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5日
法治引领新征程 普法惠民谱新篇

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

全市法律明白人骨干示范培训

法治乡村基层行活动走进曾都区何店镇桂华村,现场为村民解惑

“12·4”国家宪法日举行公职人员宣誓活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活动现场

民法典进企业

“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有奖问答活动现场

“开学第一课”活动走进随县炎帝学校,图为同学们正在参与法律知识有奖答题活动

法治阅读活动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清 通讯员 何杨
“孩子偷偷给游戏充值,家长能否追回款项?”“未满12周岁能否骑自行车上路?”……日前,由市司法局主办的“青春与法同行·法治护航成长”青少年法治教育主题日活动,在新华书店“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热烈开展。来自全市100余名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通过“沉浸式阅读+互动式体验+面对面咨询”,在书香与法意交融的氛围中共同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公开课。
一场场法治宣传活动如火如荼,一堂堂法治教育课深入人心,一次次法律服务温暖民心……在随州,法治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全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服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建功支点建设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高位统筹推进,夯实普法工作“压舱石”
法治宣传教育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石。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其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市委书记每年主持召开全市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听取法治宣传教育年度汇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各部门结合职责切实落实普法主体责任,不断巩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健全制度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八五”普法期间,先后出台《法治随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形成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责任到位、举措具体的普法路径,为“八五”普法规划高质高效实施提供有力遵循。
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印发《全市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关于调整“八五”普法责任清单的通知》,实现国家机关和公共管理职能社会组织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完善普法责任制考核评估体系,实行清单化督导,加强考核检查,形成上下联动、互相支撑的普法“一张网”。出台《普法责任单位年度述法制度》,开展年度普法责任制述职评议,每年组织10个部门一把手现场述法,3000余人(次)书面述法,推动各级普法责任落地落实。
聚焦重点内容,打造学习宣传“直通车”
今年5月14日,市司法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在湖北盈通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开展“民法典进企业”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向企业赠送《民法典》及风险防控资料,律师就相关法律问题开展讲座并答疑。采用“讲座+问答+体检”模式,有效提升企业及职工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这是我市聚焦重点内容,将法治宣传送到群众身边的一个缩影。
我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和重点内容,作为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必修课程。市委市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各级各部门通过举办读书班、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全市组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普法志愿者队伍、法治文艺宣传队伍,深入开展巡回宣讲2000余场次。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推动法治随州建设紧密结合,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践行法治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宪法、民法典学习宣传常态常效。在“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4・15”国家安全日等重要节点,印发《随州市宪法学习宣传工作方案》《随州市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方案》,采取举办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条款书画展、宣誓仪式、法律讲座等形式开展宣传,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期间,全市利用报纸、电视、微信、网站等媒介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教育,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受众达120万人次。
党内法规学习宣传从严从紧。将党内法规学习宣传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研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16次,常态化开展“纪法教育进机关、进支部”活动,志愿者普纪普法“大篷车”巡演15场次、覆盖3000余人次。开展“清廉润心 纪律随行”随州市党风廉政建设暨纪律教育主题展,2000余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接受教育。深挖本地红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建设基层法治廉洁文化“微阵地”100余处,推动法规宣传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
坚持分类施策,构建法治教育“立交桥”
今年4月3日,在曾都区洛阳镇中心学校,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课吸引了500余名师生及家长认真聆听。曾都区司法局洛阳司法所联合公安、心理教育机构打造的“法治副校长+心理咨询师”双师课堂,通过“靶向普法+心理疏导+家校联动”三重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起立体化保护网络。这一创新实践是我市推动《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八五”普法工作中,我市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法治需求,分类精准施策,提高普法针对性,实现普法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做实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前学法制度,各级党委、政府每年专题学法12次以上,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法宣在线”平台学习全覆盖,组织全市公职人员全员参与学习,以学促用提升法治素养。深入开展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工作和重大热点案(事)件普法工作,落实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制度,通过沉浸式教育增强法治认知和思维。
做细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全市中小学法治知识课程开设率达100%,313所中小学校均配备法治副校长(辅导员),5年内对所有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1次轮训,每人年均讲授法治课4课时以上,青少年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提升。建成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3个,发挥关工委、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常态化组织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利用“开学第一课”等载体,开展法治教育2600余次。强化协同育人,健全政府、司法、学校、家庭、社会“五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
做新分层分类法治教育。市司法局精心运营“随州普法”微信公众号,发布优质普法内容,打造便捷的“指尖普法课堂“。扎实开展普法宣传“七进”活动,组织拍摄“你有烦心事、律师来支招”法治系列微视频,编印《企业防范风险手册》,开展“走访+普法”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发送普法短信100万余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8万余人次,为企业提出法律建议800余条,使普法宣传既有“热度”更具“温度”。
创新宣传形式,弘扬法治文化“主旋律”
法治典故、名人感悟、古今中外法治文化、现代法律宣传标语等随处可见,巧妙融入景观建设之中,广大市民在休闲、游玩、健身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知识熏陶。这是在随州城区神农公园等地常见的情景。
“让法治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法治宣传形式,通过建设法治文化宣传阵地、拓展法治文化宣传平台,组织开展法治文化活动,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具活力,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八五”普法期间,市司法局大力支持基层法治文化基地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拨付50余万元助力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各地投入610余万元加强村级法治文化广场、长廊等示范点建设,实现市县乡村四级阵地全覆盖,创建广水市十里街道观音村、曾都区何店镇桂华村等12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成523个乡村(社区)文化广场、文化长廊;采取阵地共建、项目共育模式,组织160个市级单位结对主城区34个社区,在随州城区主干道安装130块遵法守法提示牌,利用公交站牌、电子阅报栏等刊播法治公益广告,全力打造随处可见、身临其境、耳濡目染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
拓展法治文化宣传平台。深入推进“法治+”融合创新,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资源和平台,精准对接受众普法需求。在市主流新闻媒体开辟普法宣传专栏。随县在洪山镇云峰山打造省级“法治+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通过模拟法庭实景演绎、法律知识趣味闯关等互动形式,将法治教育融入茶文化研学、生态实践等文旅项目;市税务局发挥税史文化博物馆普法教育功能,被评为“五星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开展特色法治文化活动。市司法局积极探索普法新路径,将炎帝文化、编钟文化与普法工作相融合,打造具有随州地方特色的普法作品,送优秀法治作品下乡、进社区,有效丰富普法内容和形式。结合寻根节、桃花节等节庆活动,通过“经常性”惠演、“流动式”巡演方式,累计开展文艺作品演出126场,优秀法治电影下乡进社区1350次,法治书画巡回展27场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法治内涵,有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深化普治并举,构建社会治理“同心圆”
“现在社区有了法律顾问,涉及法律方面的疑难问题和矛盾纠纷,一问法律顾问全都解决了!”近日,在随县厉山镇勤劳社区,居民王先生在咨询问题后得到专业答复,连连称赞这项举措便民利民。
普法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法治化手段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八五”普法期间,全市上下坚持普治共举,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有效提升了群众法治思维和水平,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加快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市司法局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的工作导向,配齐基层普法队伍力量,通过招录、聘用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1009个行政村(社区)配备3230名“法律明白人”。推广“法律顾问+村(居)干部+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逢四说事”等基层依法治理模式,先后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处重大疑难纠纷、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开展法律援助等2万余件,让群众享受到法治新成果。
深入推进行业依法治理。坚持执法与普法深度融合、协同发力,形成“执法中普法、普法中执法”的工作格局,深入推进各行业依法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制定随州市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方案,细化公示、记录、法制审核标准。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模式,大力营造法制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自觉守法意识显著增强。
围绕中心工作,深入推进专项依法治理,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市司法局积极服务扫黑除恶,组织基层力量广泛宣传,累计张贴通告10余万份、标语横幅1万余条,发放手册5万余份;服务生态建设,开展环保法律“进企业、进乡村”活动,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服务,针对市场主体痛点开展法治宣传与执法监督,公布典型案例,推动“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深入人心。
“八五”普法收官在即,“九五”普法即将拉开序幕。市司法局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我市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的新方式、新举措,着力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