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30日
让撂荒田重焕生机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赵慧林 通讯员 张丽斯
“许股长,不是我们不想种,实在是村里年轻人少、小麦收益低,这山坳里的田太远我们也走不动了。”2024年10月,随县审计局经贸审计股股长许俊华在随县开展农业保险审计外调时,农户杨大叔的话像刺一样扎进她的心里。眼前撂荒的耕地,与公路边长势喜人的庄稼地形成鲜明对比——这成了她后来提交《关于解决农村耕地撂荒现象的建议》的缘起。
在向农户和村委会了解情况时,杨大叔算起了账:“种一亩小麦,种子、化肥、耕地等成本要400元,风调雨顺才赚100元;要是雇人,保本都难。”不仅如此,多位留守老人也跟着附和:“农村劳动力十分匮乏,我们这些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想种也种不动啊!”这些发自肺腑的心声,汇聚成解决耕地撂荒问题的迫切需求。
“最揪心的是看到好田长草。”许俊华在一处村庄看见,一块能浇上水的农田竟种了速生杨,村民叹着气说:“年轻人都走了,我们这把老骨头种不动啊!”这些撂荒地中,不少因“路不通、渠不畅”被放弃,还有因农户无力耕种的细碎地块。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显然非一日之功,需要系统性施策。
2025年初,许俊华将群众的诉求清晰梳理成建议:“要让土地有人种、种得好,得破解‘效益低、人力缺、条件差’三道坎——这正是乡亲们反复向我倾诉的难题。”建议中提出推广土地流转、建设高标准农田、强化农技服务等解决方案,直指群众痛点:“把零散田块连起来,让机器能进去;把水渠修通,让旱田变水田;再请技术员来指导,种粮才能赚钱。”
这份沾满泥土芬芳的建议很快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市农业农村局主动作为,明确今年正在重点落实好1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同时着力补上田间排灌设施、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设施建设,引导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参与建后管护;持续健全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制度,推进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平台数字化建设,做实乡镇服务站点,健全覆盖市县乡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此外,还将从提产量、强品质、增效益上下功夫,集成推广优良品种、全程机械化技术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大力推广“吨粮”模式,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良种良法高度配套、高产高效同步实现、生产生态协调发展。一系列举措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展现了职能部门解决实际问题的担当。
“耕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许俊华说,“其实我只是把群众的呼声如实反映出来,作为人大代表,能为推动问题解决尽一份力,离不开大家的支持。解决撂荒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下,只要一步步夯实基础,总会看到更多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许股长,不是我们不想种,实在是村里年轻人少、小麦收益低,这山坳里的田太远我们也走不动了。”2024年10月,随县审计局经贸审计股股长许俊华在随县开展农业保险审计外调时,农户杨大叔的话像刺一样扎进她的心里。眼前撂荒的耕地,与公路边长势喜人的庄稼地形成鲜明对比——这成了她后来提交《关于解决农村耕地撂荒现象的建议》的缘起。
在向农户和村委会了解情况时,杨大叔算起了账:“种一亩小麦,种子、化肥、耕地等成本要400元,风调雨顺才赚100元;要是雇人,保本都难。”不仅如此,多位留守老人也跟着附和:“农村劳动力十分匮乏,我们这些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想种也种不动啊!”这些发自肺腑的心声,汇聚成解决耕地撂荒问题的迫切需求。
“最揪心的是看到好田长草。”许俊华在一处村庄看见,一块能浇上水的农田竟种了速生杨,村民叹着气说:“年轻人都走了,我们这把老骨头种不动啊!”这些撂荒地中,不少因“路不通、渠不畅”被放弃,还有因农户无力耕种的细碎地块。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显然非一日之功,需要系统性施策。
2025年初,许俊华将群众的诉求清晰梳理成建议:“要让土地有人种、种得好,得破解‘效益低、人力缺、条件差’三道坎——这正是乡亲们反复向我倾诉的难题。”建议中提出推广土地流转、建设高标准农田、强化农技服务等解决方案,直指群众痛点:“把零散田块连起来,让机器能进去;把水渠修通,让旱田变水田;再请技术员来指导,种粮才能赚钱。”
这份沾满泥土芬芳的建议很快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市农业农村局主动作为,明确今年正在重点落实好1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同时着力补上田间排灌设施、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设施建设,引导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参与建后管护;持续健全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制度,推进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平台数字化建设,做实乡镇服务站点,健全覆盖市县乡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此外,还将从提产量、强品质、增效益上下功夫,集成推广优良品种、全程机械化技术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大力推广“吨粮”模式,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良种良法高度配套、高产高效同步实现、生产生态协调发展。一系列举措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展现了职能部门解决实际问题的担当。
“耕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许俊华说,“其实我只是把群众的呼声如实反映出来,作为人大代表,能为推动问题解决尽一份力,离不开大家的支持。解决撂荒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下,只要一步步夯实基础,总会看到更多土地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