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30日
打造便民服务生态圈
随州日报通讯员 彭德松
“以前补办社保卡得专门请假跑政务大厅,现在家楼下的银行网点半小时就办妥,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曾都区的王存兰拿着崭新的社保卡,对银行网点里的人社服务赞不绝口。
这温暖的一幕,正是市人社局深耕“社银合作”,持续探索标准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结出的硕果。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聚焦群众需求,通过密织服务网络、提升服务效能、强化规范管理,构建起“就近办、快速办、放心办”的便民服务生态圈,让惠民红利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千家万户。
服务网络让“就近办”触手可及
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人社服务?市人社局通过拓展“社银合作”的服务网络给出了答案。7月24日,家住广水市关庙镇的村民李银辉发现社保卡丢失,步行10分钟到镇上的银行网点,半小时就拿到了新卡,“不用再折腾去市区,真是帮咱农民省事了!”
作为全省首批设立银行即时制卡网点的市州,随州的“15分钟人社服务圈”已从蓝图变为现实。如今205家社银合作网点,串联起覆盖所有县市区及乡镇的服务网络,90%以上的银行网点都能提供社保卡全流程服务,数量与覆盖密度稳居全省前列。
我市在全省率先蹚出“银行+人社政务服务”融合新路径,服务网络的延伸不止于空间覆盖。人社窗口进驻银行大堂后,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已建起5个社银综合服务窗口,实现银行窗口与人社大厅的互惠。市民张峰在随县政务大厅的社银窗口刚办完第三代社保卡申领和金融功能激活,全程只用了15分钟,“以前得在人社和银行之间跑两趟,现在一次搞定,时间省了一半还多!”与此同时,18个标准化人社服务专区在全市9家A类合作银行落地,统一的设备配置和服务标准,让群众在网点享受到与实体大厅一模一样的高效服务。
服务效能让“快速办”落地生花
服务网络的完善为“就近办”打下基础,而服务效能的提升则让“快速办”从承诺变为现实,“高频事项就近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我市精准梳理出群众最常办、最急需的业务,按“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将社保卡办理、待遇资格认证、社保参保缴费等21类57项高频业务“打包”下沉到银行网点,并根据群众需求动态调整服务清单。
数据多跑路,群众就能少跑腿。通过打通人社与银行系统的数据通道,信息实时共享让业务协同效率大幅提升。在随州农商行营业部,市民刘焕用银行ATM机旁的人社自助一体机,不到2分钟就打印好了社保参保证明,“24小时都能办,再也不用赶在上班时间来排队了。”如今,银行渠道办理的人社业务已占全市总量的32%,相当于为实体大厅“减负”近三分之一。
针对偏远乡镇和老年群体等特殊对象,服务效能的提升更体现在贴心服务上。在大洪山风景区长岗镇,78岁的陈奶奶行动不便,服务队上门为她完成了待遇资格认证,老人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你们真是把服务送到了咱心坎上!”据了解,人社干部职工和银行工作人员带着5G便携终端,已深入村组、社区、养老院开展“五进”活动42场次,让1.2万余名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贴心服务。此外,30余场政策宣讲活动走进田间地头,也让“社银合作”的便利被更多人知晓。
规范管理让“放心办”筑牢防线
便捷与高效的背后,离不开规范的管理,这是让群众能够“放心办”的坚实保障。我市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社保卡“一卡通”工作方案,将“社银合作”纳入民生实事清单,政府统筹、多部门协同的体系像一张安全网,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更激励着银行深度参与其中。
服务安全,人是关键。市民赵成功在办理社保缴费时,曾对流程有疑问,银行专员小李不仅耐心讲解,还拿出标准操作手册对照说明。“专业又细致,让人特别放心。”赵成功表示。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有网点的人社服务专员都要先经岗前培训考核,再通过业务实操检验。全市累计开展了10余次专题讲座、50余人次驻点指导,使每一位专员都成了人社业务“明白人”。常态化监督评价体系更是为服务质量上了“双保险”。自2021年起,市人社局连续5年进行合作网点考核、对205家网点“拉网式”检查,合格率100%的成绩单,让群众办事便利的同时,更多了一份踏实。
我市创新“社银合作”模式,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口碑,不仅成为一张亮眼的便民服务名片,更提炼出可复制推广的“随州经验”,为全省深化社银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市人社局局长廖志文表示,将始终把群众的“表情包”当作工作的“风向标”,持续深耕“人社+银行”服务新模式,让便民利民的成果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以前补办社保卡得专门请假跑政务大厅,现在家楼下的银行网点半小时就办妥,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曾都区的王存兰拿着崭新的社保卡,对银行网点里的人社服务赞不绝口。
这温暖的一幕,正是市人社局深耕“社银合作”,持续探索标准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结出的硕果。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聚焦群众需求,通过密织服务网络、提升服务效能、强化规范管理,构建起“就近办、快速办、放心办”的便民服务生态圈,让惠民红利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千家万户。
服务网络让“就近办”触手可及
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人社服务?市人社局通过拓展“社银合作”的服务网络给出了答案。7月24日,家住广水市关庙镇的村民李银辉发现社保卡丢失,步行10分钟到镇上的银行网点,半小时就拿到了新卡,“不用再折腾去市区,真是帮咱农民省事了!”
作为全省首批设立银行即时制卡网点的市州,随州的“15分钟人社服务圈”已从蓝图变为现实。如今205家社银合作网点,串联起覆盖所有县市区及乡镇的服务网络,90%以上的银行网点都能提供社保卡全流程服务,数量与覆盖密度稳居全省前列。
我市在全省率先蹚出“银行+人社政务服务”融合新路径,服务网络的延伸不止于空间覆盖。人社窗口进驻银行大堂后,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已建起5个社银综合服务窗口,实现银行窗口与人社大厅的互惠。市民张峰在随县政务大厅的社银窗口刚办完第三代社保卡申领和金融功能激活,全程只用了15分钟,“以前得在人社和银行之间跑两趟,现在一次搞定,时间省了一半还多!”与此同时,18个标准化人社服务专区在全市9家A类合作银行落地,统一的设备配置和服务标准,让群众在网点享受到与实体大厅一模一样的高效服务。
服务效能让“快速办”落地生花
服务网络的完善为“就近办”打下基础,而服务效能的提升则让“快速办”从承诺变为现实,“高频事项就近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我市精准梳理出群众最常办、最急需的业务,按“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将社保卡办理、待遇资格认证、社保参保缴费等21类57项高频业务“打包”下沉到银行网点,并根据群众需求动态调整服务清单。
数据多跑路,群众就能少跑腿。通过打通人社与银行系统的数据通道,信息实时共享让业务协同效率大幅提升。在随州农商行营业部,市民刘焕用银行ATM机旁的人社自助一体机,不到2分钟就打印好了社保参保证明,“24小时都能办,再也不用赶在上班时间来排队了。”如今,银行渠道办理的人社业务已占全市总量的32%,相当于为实体大厅“减负”近三分之一。
针对偏远乡镇和老年群体等特殊对象,服务效能的提升更体现在贴心服务上。在大洪山风景区长岗镇,78岁的陈奶奶行动不便,服务队上门为她完成了待遇资格认证,老人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你们真是把服务送到了咱心坎上!”据了解,人社干部职工和银行工作人员带着5G便携终端,已深入村组、社区、养老院开展“五进”活动42场次,让1.2万余名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贴心服务。此外,30余场政策宣讲活动走进田间地头,也让“社银合作”的便利被更多人知晓。
规范管理让“放心办”筑牢防线
便捷与高效的背后,离不开规范的管理,这是让群众能够“放心办”的坚实保障。我市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社保卡“一卡通”工作方案,将“社银合作”纳入民生实事清单,政府统筹、多部门协同的体系像一张安全网,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更激励着银行深度参与其中。
服务安全,人是关键。市民赵成功在办理社保缴费时,曾对流程有疑问,银行专员小李不仅耐心讲解,还拿出标准操作手册对照说明。“专业又细致,让人特别放心。”赵成功表示。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有网点的人社服务专员都要先经岗前培训考核,再通过业务实操检验。全市累计开展了10余次专题讲座、50余人次驻点指导,使每一位专员都成了人社业务“明白人”。常态化监督评价体系更是为服务质量上了“双保险”。自2021年起,市人社局连续5年进行合作网点考核、对205家网点“拉网式”检查,合格率100%的成绩单,让群众办事便利的同时,更多了一份踏实。
我市创新“社银合作”模式,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口碑,不仅成为一张亮眼的便民服务名片,更提炼出可复制推广的“随州经验”,为全省深化社银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市人社局局长廖志文表示,将始终把群众的“表情包”当作工作的“风向标”,持续深耕“人社+银行”服务新模式,让便民利民的成果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