摩活动中,广水荣获第一名。无访村(社区)数量增至381个、占比94.78%,纳入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安全风险等级较低县(市、区),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勇立潮头敢为先,建功支点正当时。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随州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拼抢实进、勇毅前行,以实干实绩实效作答“广水十问”,助推“整体提升环境、建功支点建设”,努力在随州县域经济中挑大梁当标杆做示范,为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更多广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