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30日
用心用力抓帮扶 同心同向促振兴
——随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纪实

随州市烟草专卖局主要负责人调研随县有余村产业发展情况

徐家垱村食用菌种植项目采摘

防溺水巡查

到姜家庙村入户走访调查

联合村樱桃采摘园

随县联合村露营基地,图中央为随县烟草帮扶种植的泉水柑、桑葚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丁小琦 李红 王雯馨
  “以前村里路不好走,卖葡萄得用小推车推好几里地,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大棚门口,游客还能直接来采摘,一年光务工就能多赚一万多!”近日,在随县尚市镇有余村葡萄种植园里,村民一边忙着给葡萄套袋,一边算起增收账。这生动的一幕,正是随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深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缩影。
  近年来,随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扛牢政治责任,将乡村振兴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实民生工程和最重要企业担当,立足“企业所能”对接“乡村所需”,对口帮扶随县尚市镇有余村、新街镇联合村、澴潭镇大碑店村,广水市城郊街道板子桥村、长辛村,曾都区府河镇姜家庙村、徐家垱村7个行政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42万元,实施产业增收、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改善类项目48个,助力驻点村蹚出农旅融合、联农带农、共同富裕的新路子,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与村民增收的“双丰收”。
  组织领航 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有坚实的组织保障,把市、县两级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确保帮扶工作走深走实。”随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主要负责人的一番话,道出了组织引领的重要性。
  为让帮扶工作有“主心骨”,该局首先从组织架构入手,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烟草专卖系统乡村振兴工作,为帮扶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与此同时,建立“季调研、半年报告”工作机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定期走进驻点村,把办公会开在田间地头,现场协调解决帮扶中的大事、要事、难事。“十四五”期间,该局累计召开乡村振兴专题会议22次,深入驻点村调研指导81次,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广水市城郊街道长辛村驻村干部主动联系上级领导,协助落实长辛源蔬菜育苗基地项目顺利实施,并主动利用上级拨付驻村办公经费,为村级添置两台办公电脑,一台彩色打印机,改善村级办公条件,积极争取乡村基础设施持续投入,利用单位项目支持资金清理院子湾、曹关、付家湾塘堰共计4口,极大缓解了农户粮食种植的焦虑感,保障了粮食种植安全。
  驻村干部是帮扶工作的“一线尖兵”。该局专门印发《市局(公司)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从政治素养、工作能力、群众基础等多方面考量,精心挑选4名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派驻到澴潭镇大碑店村的驻村干部,刚到村就积极走访调研,掌握村情民意,通过入户走访,特别是走访脱贫户、监测户、老党员等重点群体、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实地查看村容村貌及基础设施等,全面收集信息,掌握了大碑店村的人口结构、经济状况、产业基础、资源配置、存在的困难及就业、就医、基础设施短板以及村民的发展诉求等,为后续帮助该村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造血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要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必须有拿得出手的产业。我们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每个村的资源禀赋,量身定制发展方案。”随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道。
  在产业发展上,该局首先聚焦“能人培育”,组织驻点村两委、驻村干部及技术骨干赴荆州公安县考察学习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到曾都区双河村观摩学习乡村振兴先进经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明晰乡村振兴路径。
  正是这次“取经”,让有余村村干部坚定了发展葡萄产业的想法。在该局的支持下,有余村创新“村集体+种植大户+农户”模式,成立随县来悦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开展两期葡萄大棚建设,建成了占地20亩的葡萄采摘园。如今,种植园里的巨峰、阳光玫瑰等品种已陆续上市,预计丰产期每亩收益可达2万元,每年能为村集体创收20万元,还带动20多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
  联合村则依托当地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构建“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体系。该局先后投入140余万元,帮助村里成立香菇种植合作社和随县强民农业发展公司,建成香菇自动温控大棚、袋料香菇生产车间。不仅如此,联合村还打造了“大随小岛”农旅项目,集采摘观光、烧烤露营于一体,每到周末,前来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为村集体经济增添了新活力。
  该局还指导板子桥村打造“知音同行便民超市”,融合养老保险代缴、农副产品销售、快递代收发等便民服务,扶持姜家庙村发展稻虾养殖、猕猴桃种植产业,徐家垱村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
  产业要发展,基础设施得跟上。该局聚焦村民最关心的饮水、出行、灌溉问题,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有余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让162户村民喝上了放心自来水;在姜家庙村,新建5公里硬化通村公路,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在板子桥村和徐家垱村,新建河坝1处、修建堰塘4口,有效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截至目前,7个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统计,五年来,该局通过产业帮扶惠及村民11830余人,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余万元,创造就业岗位90余个,就业村民月均收入2200余元,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村民富”的目标。
  暖心保障 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
  “驻村干部在一线辛苦,我们必须做好后盾,让他们能安心驻村、专心干事。”随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经费保障上,该局足额落实专项工作经费,不仅为驻村干部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工作设备,还为他们添置了床铺、衣柜、厨具等生活用品,让驻村干部在村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派驻到徐家垱村的驻村干部说:“刚到村里时,局里就给我们配齐了生活物资,连米面油都准备好了,让我们能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
  在工作支持方面,该局建立定期走访慰问机制,定期派人到村里看望驻村干部,了解他们在工作推进、生活安置、待遇落实等方面的难题。驻村干部在推进“知音同行便民超市”建设时,遇到了场地审批问题,市局得知后,立即协调当地政府部门,帮助解决了审批难题,确保超市顺利开业。如今,这家超市不仅能销售农副产品,还能为村民代缴养老保险、代收发快递,成了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
  为了让帮扶经验得到推广,随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还注重“典型引路”,深入总结各驻点村的帮扶做法,选树先进典型。该局拍摄的乡村振兴专题宣传片,生动展现了驻村干部和村民共同奋斗的故事;撰写的13篇专题报道被国家局网站转载,2篇刊登在《东方烟草报》,1部视频发表在《东烟视频》首页,3篇发表在《湖北烟草》杂志,不仅展示了帮扶成效,也激发了更多人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
  如今,行走在随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帮扶的7个村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图景徐徐展开。有余村的葡萄大棚里硕果满枝,联合村的香菇车间机器轰鸣,大碑店村的吊瓜基地绿意盎然,板子桥村的蛋鸡养殖场产销两旺,长辛村的蔬菜育苗基地幼苗茁壮生长,姜家庙村的稻虾田里鱼虾满仓,徐家垱村的食用菌大棚长势喜人。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下一步,随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立足各村资源禀赋,聚焦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中的实际问题,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在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新画卷中,贡献更多烟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