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31日
九年驻村映初心 税徽闪耀助振兴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赵慧林 通讯员 欧世彬 包付根 孙加中
在曾都区何店镇王店村,56岁的金胜利挽着裤脚穿行在菜棚间,笔记本上沾着露水,扉页那句“把账算进民心,把根扎进泥土”的话语已被磨得发亮。作为曾都区税务局驻王店村第一书记,九年间,他见证并参与了王店村从“空心村”到“致富村”的蜕变,用担当书写出动人的“红色答卷”。
党徽领航,算出乡村振兴“致富账”
2016年的王店村,村委会墙皮斑驳,会议室里常因几盏路灯维修费争得面红耳赤。村集体账户常年“挂零”,是摆在金胜利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税务干部算账,不仅要算清数字,更要算出民心向背。”作为税务老兵,金胜利把“理账”的功夫用到了乡村振兴上。他带着党员踏雪丈量土地,绘制出全村首份土壤墒情图;跑部门、争项目,凭“钉钉子”韧劲为村里争取到70万元产业启动资金。
2024年立冬,村会计兴奋地冲进大棚:“金书记,村集体账户破20万啦!”玻璃温室里反季蔬菜鲜嫩欲滴,合作社仓库的有机稻堆成小山,脱贫户李大娘算着分红笑开了花。
为争取移民项目,金胜利带着党员连夜整理材料。当上级领导看到图上“张大爷独居、需优先安置”的标注时,红着眼眶拍板:“这项目,就该给用心的人!”
党员筑坝,洪流上架起“生命之桥”
2021年8月12日,暴雨倾盆,白果河水库告急,3条通道被洪水吞没,唯一的希望是横亘在洪流上方的混凝土渡槽——10米高、30米长,钢筋护栏已冲垮,槽底结满青苔。
当他终于摸到对岸时,右腿因长时间浸泡已失去知觉。“东南角老槐树挂着两人!西边顶棚有3个孩子!”嘶哑的指令穿透雨帘,为武警冲锋舟划出精准坐标。
直到最后一名村民被背进安置点,金胜利才发现小腿伤口已泡得发白。清理伤口时,年轻党员小孙问道:“您当时不怕吗?”金胜利指着窗外的渡槽说:“怕啊!可咱党员不就是群众的‘渡槽’吗?再大的洪水,总得架起这条救命的通道。”
初心不改,双手拿稳“民心秤”
2023年深冬,金胜利盯着陈远志的医疗费明细表,钢笔在表上洇出墨点——病床上瘫痪的男人、走廊长椅上缩成一团的3个孩子、哭到发抖的农妇,画面在他眼前挥之不去。
这是场持续120多天的“拉锯战”。金胜利带着陈家人跑了9个部门,自己的车成了移动“驻村办公室”。他用税务人熟悉的流程梳理材料,愣是从厚厚的文件里找出可申请的医疗补助政策。
刚解决此事,村民杨秀英抱着铺盖闯进村委会:“侯老板的菜棚都收了几茬辣椒,我的养老钱呢?”金胜利蹲在灾后重建的大棚里,听承包户侯先权抹泪:“不是想赖账,洪水冲走了十几万本钱啊!”
支委会开到天亮,终得方案:侯先权可申请农业损失补贴抵部分租金,杨秀英养老钱当月结清。金胜利拍着方案:“这是按了红手印的欠条,信不过的话,我把这个月工资押这儿。”
腊月二十四,杨秀英拎着腊肉往村委会送,电话里传来侯先权的喜讯,金胜利望着屋檐下的冰棱,忽然想起老支书的话:“民心是杆秤,称的是干部的良心。”
王店村的巨变,正是曾都区税务局党委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从精准选派到资源赋能,金胜利同志的九载坚守,生动诠释了曾都区税务局党委锻造“税务铁军”、厚植为民情怀的丰硕成果。展望未来,曾都区税务局党委将接续引领,支持驻村干部以赤诚担当,在田野间书写无愧时代的“税务答卷”!
在曾都区何店镇王店村,56岁的金胜利挽着裤脚穿行在菜棚间,笔记本上沾着露水,扉页那句“把账算进民心,把根扎进泥土”的话语已被磨得发亮。作为曾都区税务局驻王店村第一书记,九年间,他见证并参与了王店村从“空心村”到“致富村”的蜕变,用担当书写出动人的“红色答卷”。
党徽领航,算出乡村振兴“致富账”
2016年的王店村,村委会墙皮斑驳,会议室里常因几盏路灯维修费争得面红耳赤。村集体账户常年“挂零”,是摆在金胜利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税务干部算账,不仅要算清数字,更要算出民心向背。”作为税务老兵,金胜利把“理账”的功夫用到了乡村振兴上。他带着党员踏雪丈量土地,绘制出全村首份土壤墒情图;跑部门、争项目,凭“钉钉子”韧劲为村里争取到70万元产业启动资金。
2024年立冬,村会计兴奋地冲进大棚:“金书记,村集体账户破20万啦!”玻璃温室里反季蔬菜鲜嫩欲滴,合作社仓库的有机稻堆成小山,脱贫户李大娘算着分红笑开了花。
为争取移民项目,金胜利带着党员连夜整理材料。当上级领导看到图上“张大爷独居、需优先安置”的标注时,红着眼眶拍板:“这项目,就该给用心的人!”
党员筑坝,洪流上架起“生命之桥”
2021年8月12日,暴雨倾盆,白果河水库告急,3条通道被洪水吞没,唯一的希望是横亘在洪流上方的混凝土渡槽——10米高、30米长,钢筋护栏已冲垮,槽底结满青苔。
当他终于摸到对岸时,右腿因长时间浸泡已失去知觉。“东南角老槐树挂着两人!西边顶棚有3个孩子!”嘶哑的指令穿透雨帘,为武警冲锋舟划出精准坐标。
直到最后一名村民被背进安置点,金胜利才发现小腿伤口已泡得发白。清理伤口时,年轻党员小孙问道:“您当时不怕吗?”金胜利指着窗外的渡槽说:“怕啊!可咱党员不就是群众的‘渡槽’吗?再大的洪水,总得架起这条救命的通道。”
初心不改,双手拿稳“民心秤”
2023年深冬,金胜利盯着陈远志的医疗费明细表,钢笔在表上洇出墨点——病床上瘫痪的男人、走廊长椅上缩成一团的3个孩子、哭到发抖的农妇,画面在他眼前挥之不去。
这是场持续120多天的“拉锯战”。金胜利带着陈家人跑了9个部门,自己的车成了移动“驻村办公室”。他用税务人熟悉的流程梳理材料,愣是从厚厚的文件里找出可申请的医疗补助政策。
刚解决此事,村民杨秀英抱着铺盖闯进村委会:“侯老板的菜棚都收了几茬辣椒,我的养老钱呢?”金胜利蹲在灾后重建的大棚里,听承包户侯先权抹泪:“不是想赖账,洪水冲走了十几万本钱啊!”
支委会开到天亮,终得方案:侯先权可申请农业损失补贴抵部分租金,杨秀英养老钱当月结清。金胜利拍着方案:“这是按了红手印的欠条,信不过的话,我把这个月工资押这儿。”
腊月二十四,杨秀英拎着腊肉往村委会送,电话里传来侯先权的喜讯,金胜利望着屋檐下的冰棱,忽然想起老支书的话:“民心是杆秤,称的是干部的良心。”
王店村的巨变,正是曾都区税务局党委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从精准选派到资源赋能,金胜利同志的九载坚守,生动诠释了曾都区税务局党委锻造“税务铁军”、厚植为民情怀的丰硕成果。展望未来,曾都区税务局党委将接续引领,支持驻村干部以赤诚担当,在田野间书写无愧时代的“税务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