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绿色建筑专项检查
▲ 召开装配式建筑现场观摩会
▲ 节能宣传周期间,深入小区开展《湖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宣传
▲ 星级绿色建筑——城市综合体
▲ 星级绿色建筑——人才公寓
▲ 星级绿色建筑——柏瑞斯国际酒店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清 通讯员 蔡作栋 李硕 胡军辉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实现“双碳”目标,助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绿色优先理念,统筹建筑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双赢目标,以绿色建筑为引领,以装配式建造为路径,以绿色建材为基石,不断书写城市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努力为广大市民建造更舒适、更低碳、更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理念引领 绿色建筑全域全链推进
楼顶安装太阳能光热、光电系统,墙体和屋面采用保温隔热材料,门窗采用密封性、隔热性好的产品,有效降低能耗,这是日前踏访市城市综合体、市人才公寓、草店子城市综合体等部分绿色建筑看到的场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在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方面,通过“绿色科技”措施组合,不仅为居民节约水电费,还大幅提升了生活品质。
《湖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已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将绿色建筑由低到高划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规定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应当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按照绿色建筑基本级及以上的要求建设。集中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应当按照不低于绿色建筑一星级的要求建设;引导房地产项目按照不低于绿色建筑一星级的要求建设。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建筑应当按照不低于绿色建筑二星级的要求建设。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锚定责任目标,强化务实担当,着力推进绿色建筑工作提质增效。目前,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已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达到基本级绿色建筑标准;“十四五”以来,有11个项目44.47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达到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强化政策引领,营造绿色建筑发展氛围。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通过节能宣传周、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等形式,开展绿色建筑“送政策进企业进工地”宣贯活动,向在建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进行《湖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湖北省绿色建筑工程验收工作指南》等政策宣贯解读100余人次,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互动交流,逐个解答企业关于绿色建筑成本核算和全过程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引导企业建设更多市场认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好房子”。
强化闭合管理,推进绿色建筑全过程融入。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制定了《绿色建筑标识认定管理实施细则》,从项目立项和规划环节入手,建立绿色建筑预评价和施工图审查同步机制,使新开工建设项目在土地出让、规划许可阶段明确绿色建筑等级。组织开展绿色建筑专项检查,对绿色建筑标准执行不到位的,当场进行反馈讲评,建立问题台账,并根据情况下达整改通知书、告知函和停工通知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扣分处理,促进绿色建筑标准落实落地。
强化技术支撑,引导绿色建筑落实落地。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建立了绿色建筑专家库,编制绿色建筑项目管理操作手册,深入工地进行技术交底,指导参建各方在设计、施工、验收等各环节更好地落实绿色建筑标准,开展绿色建筑专项验收。对城市综合体、人才公寓、柏瑞斯酒店、曾都医院和文帝学校等重点项目邀请省建科院等科研机构驻点跟踪服务,指导项目创建星级绿色建筑。同时,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和政府平台公司,积极争取省级奖补资金,以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建筑为突破口,开展低碳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创建,整体提升全市绿色建筑发展水平。
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用的随州市人才公寓(产投·梧桐汇)项目,以现代设计和大气的造型,点亮着城市天际线。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贯彻绿色建筑理念,落实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实现节能、节水、节才。窗户采用6LOW-E+12A+6铝合金(断热)平开窗,气密性达6级;屋顶采用太阳能加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集热面积121平米,日产55度生活热水8吨,按全年使用245天计算,每年能节电9.4万度;一级能效多联机空调机组,按满负荷使用7个月,每年可节约电16.8万度。有效提升了建筑能源效率,显著降低建筑物在运营阶段能耗,打造了全市绿色建筑标杆。
装配提速 工厂“智造”赋能建造革新
在位于随州高新区的湖北正野装配式建筑科技公司智能化车间里,工人们正操作设备,将混凝土精准浇筑成楼板构件。这些印着二维码的“建筑积木”,将运往随州城北某开发项目使用。“装配式建筑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正野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标准化构件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效率提升30%,建筑垃圾减少70%。”这是我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一个生动写照。
和传统建筑施工“搭设脚手架-支模-绑扎钢筋-现场浇筑养护混凝土”作业模式不同的是,装配式建筑是采用预制构件现场组装的模式,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等特征,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可有效促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降耗,带动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以来,国务院、住建部、省政府相继出台文件高位推进,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支持作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2021年省住建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等十五部门出台了《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纳入省定责任目标考核。
2022年,随州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任务和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明确了市直相关部门职责和支持政策,要求新建公租房、棚改安置房及政府投资的房屋建筑、单体2万平方米(含)以上商业建筑、标准厂房、招拍挂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新建居住建筑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进行建造。
2023年5月,我市首家装配式建筑企业——湖北正野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产,拥有年产70万平方米各类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能力。2024年,湖北大随建设有限公司联合湖北正野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住建厅第一批“智能建造”试点企业。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召开专题推进会和现场观摩(培训)会,从土地出让、规划许可、图纸审查和施工许可等环节严格把关,形成工作闭环。目前,随州城区新建居住建筑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实施装配式建造,符合条件的新建公共建筑已全部实施装配式建造。自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发展以钢结构工业厂房为主的各类装配式建筑项目227个,总建筑面积304.23万平方米。其中,市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市公安局驾考中心、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项目、白桃片区安置房项目、紫雲府小区1、2#楼等5个民用建筑项目9.1万平方米按照装配式建造。
点“绿”成金 绿色建材应用扩面提质
料仓、传送带、搅拌筒全封闭,料库定时开启降尘喷雾,砂石分离机和废水收集沉淀池将废弃物处理回收再利用……走进随州金环实业有限公司厂区,只见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转有序,厂区干净整洁。
“预拌混凝土是重要的建筑主体材料,大力推动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改造,推进预拌混凝土行业由‘灰’转‘绿’,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并减少对环境影响。”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科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绿色建材是实现建筑绿色性能的关键支撑。我市以打造“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城市”为契机,强化制度引领、扩面提质和产业链培育,推动绿色建材在建筑中应用规模与竞争力双提升。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印发了《随州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工作方案》,将主体地基、围护结构、装饰装修三大类,以及装配式构件、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钢筋、门窗、保温材料、墙体材料、涂料等9个品种绿色建材纳入政府集中采购,在招投标环节严格把关,推动政府投资项目优先采购应用绿色建材。组织申报绿色建材应用示范项目,为规模化应用及产业链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市场认可与竞争力跃升。截至目前,我市已有26家预拌混凝土企业取得星级绿色生产评价标识,19个建材产品取得了“国家绿色建材认证证书”,涵盖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新型墙体材料、塑胶管道、门窗铝型材等5大类。2024年,全市有96个项目157.6万平方米使用了绿色建材,应用率达到60%以上,远超省住建厅50%的要求,得到了省住建厅的肯定。
当前,随着绿色建筑标准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深化,绿色低碳理念逐渐融入城市建设发展全过程,随州正稳步迈向一个更加宜居、低碳、可持续的美好未来,让绿色真正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