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8日
从德乐电力看广水“回归经济”崛起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冯礼鹏 曲珏林 张竞超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老话,如今在广水市恐怕是派不上用场。因为广水人不仅喜笑颜开地把老乡们从全国各地请回了家,还让“老乡”变成了“老板”。广水人说,这叫“回归经济”。
上世纪80年代起,一批又一批广水人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常年向外输出近30万劳务人员,成为有名的“劳务输出大市”。近年来,广水市切实将回归经济发展作为主要抓手,聚力推动“群雁分飞”的打工经济向“群凤还巢”的回归经济转变。
乡情感召 返乡兴业“插柳成荫”
国庆节前,记者走进位于应山街道工业园区的湖北德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乐电力)的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自动化生产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正全力赶做订单。这幅忙碌的生产图景,正是广水“回归经济”崛起的缩影。
今年43岁的德乐电力公司董事长左红炎是广水太平镇人,以前在浙江温州打拼,事业有成。2016年,在家乡领导的真情感召下,他回乡投资1300万元,创立了德乐电力公司。
“从注册到环保,从用工再到税收,应山街道实行‘保姆式’服务,这种服务对我们企业来讲,比给多少钱多少政策都管用。”左红炎感慨地说。
德乐电力秉承“德行八方 乐交四海”的经营理念,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改造,已经成为一家电力配件方面的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从最初的3000万元增加到2.2亿元,年实现税收1300余万元,成为广水市返乡创业的优秀典范。
左红炎还以商招商,引进4家企业落户广水,其中2家为电力配套产业,实现“一人创业,带动一个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园”的聚集效应。
“发展回归经济,引回来只是第一步,留得住、发展好、能壮大才是最终目的。”应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建强表示,“我们敞开胸怀,拥抱每一位回归者,在落实惠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等多方面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支持。”
暖心服务 真情助推“群雁还巢”
“政府不仅为项目建设和手续办理提供全方位服务,还为我们企业招工当宣传员,让我们在家乡投资创业感到心里暖暖的。”左红炎坦言,“沿海地区像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多如牛毛,不会像广水这样重视,这样用心用情地扶持。”他的话道出了大多数回归企业家的心声。
在广水,像德乐电力这样的回归企业不胜枚举——
应山街道引进的毅兴智能短短几年“有丝分裂”子公司5家,产值突破10亿元;
李店镇创立广水首家乡镇回归创业园,招引茂丰电器、凯立恒电机,每年创税利1000多万元;
马坪镇招引鑫明鸿玻璃、广金桦科技等回归企业,发展“飞地经济”;
蔡河镇引进90后创业者管洪星创立“辣老板”,开启“网红经济”新篇章。
……
秉承“企业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服务理念,广水市把企业家当亲人、把企业事当家事,以亲情赢得客商尊重。
一边是返乡兴业的意愿,一边是招商引资的需求,发展回归经济恰逢其时。该市出台《支持工业和商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明确28条奖励措施。实施“1+N”产业发展新政策,统筹设立10亿元以上的产业发展基金。落细招商项目“6421”限时管理,着力解决项目落户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加速储备重点园区3000亩工业“净地”,搞好“七通一平”,做到“地等项目”。
同时,对回归企业实行免租金、免评费、免抵押、补装修、补物流、补技改的“三免三补贴”政策,让回乡企业“轻装上阵”。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网通办”制度。全面落实降费减负政策,免收工程建设领域项目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
创优环境 回归经济“遍地开花”
“现在老家创业政策好,你可以回来看看,光我这边就有好多老乡回来创业当老板了。”9月22日,接到在广东东莞创业的同学电话后,李店镇回归经济带头人李纯向其介绍当地的招商政策。
李纯2019年返乡创业,成立湖北高韬智电有限公司。在他的影响下,先后有8名在外地打拼的成功人士陆续返乡兴办企业,为周边群众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广水市积极响应全省“楚商回乡、共建支点”号召,持续擦亮“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品牌,以情动人、以诚留人,吸引楚商回乡创业,不断提升发展能级。
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情联谊活动,建立“一镇一商会、一村一联络员”网络,成立18个镇街商会。广泛摸排广水籍在外知名人士,建立楚商资源库。抢抓春节、清明等招商黄金档,举办招商恳谈会,吸引在外广水籍客商回乡投资兴业。
要引群凤归,多栽梧桐树。该市持续开展整体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全面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30条。“驻帮办”主动帮,公职人员对5974家经营主体进行“对口帮办”;“政好办”上门帮,17支“政好办”企业帮办小分队送证上门,实现企业办证“零跑腿”;“企业评”高效帮,开展问卷调查和股室评议活动,倒逼机关部门提升服务效能。
回归经济已成为广水快速崛起的“后盾”。截至目前,该市累计举办能人回乡项目集中签约活动8次,建成1家市级返乡创业园、6家乡镇回归创业园,能人回乡创业680人,投资项目706个,其中“四上”企业18家,产值过亿元3家,纳税500万元以上4家。今年新增回乡企业198家,总投资112亿元,带动就业3.2万人。
“我们将继续强化回归经济与招商引资的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在引导人才返乡、资金回流、项目落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底气、鼓士气。”广水市科经局负责人表示。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老话,如今在广水市恐怕是派不上用场。因为广水人不仅喜笑颜开地把老乡们从全国各地请回了家,还让“老乡”变成了“老板”。广水人说,这叫“回归经济”。
上世纪80年代起,一批又一批广水人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常年向外输出近30万劳务人员,成为有名的“劳务输出大市”。近年来,广水市切实将回归经济发展作为主要抓手,聚力推动“群雁分飞”的打工经济向“群凤还巢”的回归经济转变。
乡情感召 返乡兴业“插柳成荫”
国庆节前,记者走进位于应山街道工业园区的湖北德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乐电力)的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自动化生产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正全力赶做订单。这幅忙碌的生产图景,正是广水“回归经济”崛起的缩影。
今年43岁的德乐电力公司董事长左红炎是广水太平镇人,以前在浙江温州打拼,事业有成。2016年,在家乡领导的真情感召下,他回乡投资1300万元,创立了德乐电力公司。
“从注册到环保,从用工再到税收,应山街道实行‘保姆式’服务,这种服务对我们企业来讲,比给多少钱多少政策都管用。”左红炎感慨地说。
德乐电力秉承“德行八方 乐交四海”的经营理念,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改造,已经成为一家电力配件方面的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从最初的3000万元增加到2.2亿元,年实现税收1300余万元,成为广水市返乡创业的优秀典范。
左红炎还以商招商,引进4家企业落户广水,其中2家为电力配套产业,实现“一人创业,带动一个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园”的聚集效应。
“发展回归经济,引回来只是第一步,留得住、发展好、能壮大才是最终目的。”应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建强表示,“我们敞开胸怀,拥抱每一位回归者,在落实惠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等多方面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支持。”
暖心服务 真情助推“群雁还巢”
“政府不仅为项目建设和手续办理提供全方位服务,还为我们企业招工当宣传员,让我们在家乡投资创业感到心里暖暖的。”左红炎坦言,“沿海地区像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多如牛毛,不会像广水这样重视,这样用心用情地扶持。”他的话道出了大多数回归企业家的心声。
在广水,像德乐电力这样的回归企业不胜枚举——
应山街道引进的毅兴智能短短几年“有丝分裂”子公司5家,产值突破10亿元;
李店镇创立广水首家乡镇回归创业园,招引茂丰电器、凯立恒电机,每年创税利1000多万元;
马坪镇招引鑫明鸿玻璃、广金桦科技等回归企业,发展“飞地经济”;
蔡河镇引进90后创业者管洪星创立“辣老板”,开启“网红经济”新篇章。
……
秉承“企业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服务理念,广水市把企业家当亲人、把企业事当家事,以亲情赢得客商尊重。
一边是返乡兴业的意愿,一边是招商引资的需求,发展回归经济恰逢其时。该市出台《支持工业和商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明确28条奖励措施。实施“1+N”产业发展新政策,统筹设立10亿元以上的产业发展基金。落细招商项目“6421”限时管理,着力解决项目落户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加速储备重点园区3000亩工业“净地”,搞好“七通一平”,做到“地等项目”。
同时,对回归企业实行免租金、免评费、免抵押、补装修、补物流、补技改的“三免三补贴”政策,让回乡企业“轻装上阵”。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网通办”制度。全面落实降费减负政策,免收工程建设领域项目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
创优环境 回归经济“遍地开花”
“现在老家创业政策好,你可以回来看看,光我这边就有好多老乡回来创业当老板了。”9月22日,接到在广东东莞创业的同学电话后,李店镇回归经济带头人李纯向其介绍当地的招商政策。
李纯2019年返乡创业,成立湖北高韬智电有限公司。在他的影响下,先后有8名在外地打拼的成功人士陆续返乡兴办企业,为周边群众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广水市积极响应全省“楚商回乡、共建支点”号召,持续擦亮“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品牌,以情动人、以诚留人,吸引楚商回乡创业,不断提升发展能级。
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情联谊活动,建立“一镇一商会、一村一联络员”网络,成立18个镇街商会。广泛摸排广水籍在外知名人士,建立楚商资源库。抢抓春节、清明等招商黄金档,举办招商恳谈会,吸引在外广水籍客商回乡投资兴业。
要引群凤归,多栽梧桐树。该市持续开展整体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全面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30条。“驻帮办”主动帮,公职人员对5974家经营主体进行“对口帮办”;“政好办”上门帮,17支“政好办”企业帮办小分队送证上门,实现企业办证“零跑腿”;“企业评”高效帮,开展问卷调查和股室评议活动,倒逼机关部门提升服务效能。
回归经济已成为广水快速崛起的“后盾”。截至目前,该市累计举办能人回乡项目集中签约活动8次,建成1家市级返乡创业园、6家乡镇回归创业园,能人回乡创业680人,投资项目706个,其中“四上”企业18家,产值过亿元3家,纳税500万元以上4家。今年新增回乡企业198家,总投资112亿元,带动就业3.2万人。
“我们将继续强化回归经济与招商引资的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在引导人才返乡、资金回流、项目落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底气、鼓士气。”广水市科经局负责人表示。