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6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2日
氢能引领 专汽蝶变
——曾都区打造新能源商用车产业新高地



H49整车样式



新楚风氢能源商用车创新示范中心项目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清 通讯员 何巍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工业格局。作为随州市专汽产业核心区,近年来,曾都区以氢能产业为突破口,推动专汽行业从传统制造向绿色化、智能化跃迁,塑造发展新高地。
   重大项目
  夯实产业升级“硬支撑”

  曾都区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专汽产业转型升级的硬支撑,区委区政府强化一线调度、难点攻坚,主要领导定期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坚持用好“周通报”“周推送”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高效落实,推动一批标志性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
  侧翻试验、防护试验、淋雨试验……在位于曾都区万店镇的随州专用车试验场,各类专用汽车正在进行各类性能测试。该试验场于2024年5月28日启用,填补了“中国专汽之都”检验检测平台的空白,是华中地区首个专用车试验场。启用当年即完成229辆专汽检测,显著降低了企业检测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曾都经济开发区,湖北氢能源商用车创新示范中心项目正在进行新建厂房基础施工,建成投产后,将以新楚风作为氢能源商用车的核心制造基地,实施“链式招商”,着力构建氢能源商用车产业落地示范园区。
  曾都区围绕新能源商用车底盘动力总成发展趋势,依托新楚风、程力两家稀缺新能源商用车底盘资质企业和随州顶流的专用车改装量,开展产业链招商,成功引入杭州时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在随州投资建厂带动随州专汽产业加快新能源转型。目前,时代电动分布式驱动桥生产线建成投产,基于分布式驱动系统开发的49T充/换电牵引车及18T电动底盘等7款车型完成公告申报。
  此外,凯力专汽智慧工厂项目进展顺利,多层厂房已封顶,钢构厂房的钢构件安装完成,项目建设进入尾声。瑞力汽车军品车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设军品车生产车间、应急矿卡生产车间、冷链运输生产车间,项目建成后,将推动企业在应急产业领域高质量发展,预计新增年产值1.5亿元。
   创新突围
  从“链主”到“生态”的进阶

  曾都区将培育链主企业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支持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专汽产业发展从“单点突破”转向“生态协同”。
  组织举办曾都区专汽产业转型升级会议,在上海同济大学举办“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加强与清华工研院等科研院校、行业龙头、专业咨询机构的合作交流,共谋发展,推动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合清华工研院起草了《省支持随州建设氢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的行动方案》,把随州氢能源商用车产业发展挤进湖北省五大优势产业范围,积极争取省级政策支持。支持新楚风、程力、壹为等链主企业加大新能源专用底盘及核心零部件研发投入,加快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带动随州专汽产业加快新能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产品性能与质量。
  加强与第三方咨询机构、专业协会合作对接。聘请意无达汽车工程咨询(武汉)有限公司对随州专汽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解决思路,助力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与随州市专汽行业协会签订《咨询服务合同》,依托协会丰富的行业资源,及时、深度、多方位的了解行业信息,深度分析地方专用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解决办法,促进专汽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新楚风完成H49、F49氢燃料商用车底盘公告申报,成功入选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联合体牵头单位,10台H18氢能物流车投放北京市场开展示范应用。壹为新能源下线8款新能源底盘,累计申报40余款新能源环卫车公告,销售260余台新能源整车,累计销售8000余万元;6台新能源环卫车成功交付,服务于明珠新城环卫工作。
  曾都区计划选择白云大道(金三角至随州市城市综合体)作为智慧驾驶环卫作业示范路线,采购随州纯电动无人驾驶环卫车,提升智能化环卫设备制造技术和服务能力。积极与矿山、高速、冷藏等运输示范场景合作,探索新能源矿卡自动驾驶、智慧作业示范点。
   优化环境
  擦亮专汽之都金字招牌

  针对制约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痛点,曾都区以优化市场经营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随州专汽形象为目标,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质量提升行动,优化专汽产业发展环境,擦亮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金字招牌。
  重拳出击治理行业乱象。制定《曾都区专汽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科经局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开展专用车生产、销售、检验检测、喷涂、运输挂靠等五大专项整治行动。
  坚持从严查处和上门指导相结合,以专汽投诉为牵引,对投诉量较大的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坚持上门指导,组织职能部门对每月投诉量排名靠前的企业开展上门约谈和行政指导,督促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帮助企业不断提高管理经营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广泛宣传。区相关部门加强信息收集和梳理,每月在行业内定期通报违规违法典型案例,提高违规违法成本,形成诚信经营鲜明导向。
  数据显示,近两年来该区专汽产品质量、经营秩序、服务水平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