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2日
市纪委监委靶向施训赋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刘诗诗、通讯员董璠)今年以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扣“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目标,按照“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和“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部署,以“强基赋能”为主线,聚焦“需求、实战、精准、转化”,累计开展教育培训111期、覆盖5051人次,为全市纪检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需求导向“精准滴灌”,按需施教破题起势。一方面,深摸细研“真需求”。坚持“把脉问诊”在前、“量体裁衣”在后,梳理出涵盖“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5大领域17项具体问题的“短板清单”,切实提升培训内容与干部需求的匹配度。另一方面,分层分类“配好餐”。举办“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邀请省委党校专家解读政策,重点岗位处级干部分享学习体会;针对年轻干部、新任职干部,开展年轻干部强化理想信念示范培训,设置“情景模拟”“案例研讨”等实操模块;针对业务骨干,推出“数字化办案”“案件监督管理”“案件审理”等专题培训。同时,聚焦小微切口精准发力,推出30分钟“小课堂”,设立“微门诊”答疑,开展“微课题”研讨,以“小身板”发挥“大能量”。
实战淬炼“靶向赋能”,多维练兵提质增效。“一线练兵”强担当,新进干部一律到执纪执法一线轮岗锻炼,建立“班子成员+业务骨干”的双导师制,为年轻干部量身定制成长档案。“跨岗交流”拓视野,选派29名干部到乡村振兴、信访维稳、招商引资等“吃劲”岗位实践锻炼,开展“市直—县市区—国企”干部轮岗交流,推动干部提升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提能力,综合运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展览、庭审观摩等多种案例教学方式,开发“群众工作”“以案说纪”等情景模拟课程,通过“角色扮演+专家点评”提升实战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案例教学类培训22场,覆盖干部近800人次。
学用结合“以干促学”,成果转化赋能发展。围绕粮食购销、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成立由参训骨干组成的专项监督小组,将培训中掌握的“大数据比对”“穿透式监督”等方法转化为具体工作方案,构建“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螺旋上升路径,推动干部将“学”的成果转化为“干”的实效。将培训转化成效与干部评优评先、晋升提拔挂钩,实行“量化+质效”双维度评估,同步建立委管干部实绩评价指标体系,为市、县两级纪检监察干部建立实绩档案。
需求导向“精准滴灌”,按需施教破题起势。一方面,深摸细研“真需求”。坚持“把脉问诊”在前、“量体裁衣”在后,梳理出涵盖“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5大领域17项具体问题的“短板清单”,切实提升培训内容与干部需求的匹配度。另一方面,分层分类“配好餐”。举办“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邀请省委党校专家解读政策,重点岗位处级干部分享学习体会;针对年轻干部、新任职干部,开展年轻干部强化理想信念示范培训,设置“情景模拟”“案例研讨”等实操模块;针对业务骨干,推出“数字化办案”“案件监督管理”“案件审理”等专题培训。同时,聚焦小微切口精准发力,推出30分钟“小课堂”,设立“微门诊”答疑,开展“微课题”研讨,以“小身板”发挥“大能量”。
实战淬炼“靶向赋能”,多维练兵提质增效。“一线练兵”强担当,新进干部一律到执纪执法一线轮岗锻炼,建立“班子成员+业务骨干”的双导师制,为年轻干部量身定制成长档案。“跨岗交流”拓视野,选派29名干部到乡村振兴、信访维稳、招商引资等“吃劲”岗位实践锻炼,开展“市直—县市区—国企”干部轮岗交流,推动干部提升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提能力,综合运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展览、庭审观摩等多种案例教学方式,开发“群众工作”“以案说纪”等情景模拟课程,通过“角色扮演+专家点评”提升实战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案例教学类培训22场,覆盖干部近800人次。
学用结合“以干促学”,成果转化赋能发展。围绕粮食购销、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成立由参训骨干组成的专项监督小组,将培训中掌握的“大数据比对”“穿透式监督”等方法转化为具体工作方案,构建“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螺旋上升路径,推动干部将“学”的成果转化为“干”的实效。将培训转化成效与干部评优评先、晋升提拔挂钩,实行“量化+质效”双维度评估,同步建立委管干部实绩评价指标体系,为市、县两级纪检监察干部建立实绩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