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2日
织密民生幸福网
随州日报通讯员 高晓涵 王莹 陈志康
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广水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教育、养老两大民生工程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机制、加大投入、优化服务,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民生保障体系。
教育筑基 打造“学有优教”新标杆
4月25日,广水市八一学校食堂大厅,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体验全新的“数字食堂”系统,刷脸、确认、打饭、就餐一气呵成。
“数字食堂”平台包含管理平台、采购系统、消费系统等,实现了一体化无卡交易。系统启用后,大幅缩短了师生排队就餐时间,提升了学校管理效率。
这是近年来广水市打造教育为民标杆的一个缩影。
五年间,广水市新增1.4万个学位,为众多家庭点亮希望之灯。39个教联体串联起城镇与乡村,让课程共享、师资互派、管理同频。11524台数字化终端、1800多套多媒体设备推动城乡课堂同步迈向“智慧化”。
教育资助是广水最温暖的民生底色。2024年,877.6万元生活补助惠及义务教育阶段12938名学子。11473名中等教育阶段学生因免学费政策得以轻装上阵。1696笔助学贷款为寒门学子架起通往大学的桥梁。
养老托举 绘就“老有颐养”新图景
4月27日,应山街道,老人们悠闲地下棋、唠家常,专业护理员上门为家庭养老床位建床对象提供照料服务。
近年来,广水市着力打造标准化养老设施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在应山街道、十里街道、武胜关镇等5个地方建设镇级养老服务综合体,集机构照护、短期住养、日间照料、老年助餐等功能于一体,年服务老人超5万人次。
持续推进社区(村)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和提档升级,近三年共投入500余万元,新建30处、改造28处社区(村)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就近活动场所。
为95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建成170张家庭养老床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民生保障一头连着“朝阳”,一头连着“夕阳”。广水市坚持“全龄友好、全域统筹”理念,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突破口,用细化服务托举民生,打造“老有颐养、学有优教”的幸福图景。
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广水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教育、养老两大民生工程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机制、加大投入、优化服务,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民生保障体系。
教育筑基 打造“学有优教”新标杆
4月25日,广水市八一学校食堂大厅,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体验全新的“数字食堂”系统,刷脸、确认、打饭、就餐一气呵成。
“数字食堂”平台包含管理平台、采购系统、消费系统等,实现了一体化无卡交易。系统启用后,大幅缩短了师生排队就餐时间,提升了学校管理效率。
这是近年来广水市打造教育为民标杆的一个缩影。
五年间,广水市新增1.4万个学位,为众多家庭点亮希望之灯。39个教联体串联起城镇与乡村,让课程共享、师资互派、管理同频。11524台数字化终端、1800多套多媒体设备推动城乡课堂同步迈向“智慧化”。
教育资助是广水最温暖的民生底色。2024年,877.6万元生活补助惠及义务教育阶段12938名学子。11473名中等教育阶段学生因免学费政策得以轻装上阵。1696笔助学贷款为寒门学子架起通往大学的桥梁。
养老托举 绘就“老有颐养”新图景
4月27日,应山街道,老人们悠闲地下棋、唠家常,专业护理员上门为家庭养老床位建床对象提供照料服务。
近年来,广水市着力打造标准化养老设施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在应山街道、十里街道、武胜关镇等5个地方建设镇级养老服务综合体,集机构照护、短期住养、日间照料、老年助餐等功能于一体,年服务老人超5万人次。
持续推进社区(村)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和提档升级,近三年共投入500余万元,新建30处、改造28处社区(村)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就近活动场所。
为95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建成170张家庭养老床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民生保障一头连着“朝阳”,一头连着“夕阳”。广水市坚持“全龄友好、全域统筹”理念,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突破口,用细化服务托举民生,打造“老有颐养、学有优教”的幸福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