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0日
守文史之根 筑文化之魂
——随州市政协做精做强文化文史特色文章


随州市政协出版的文史类书籍

市政协主席冯茂东调研文化文史工作

书香政协·白云书院揭牌仪式

曾随文化研讨暨《汉东曾随》评审会

市政协在白云书院举办委员读书活动



社会各界参观文史馆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王希
  近日,《随州政协简史(1949-2024)》正式付梓出版,该书是全省首个市州政协简史出版物,客观记录了75年来随州政协的重点工作,既为随州政协75年来的发展留存珍贵史料,也为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文史工作,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迪。近年来,市政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政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政协“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系统推进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出版与传播工作,在守护与创新之间,镌刻了一段段珍贵的文史印记,奏响了一曲曲动人的文化乐章,为随州文化强市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深挖文史富矿 赓续千年文脉
  在随州这片土地之下,埋藏着数千年文明的“富矿”,这些珍贵的文史资源,既是随州的“文化密码”,也是亟待挖掘与守护的民族瑰宝。市政协深知,唯有主动作为,才能让这些沉睡的“富矿”焕发新生,为文化传承筑牢根基。
  自1978年发掘曾侯乙墓以来,我市陆续发掘多处古曾国墓地,形成了以擂鼓墩古墓群为主体,包括庙台子遗址、安居遗址、叶家山墓地、义地岗墓群、文峰塔墓地、汉东东路墓地等在内的大遗址片区,并向西延伸至枣阳市郭家庙墓地、向南延伸至京山市苏家垄墓地,学术界称之为“曾随文化遗址走廊”。经过四十多年的考古研究,对曾随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曾随文化的价值已被国内外公认。
  为系统挖掘整理曾随文化资源,市政协围绕“深挖曾随文化精髓,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开展专题调研,举办曾随文化研讨暨《汉东曾随》评审会,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参与评审并作序,高质量出版《汉东曾随》一书。该书对推动曾随文化研究、宣传推介随州、促进文旅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擦亮了随州历史文化名片,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凝聚力和区域影响力。
  存史资政、修书载言,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市政协对文史资料工作十分重视,与时俱进探索新时代下文史工作新路径,推动存史和资政功能齐头并进。近年来,市政协先后征集编辑出版了《随州文史》《随州抗战》《流光碎影》等一批高质量文史资料图书,取得了众多文史研究新成果。
  新近出版的《随州政协简史(1949-2024)》坚持政治性、真实性、全面性、规律性、可读性五大原则,客观梳理随州政协在党的领导下,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地方发展的实践轨迹。全书50余万字,按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记录原随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成立及政协组织艰辛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启动至地级随州市成立(1978—2000)聚焦政协组织恢复及服务改革开放与“两个文明”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0—2012)展现政协发挥优势助推随州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012—2024)呈现政协立足新方位、担当新使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兼具存史、资政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文史富矿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协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编纂《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让那些散落在岁月长河中的非遗文化,以系统、生动的面貌呈现在大众眼前,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自觉保护好、利用好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深挖文史富矿,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担当。随州市政协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持续探索文史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之路,让文化根脉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为建设文化强市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聚力文旅交融 共绘发展蓝图
  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精准聚焦到哪里、跟进到哪里。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市政协紧扣这一发展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主动作为。
  为推动文旅融合从规划蓝图转化为发展实景,市政协充分发挥参政议政职能,组织政协委员下沉文旅产业一线,通过实地走访、专题座谈等形式,广泛汇聚行业专家、从业者及市民群体的智慧力量,形成兼具战略前瞻性与实践操作性的《文旅融合发展专题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
  报告精准指出,随州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要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深挖文化内涵,擦亮特色品牌,增强影响力;必须聚焦产业升级,加大开发宣传,增强竞争力;必须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市场营销,激发消费潜力,努力将文旅产业培育成为随州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随州文旅发展需打破文化与旅游“各自为战”的局面,通过打造特色文旅IP、创新文旅产品供给、完善配套服务等举措,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双向赋能。
  为加快推进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工作,擦亮谒祖圣地世界级文化名片,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研。委员们实地调研、交流座谈,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为景区创建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在市政协常委会议上,围绕“加快推进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擦亮谒祖圣地世界级文化名片”这一主题,与会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从创新提质、宣传营销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如深入挖掘炎帝和编钟的文化内涵,深度开发文创经典产品,筹划打造电影《神农驾到》、电视剧《珠联璧合》等文艺精品,提升炎帝旅游资源的创新转化能力;做好以“谒祖圣地”为核心、“炎帝”“编钟”为支撑、多品牌发力的线上线下宣传营销,加快形成炎帝文化、曾随文化、编钟文化等旅游相关产业链。
  文旅融合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配套服务。市政协提出,积极推动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优化景区周边交通路网,开通旅游专线,方便游客出行;引导酒店、民宿提升服务品质,鼓励其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打造特色主题住宿;挖掘随州美食文化,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享受一场舌尖上的文化之旅。
  为深化随州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寻根节影响力,市政协经深度调研与多轮协商,形成《关于提升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影响力的建议》社情民意信息并报送省政协,获省政协主席、省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孙伟签批。市委市政府组织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炎帝故里风景名胜区等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高效推动寻根节活动内涵提质、品牌价值增值,打造根植传统、兼具时代活力的国家级祭祀盛典,进一步增强炎帝文化在全球华人中的情感凝聚力和文化引领力。
  文旅融合,融的是资源,合的是民心,谋的是发展。随州市政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为随州绘就文化繁荣、旅游兴旺的发展新画卷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构筑宣传矩阵 彰显政协风采
  在信息传播瞬息万变的时代,优质的宣传平台不仅是展示工作成果的窗口,更是凝聚社会共识、传递政协声音的桥梁。随州市政协深耕本土文化沃土,以政协文史馆和白云书院为核心阵地,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传播活力的宣传矩阵,让政协工作与文史魅力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绽放时代光彩。
  随州政协文史馆是展示人民政协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具有历史展示、文物收藏、文化交流、研究利用、学习联谊等综合功能。文史馆分上下两层,总建筑面积1278平方米,展出面积1041平方米,分为“人民政协光辉历程”“随州历史文化中的协商民主基因”“随州巨变”“随州政协发展历程”“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五大展区。建成以来共接待各界参观人士万余人,团体参观163批次,已成为我市对外展示随州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平台窗口,并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这里,有2000多张珍贵照片和大量的文献资料、影像资料;在这里,有雕塑绘画、沙盘模型、实物展陈和多媒体展示;在这里,您可以进行互动体验、聆听红色故事讲解;在这里,能够深入了解协商建国和新中国成立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实践成果、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和历史贡献,能够深入了解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随州革命史、经济社会发展史和随州政协发展史。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随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砥砺奋进,漫步在文史馆内,每走进一个展厅,一幅幅生动的影像、一份份翔实的文献资料、一件件特色的展品,把人们带回那段难忘岁月,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其实践成果,创新挖掘了随州深厚历史文化中的协商民主元素,热情讴歌了随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回顾了随州政协的发展历程,生动展现了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为随州发展献计出力的真实图景。
  省市有关领导在实地考察随州政协文史馆时,对随州政协文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文史馆主题鲜明、展线脉络清晰、内容丰富饱满,是一个高质量的政协文史馆,要管理好、运用好这一重要平台,有效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
  白云书院在市政协的精心打造下,焕发出全新的宣传活力。书院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政协声音”为宗旨,定期开展委员读书学习活动,建成以来先后开展读书活动100余场,3000余人次参与。
  在委员读书活动中,委员们围绕自身履职实践、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健康科普等主题,分享读书心得,交流履职经验。大家一致表示,要把读书学习作为终身课题,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增长才干,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履职,书写新时代政协人的精彩篇章。这些读书活动不仅拓宽了委员们的知识视野,更为履职尽责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灵感源泉。
  市政协还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文史工作的宣传推广。利用随州市政协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发布文史工作动态、研究成果等信息,吸引更多人关注政协文史工作。2022年,全省首家政协文史馆网站——随州政协网上文史馆正式上线,可通过互联网随时“云游”随州政协文史馆。市政协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史主题的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扩大政协文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随州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以文聚力,以史资政。随州市政协在文史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市政协将继续深入挖掘文史资源,聚焦中心工作,打造更多优质的文史成果和宣传阵地,为推动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