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7日
跨越百年的英雄接力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黄芳芳 通讯员 金 伟 彭梦凝
为加强英雄烈士保护、传承其精神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依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该法于2018年5月1日施行。地方配套的《湖北省英雄烈士保护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后,已于2025年7月1日施行。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这一天,全社会将共同缅怀先烈、致敬英雄。随州,这片镌刻红色基因的土地,从来不缺英雄足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舍生取义的革命先驱,到保卫边疆浴血奋战的战斗英雄,再到新时代舍己为人的“00后”卫士,李彩奇、朱仁义、李林雨三位烈士跨越百年接力,在随州大地上谱写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以热血与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的深刻内涵。
觉醒年代的“播火者”
点燃工农运动星火
1898年,李彩奇出生于吴山一个贫苦农家。“要让穷苦人不再受欺压”,怀着这一信念,他发奋苦读,于1925年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为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战士。
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成归来后,李彩奇带着革命火种回到随县。1926年,他先后担任中共随县支部书记、特支书记,以“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魄力,牵头成立县农民协会、总工会、妇女协会等群众组织,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工人纠察队训练班,让工农运动的浪潮席卷随州大地。1927年,他组织全县工人开展反英帝国主义罢工,发动批斗土豪劣绅运动,使随县成为当时全省工农运动开展最好的县市之一。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革命转入低潮。李彩奇临危受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发展农村武装,开创农村根据地。1927年9月,他任中共随县县委宣传部长,随后又担任中国工农红军鄂北总队随州独立大队党代表、中共随县县委书记等职,扛起了武装斗争的大旗。1928年1月,他指挥全县开展反“围剿”斗争,领导发动吴山起义取得重大胜利,建立起随北苏维埃政权,让红色政权在随州北部扎下根基。
同年6月至8月,面对国民党军队及地方团防局4000余人的疯狂反扑,李彩奇率军民坚守吴山镇财神庙,展开了长达3个月的惨烈战斗。在最后的鸡鸣山战斗中,因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最终壮烈牺牲于吴山曹家湾。这位觉醒年代的“播火者”,用生命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为随州革命事业点燃的星火。
南疆战场上的“爆破英雄”
用生命开辟胜利通路
1979年,22岁的洪山青年朱仁义成为某部班长。在军区战备训练中,他凭借过硬本领获评“投弹能手”和“特等射手”。
1979年1月,朱仁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随部队奔赴中越边境,投身自卫还击战。3月20日,攻打复和县城的战斗打响。朱仁义所在的二连,承担起攻克博布西南侧3号高地的重任。而高地山腰处一个伪装严密的暗堡,成了阻挡部队前进的“拦路虎”。
“我去炸掉它!”朱仁义主动请战。他利用地形死角向暗堡匍匐前进,途中,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右耳根,鲜血瞬间浸透军装,他抓起一把泥土抹在伤口上,咬牙继续向前;靠近暗堡时,第二颗子弹击中头部,他眼前一黑倒在地上,却凭着最后一丝意识撑起身体。
当他将点燃导火索的炸药包塞进暗堡射孔时,敌人疯狂向外推挡。此时,导火索燃烧仅剩几秒,朱仁义用尽全身力气扑上去,用手臂死死顶住炸药包。“轰隆”一声巨响,暗堡被炸毁,而朱仁义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他用身体为部队开辟的胜利通路,成为南疆战场上最壮烈的丰碑。
战后,中央军委授予朱仁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追记一等功。这位随州好儿郎,用青春热血诠释了军人的血性与担当。
新时代的“生命托举者”
以纵身一跃续写英雄篇章
2022年7月12日,武警湖北总队随州支队战士李林雨的纵身一跃,让“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誓言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当天,李林雨巡逻时发现一名群众落水,立即跃入水中,奋力将落水者托出水面。最终,群众成功获救,而年仅22岁的李林雨却因体力耗尽,永远离开了他守护的这片土地。
翻开李林雨的笔记本,“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必须有血性、要硬气”“人民的勤务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话语,字字句句彰显着他的初心。
英雄虽逝,精神永存。李林雨的堂妹李一丹受其感召,2023年考入武警湖北总队黄石支队,称要“沿着哥哥的足迹,完成他未竟的梦想”;在他的母校威海职业学院,320余名学子递交入伍申请,立志传承英雄精神;他生前所在的中队,将他跃入水中的瞬间塑成雕像,每晚点名时全体官兵齐声应答“李林雨”,让英雄精神成为“看得见的精神坐标”。今年5月,在第九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李林雨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称号。
李彩奇、朱仁义、李林雨三位不同时代的随州烈士,以生命诠释了“对党忠诚、对人民热爱、对使命坚守”的共同精神内核,其事迹已成为随州珍贵的城市精神财富。
如今,向英雄学习在随州蔚然成风:市委市政府推动向李林雨学习,机关干部、社区网格员、青年志愿者、企业等各群体纷纷践行善举,“李林雨式”凡人善举从“一人”裂变到“一群人”,英雄精神浸润随州。
为加强英雄烈士保护、传承其精神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依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该法于2018年5月1日施行。地方配套的《湖北省英雄烈士保护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后,已于2025年7月1日施行。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这一天,全社会将共同缅怀先烈、致敬英雄。随州,这片镌刻红色基因的土地,从来不缺英雄足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舍生取义的革命先驱,到保卫边疆浴血奋战的战斗英雄,再到新时代舍己为人的“00后”卫士,李彩奇、朱仁义、李林雨三位烈士跨越百年接力,在随州大地上谱写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以热血与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的深刻内涵。
觉醒年代的“播火者”
点燃工农运动星火
1898年,李彩奇出生于吴山一个贫苦农家。“要让穷苦人不再受欺压”,怀着这一信念,他发奋苦读,于1925年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为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战士。
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成归来后,李彩奇带着革命火种回到随县。1926年,他先后担任中共随县支部书记、特支书记,以“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魄力,牵头成立县农民协会、总工会、妇女协会等群众组织,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工人纠察队训练班,让工农运动的浪潮席卷随州大地。1927年,他组织全县工人开展反英帝国主义罢工,发动批斗土豪劣绅运动,使随县成为当时全省工农运动开展最好的县市之一。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革命转入低潮。李彩奇临危受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发展农村武装,开创农村根据地。1927年9月,他任中共随县县委宣传部长,随后又担任中国工农红军鄂北总队随州独立大队党代表、中共随县县委书记等职,扛起了武装斗争的大旗。1928年1月,他指挥全县开展反“围剿”斗争,领导发动吴山起义取得重大胜利,建立起随北苏维埃政权,让红色政权在随州北部扎下根基。
同年6月至8月,面对国民党军队及地方团防局4000余人的疯狂反扑,李彩奇率军民坚守吴山镇财神庙,展开了长达3个月的惨烈战斗。在最后的鸡鸣山战斗中,因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最终壮烈牺牲于吴山曹家湾。这位觉醒年代的“播火者”,用生命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为随州革命事业点燃的星火。
南疆战场上的“爆破英雄”
用生命开辟胜利通路
1979年,22岁的洪山青年朱仁义成为某部班长。在军区战备训练中,他凭借过硬本领获评“投弹能手”和“特等射手”。
1979年1月,朱仁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随部队奔赴中越边境,投身自卫还击战。3月20日,攻打复和县城的战斗打响。朱仁义所在的二连,承担起攻克博布西南侧3号高地的重任。而高地山腰处一个伪装严密的暗堡,成了阻挡部队前进的“拦路虎”。
“我去炸掉它!”朱仁义主动请战。他利用地形死角向暗堡匍匐前进,途中,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右耳根,鲜血瞬间浸透军装,他抓起一把泥土抹在伤口上,咬牙继续向前;靠近暗堡时,第二颗子弹击中头部,他眼前一黑倒在地上,却凭着最后一丝意识撑起身体。
当他将点燃导火索的炸药包塞进暗堡射孔时,敌人疯狂向外推挡。此时,导火索燃烧仅剩几秒,朱仁义用尽全身力气扑上去,用手臂死死顶住炸药包。“轰隆”一声巨响,暗堡被炸毁,而朱仁义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他用身体为部队开辟的胜利通路,成为南疆战场上最壮烈的丰碑。
战后,中央军委授予朱仁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追记一等功。这位随州好儿郎,用青春热血诠释了军人的血性与担当。
新时代的“生命托举者”
以纵身一跃续写英雄篇章
2022年7月12日,武警湖北总队随州支队战士李林雨的纵身一跃,让“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誓言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当天,李林雨巡逻时发现一名群众落水,立即跃入水中,奋力将落水者托出水面。最终,群众成功获救,而年仅22岁的李林雨却因体力耗尽,永远离开了他守护的这片土地。
翻开李林雨的笔记本,“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必须有血性、要硬气”“人民的勤务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话语,字字句句彰显着他的初心。
英雄虽逝,精神永存。李林雨的堂妹李一丹受其感召,2023年考入武警湖北总队黄石支队,称要“沿着哥哥的足迹,完成他未竟的梦想”;在他的母校威海职业学院,320余名学子递交入伍申请,立志传承英雄精神;他生前所在的中队,将他跃入水中的瞬间塑成雕像,每晚点名时全体官兵齐声应答“李林雨”,让英雄精神成为“看得见的精神坐标”。今年5月,在第九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李林雨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称号。
李彩奇、朱仁义、李林雨三位不同时代的随州烈士,以生命诠释了“对党忠诚、对人民热爱、对使命坚守”的共同精神内核,其事迹已成为随州珍贵的城市精神财富。
如今,向英雄学习在随州蔚然成风:市委市政府推动向李林雨学习,机关干部、社区网格员、青年志愿者、企业等各群体纷纷践行善举,“李林雨式”凡人善举从“一人”裂变到“一群人”,英雄精神浸润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