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8日
一场直播,暴增三倍订单——
看随县“帮女郎”如何助企纾困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江开军 通讯员 张艳阳 姜黎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如何让政务服务更贴近企业需求?如何借助新媒体手段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随县工商业联合会通过打造“企业帮”栏目,探索出一条“干部变主播、跨界解难题”的创新路径,不仅有效纾解企业困境,更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千万播放量的破圈效应
  “临时牌照三天就办下来了!”“冻结资金顺利解封,生产线又能运转了!”……在随县工商联办公室里,这样的好消息不时传来。
  2023年8月,随县工商联创新推出“企业帮”栏目,组建由干部组成的“帮女郎”团队,深入企业一线,用短视频记录诉求解决全过程。意亚食品、车云山茶业、中兆汽车等一批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镜头得以快速解决。
  2024年12月,“企业帮”登陆抖音和视频号,开启“云端助企”新模式。干部们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写脚本、拍视频、做直播,从政策解读到市场拓展,从融资对接到法律咨询,企业需要什么,他们就讲什么。
  截至目前,已制作节目49期,开展直播10余场,累计播放量近1000万次。
  “干部变主播,不是赶时髦,而是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的新尝试。”随县县委书记陈良表示,“通过新媒体,我们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让惠企服务更精准、更温暖。”
  从“屏对屏”到“心贴心”的服务升级
  “开始只是试试看,没想到真成了!”随县工商联主席钦雯感慨道。最让钦雯难忘的是2024年3月29日的那场直播,联合顶流网红“小明正能量”,对“随县香菇嘉年华”进行现场推广,吸引超20万人次观看,当天香菇订单量暴增300%。
  随县在全省率先成立首家县级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联络站,与“联企E站”线上线下协同运作。截至目前,累计受理企业诉求152件,满意率达100%。
  眼下,随县正计划扩大“企业帮”主播团队规模,邀请更多干部参与进来,让“帮女郎”成为随县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张亮丽名片。
  “企业帮,帮企业——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的庄严承诺。”钦雯表示,“我们将继续用好新媒体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及时、更精准、更温暖的服务。”
  跨界联动打造高质量发展“生态圈”
  随县的创新不止于直播。
  “企业帮”联合税务部门推出“征纳互动”服务,与法律援助中心、石材商会签订战略协议,携手团委开展“校地合作暨校园引才大使”计划,多部门协同助力兰花协会商贸企业进规,牵手金融机构实现信贷融资近20亿元。
  针对食用菌出口企业,制定了专项合规建设指引,推动建立产业合规管理体系。作为全省清廉合规建设试点地区,随县已打造鸿发、威尔特芬等多家清廉合规建设示范企业。
  随着“企业帮”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随县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近三年,成功引进科能新材料、恒晟智能装备等120个优质项目,总投资额达301.6亿元。许继三铃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茂盛生物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5G工厂。
  2024年,随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家,工业总产值达到438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2家。


  政务服务“出圈”更要“出效”
  随县“企业帮”的成功实践表明,新时代的政务服务不能停留在“门好进、脸好看”的层面,更要做到“事好办、办得好”。
  干部跨界当主播,既是工作方式的创新,更是服务理念的升华——只有真正走进企业的“朋友圈”,才能成为企业信得过、靠得住的“贴心人”。
  随县的实践带来三点启示:政务服务要善于“借船出海”,借助新媒体平台,让政策解读更生动、服务对接更直接、资源整合更高效;干部要敢于“跨界出圈”,从“办公桌”到“直播间”,变的不仅是工作方式,更是服务理念的升级;品牌打造要注重“久久为功”,“企业帮”之所以能“帮到位”,在于其形成了问题收集、协调解决、反馈评价的闭环机制,让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