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9日
干部“沉下去”产业“强起来”
随州日报通讯员 倪雅达
田间地头问需解难,车间厂房精准施策。在“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中,广水市蔡河镇以干部下沉一线为抓手,将“产业强镇”的宏伟蓝图逐步转化为生动现实。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2025年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立项名单,蔡河镇成功跻身“国字号”行列。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正是蔡河镇深入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推动干部从“机关大院”走向“田间车间”的生动见证。
沉学赋能,精学细悟强根基
蔡河镇深刻认识到,干部素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镇党委将强化理论学习作为提升干部素质的首要任务,精心构建“党委中心组领学+支部党日研学+机关课堂导学”三级学习体系,为干部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针对部分干部“想服务却不懂行”的困境,蔡河镇创新学习方式,开设“蔡河干部大讲堂”“年轻干部读书班”,围绕美丽乡村创建、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培训。
为了让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镇里组织干部深入企业车间和田间地头,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真正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蔡河镇团委连续三年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组织镇年轻干部和在校大学生深入开展民情调研与产业研学实践。年轻干部小王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到企业基地,面对企业的技术咨询常常不知所措,只能红着脸说‘回去查资料’。现在通过学习,我能精准对接技术标准,为企业提供专业建议,工作更有底气了。”据统计,今年以来,全镇干部参加各类专题培训和学习活动达48场次,参与人数超2000人次,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沉身破题,一线解难畅发展
在腾云农业泡菜基地,基地主管指着改造后的沉淀池感慨地说:“去年投产前,废水处理不达标成了我们的心头大患。镇干部得知情况后,迅速带着专家在车间蹲了3天,不仅解决了废水处理难题,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这只是蔡河干部“沉身一线解难题”的一个缩影。
蔡河镇积极推行“青蓝导师帮带”机制,科级以上干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与年轻干部组成“帮带搭子”。截至目前,该镇累计协调解决燃气管道加粗、厂区道路刷黑拓宽等企业发展难题28个。企业负责人夏齐江对政府的帮助赞不绝口:“原先进出厂道路条件差,运输车辆通行极为不便,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政府了解我们的困难后,迅速行动,将这段路硬化刷黑翻修,现在原料和成品的周转顺畅多了,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干部的“沉身”不仅体现在服务企业发展上,还延伸到了民生领域。随信高速建设中,专班干部下沉一线梳理出52个具体问题,创新召开“五方联席会议”现场攻坚;“蔡黄线提档升级”项目里,社会事务办干部主动联系各方协商,将道路从4.5米扩宽至6.5米,目前已完成立项;“清洁家园”行动中,机关干部带头清理垃圾点100余处、拆除违规搭建10余处。该镇在镇政府大厅设立“重点工作亮晒榜”,每月更新干部重点工作进度,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经济发展办干部兴奋地说:“上个月帮鸿大电子公司招工,我们提前5天完成任务。榜单一贴出来,大家都来问经验,干事的劲头更足了!”
沉力兴业,特色引领促增收
腾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蔡河镇的明星企业,该公司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在钟祥、天门、沙洋等地种植2400亩萝卜,今年预计回收1万吨,经加工后销往韩国。“泡菜厂的建成,不仅让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能让我做的泡菜远销韩国呢!”来自老虎岗村的村民满脸自豪地说。
如今,腾云农业公司已为木塔桥村、老虎岗村等周边地区300余名农户提供长期或季节性岗位,带动基地周边4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每年助力农民增收超千万元,让农民“在家门口挣钱”从愿望变成现实。腾云农业的泡菜不仅飘香海外,还推动了周边地区萝卜种植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蔡河镇的猕猴桃产业蓬勃发展。全镇猕猴桃种植面积超5000亩,年产量3000吨,全产业链产值达6000万元,带动500多人就业,农户人均年增收2万元。为了进一步提升猕猴桃产业的竞争力,干部们积极引导农户科学种植,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品牌建设。今年上半年,全镇猕猴桃优质果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0个百分点,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逐步打开国际市场。
沉心为民,实干笃行谱新篇
干部“沉下去”,促进了乡村振兴。木搭桥村在湖北省财政厅2024年度美丽乡村绩效评价中获评“典型示范村”,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样板;腾云农业产业融合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复。
借“产业强镇”东风,蔡河镇精准布局总投资5000万元的9个猕猴桃全产业链项目,覆盖五大关键领域:标准化种植领域,木搭桥村新建1000亩基地、白水河村改造1500亩基地、老虎岗村推广绿色技术;精深加工领域,桃李飘香建果脯果酒生产线、腾云农业建罐头饮料生产线;科技支撑上,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研发基地;商贸流通端,老虎岗村建冷链仓储、白水河村建分拣中心;品牌推广方面,拓展电商渠道并配置直播设备。“明年项目投产后,猕猴桃附加值将翻两倍,产业链产值突破1亿元,带动700多户群众增收。”该镇相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
如今的蔡河镇,干部们穿梭于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听、有人管、有人解。蔡河镇以干部“沉下去”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产业强镇”的蓝图绘成实景,为湖北省“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作出了生动注解,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蔡河经验”。
田间地头问需解难,车间厂房精准施策。在“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中,广水市蔡河镇以干部下沉一线为抓手,将“产业强镇”的宏伟蓝图逐步转化为生动现实。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2025年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立项名单,蔡河镇成功跻身“国字号”行列。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正是蔡河镇深入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推动干部从“机关大院”走向“田间车间”的生动见证。
沉学赋能,精学细悟强根基
蔡河镇深刻认识到,干部素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镇党委将强化理论学习作为提升干部素质的首要任务,精心构建“党委中心组领学+支部党日研学+机关课堂导学”三级学习体系,为干部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针对部分干部“想服务却不懂行”的困境,蔡河镇创新学习方式,开设“蔡河干部大讲堂”“年轻干部读书班”,围绕美丽乡村创建、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培训。
为了让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镇里组织干部深入企业车间和田间地头,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真正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蔡河镇团委连续三年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组织镇年轻干部和在校大学生深入开展民情调研与产业研学实践。年轻干部小王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到企业基地,面对企业的技术咨询常常不知所措,只能红着脸说‘回去查资料’。现在通过学习,我能精准对接技术标准,为企业提供专业建议,工作更有底气了。”据统计,今年以来,全镇干部参加各类专题培训和学习活动达48场次,参与人数超2000人次,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沉身破题,一线解难畅发展
在腾云农业泡菜基地,基地主管指着改造后的沉淀池感慨地说:“去年投产前,废水处理不达标成了我们的心头大患。镇干部得知情况后,迅速带着专家在车间蹲了3天,不仅解决了废水处理难题,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这只是蔡河干部“沉身一线解难题”的一个缩影。
蔡河镇积极推行“青蓝导师帮带”机制,科级以上干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与年轻干部组成“帮带搭子”。截至目前,该镇累计协调解决燃气管道加粗、厂区道路刷黑拓宽等企业发展难题28个。企业负责人夏齐江对政府的帮助赞不绝口:“原先进出厂道路条件差,运输车辆通行极为不便,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政府了解我们的困难后,迅速行动,将这段路硬化刷黑翻修,现在原料和成品的周转顺畅多了,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干部的“沉身”不仅体现在服务企业发展上,还延伸到了民生领域。随信高速建设中,专班干部下沉一线梳理出52个具体问题,创新召开“五方联席会议”现场攻坚;“蔡黄线提档升级”项目里,社会事务办干部主动联系各方协商,将道路从4.5米扩宽至6.5米,目前已完成立项;“清洁家园”行动中,机关干部带头清理垃圾点100余处、拆除违规搭建10余处。该镇在镇政府大厅设立“重点工作亮晒榜”,每月更新干部重点工作进度,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经济发展办干部兴奋地说:“上个月帮鸿大电子公司招工,我们提前5天完成任务。榜单一贴出来,大家都来问经验,干事的劲头更足了!”
沉力兴业,特色引领促增收
腾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蔡河镇的明星企业,该公司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在钟祥、天门、沙洋等地种植2400亩萝卜,今年预计回收1万吨,经加工后销往韩国。“泡菜厂的建成,不仅让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能让我做的泡菜远销韩国呢!”来自老虎岗村的村民满脸自豪地说。
如今,腾云农业公司已为木塔桥村、老虎岗村等周边地区300余名农户提供长期或季节性岗位,带动基地周边4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每年助力农民增收超千万元,让农民“在家门口挣钱”从愿望变成现实。腾云农业的泡菜不仅飘香海外,还推动了周边地区萝卜种植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蔡河镇的猕猴桃产业蓬勃发展。全镇猕猴桃种植面积超5000亩,年产量3000吨,全产业链产值达6000万元,带动500多人就业,农户人均年增收2万元。为了进一步提升猕猴桃产业的竞争力,干部们积极引导农户科学种植,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品牌建设。今年上半年,全镇猕猴桃优质果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0个百分点,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逐步打开国际市场。
沉心为民,实干笃行谱新篇
干部“沉下去”,促进了乡村振兴。木搭桥村在湖北省财政厅2024年度美丽乡村绩效评价中获评“典型示范村”,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样板;腾云农业产业融合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复。
借“产业强镇”东风,蔡河镇精准布局总投资5000万元的9个猕猴桃全产业链项目,覆盖五大关键领域:标准化种植领域,木搭桥村新建1000亩基地、白水河村改造1500亩基地、老虎岗村推广绿色技术;精深加工领域,桃李飘香建果脯果酒生产线、腾云农业建罐头饮料生产线;科技支撑上,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研发基地;商贸流通端,老虎岗村建冷链仓储、白水河村建分拣中心;品牌推广方面,拓展电商渠道并配置直播设备。“明年项目投产后,猕猴桃附加值将翻两倍,产业链产值突破1亿元,带动700多户群众增收。”该镇相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
如今的蔡河镇,干部们穿梭于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听、有人管、有人解。蔡河镇以干部“沉下去”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产业强镇”的蓝图绘成实景,为湖北省“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作出了生动注解,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蔡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