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8日
数字化监管为农业提“智”增效
随州日报讯(通讯员曾瑞鸿、秦艳红)近年来,广水市以智慧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托管壮主体、拓展功能优服务”创新路径,构建起一套覆盖政府、村社、商户、农业经营主体等多方资源的数字化监管新机制。
2024年,广水市择优遴选48个社会化服务组织纳入智慧平台监管,高效完成618万元财政补贴资金的精准投放,服务小农户6万余户次、覆盖耕地8.5万亩。
耘骥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位于广水市马坪镇,这家总投资460万元的经营主体,通过智慧平台实现了对20余万亩次托管耕地的全流程监管。100余台安装北斗终端的农机实时上传作业轨迹,烘干中心6组设备的日烘干数据同步接入平台,农资仓库的进出库记录与农户需求精准匹配。平台通过“北斗+农机”技术,破解了“有机无活做、有活无机做”的资源错配难题,将托管服务各环节纳入数字化监管,实现从耕整地到收割的作业面积、质量、补贴发放“云端留痕”。
此外,智慧平台对耘骥公司服务的撂荒地、“非粮化”地块实施动态监测。通过卫星遥感比对托管前后种植变化,确保484.05万元粮食补贴、112.13万元油料补贴精准兑付到实际种粮地块。数据显示,该公司托管区域的农户粮食销售收入平均增长15%,平台监管的农机作业效率提升直接带动1万多个农村劳动力转移。
“平台监测到油菜基地出现干旱预警时,自动触发节水灌溉调度指令。”广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平台突破了传统“事后审计”监管模式,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土壤墒情、病虫害预警等数据,将监管前置到生产环节,减少灾害损失,保证油料作物补贴资金产生实效。
下一步,广水市将持续推广智慧化社会服务体系经验,从“管主体”到“管链条”、从“管资金”到“管效能”,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监管新模式。
2024年,广水市择优遴选48个社会化服务组织纳入智慧平台监管,高效完成618万元财政补贴资金的精准投放,服务小农户6万余户次、覆盖耕地8.5万亩。
耘骥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位于广水市马坪镇,这家总投资460万元的经营主体,通过智慧平台实现了对20余万亩次托管耕地的全流程监管。100余台安装北斗终端的农机实时上传作业轨迹,烘干中心6组设备的日烘干数据同步接入平台,农资仓库的进出库记录与农户需求精准匹配。平台通过“北斗+农机”技术,破解了“有机无活做、有活无机做”的资源错配难题,将托管服务各环节纳入数字化监管,实现从耕整地到收割的作业面积、质量、补贴发放“云端留痕”。
此外,智慧平台对耘骥公司服务的撂荒地、“非粮化”地块实施动态监测。通过卫星遥感比对托管前后种植变化,确保484.05万元粮食补贴、112.13万元油料补贴精准兑付到实际种粮地块。数据显示,该公司托管区域的农户粮食销售收入平均增长15%,平台监管的农机作业效率提升直接带动1万多个农村劳动力转移。
“平台监测到油菜基地出现干旱预警时,自动触发节水灌溉调度指令。”广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平台突破了传统“事后审计”监管模式,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土壤墒情、病虫害预警等数据,将监管前置到生产环节,减少灾害损失,保证油料作物补贴资金产生实效。
下一步,广水市将持续推广智慧化社会服务体系经验,从“管主体”到“管链条”、从“管资金”到“管效能”,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监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