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2日
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

图为湖北鑫明鸿玻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随州日报通讯员 卢 佳摄)

  随州日报通讯员 李茵 涂一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广水市锚定“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耕校地校企合作,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致力成果转化
  激活创新源泉

  4月27日,毅兴智能仓储车间,一台台走心机整齐排列,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发货前最后调试。
  毅兴智能地处广水市十里工业园,在高端中小型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研发领域深耕多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成功研制出了8种量产机型,先后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公司装备事业部总经理黎永恒介绍,毅兴智能联手国内高校院所,围绕走心机“结构设计难、加工速度高、精度控制难、复合加工应用门槛高”等难题,先后投资1.26亿元,启动新一轮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近三年,广水市科技成果转化达36项,省级科技成果登记1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登记14.86亿元,科技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此外,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也成为该市助力科技企业成果转化的“利器”。湖北华冠光电公司通过平台成功对接技术需求,解决了光学镜头精度的技术瓶颈;粤众鑫、凯立恒等科技型企业借助平台获得了1300万元融资,为企业发展注入了资金“活水”。
  截至目前,广水市已有231家企业注册该平台,发布各类科创需求48条,促成科创合作8项,成交额达1502万元。
  打造创新平台
  筑牢发展根基
  近年来,广水市通过构建“省级+市级+县级”三级创新平台矩阵,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中小微企业协同”格局,为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在科创平台建设上,该市积极申报省级创新平台和随州市级创新平台。轻工机械公司已成功备案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三江固德、中澳纳米等企业申报随州市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广水市共有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创新平台。
  在科技项目申报方面,广水市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有效发挥项目引导作用。2024年,大洋塑胶、广彩印刷等5家企业申报随州市揭榜制科技项目需求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后补助项目。金悦公司申报湖北省技术创新计划重大项目,项目资金100万元已全部到位,为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了坚实保障。
  深耕多方合作
  凝聚创新力量

  “咔咔——叮……”4月27日,走进湖北广彩印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赶制订单。
  广彩印刷地处广水市广水街道办事处,是一家专业从事彩色包装印刷的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广水市积极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成果斐然,本地众多企业纷纷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广彩印刷公司与武汉大学携手,攻克了印刷色彩精准度难题,产品质量、效率双向提升;双剑风机公司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研发出更高效节能的风机产品,不仅拓宽了市场份额,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目前,广水市已先后与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程学院等10所高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湖北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为广水市某机械制造企业解决了关键零部件加工精度问题,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30%;武汉工程大学的专家教授指导本地化工企业优化生产工艺。各高校纷纷发挥学科、人才、技术优势,为广水市企业精准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校地校企“双走进”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近三年,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先后来到广水市企业开展调研活动超50次。
  建设特派员队伍
  点亮科技之路

  连日来,天气炎热,农产品管护亟需增强,科技特派员们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当地农业发展出谋划策。通过指导果农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使水果产量大幅增加,品质显著提升,果农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
  近年来,广水市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增强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能力。加强科技特派员管理,按照相关考核办法,每年对“三级”科技特派员进行考核。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以“科技活动周”为载体,组织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成果推广、农资捐赠等服务,集中帮助农业实体和农户解决当前发展存在的技术问题。
  目前,广水市已挂牌十里、蔡河等10个工作站,吸纳了数百名科技服务人员,同时选派了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共119名深入农村一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